- 尿路感染的罪魁祸首??处女膜伞
- 血管炎??诡异的健康杀手
- 现代健康的杀手之一??痛风
- 慢性肾功能 不全、IgA肾病
- 肾炎患者须知
- 肾病患者的饮食
- 血液净化的种类有哪些
- 哪些情况容易患上肾脏病
- 慢性肾衰患者如何保护肾脏
- 血液净化之免疫吸附技术
- 肾病和“肾虚”的区别与联系
- 冷静看待碘盐荒
- 尿路感染的罪魁祸首??处女膜伞
- 现代健康的杀手之一??痛风
- 糖尿病肾病之饮食治疗法则
- 历年世界肾脏日主题及口号
- 甘露聚糖肽对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
- 甘露聚糖肽对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
- 甘露聚糖肽对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
- 抗震救援知识之2--地震救援主...
- 抗震救援知识之1-严重创伤须防...
- 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
- 呵护肾脏从现在做起
- 肾病饮食的烹调方法
- 狼疮性肾炎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 如何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 ...
- 如何读肾功能化验单?
- 是否尿蛋白越多表示肾脏损害越严...
- 急性肾炎不卧床休息会变成慢性吗...
- 荞麦面粘搓法辅助治疗伤风感冒
-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肾性贫血...
-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治疗(2)
- 感冒后为什么须防肾小球肾炎
- 肾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 怎样及早发现肾病?
- 人参和泼尼松对关木通致大鼠急性...
- 人参和泼尼松对关木通致大鼠急性...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近况...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近况...
-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 作者:郭彦聪|发布时间:2008-04-21|浏览量:2139次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郭彦聪① 杨彦芳② 李平②
慢性肾衰竭是指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
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某些
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肾脏疾病和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肾脏内科郭彦聪
与肾脏有关疾病的最终归宿⋯ 。
祖国医学中关于关格、隆闭等与现代医学的急性肾衰
竭和慢性肾衰竭的尿毒症期有着很多相似的论述,如《证治
汇补·癃闭》中有:“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
恶,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
闭,格应上而生呕吐,阴阳闭绝,一H即死,最为危候”。再
如《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中写:“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叶逆”
等等。此外,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一些临
床表现亦在虚劳、眩晕、腰痛等篇中有所论述。对于慢性肾
衰竭病机的看法,大家基本上取得了共识,认为是正虚邪实
贯穿于慢性肾衰竭始终。正虚包括阴阳气血、脏腑的虚损,
其中以脾肾虚衰为主,邪实包括水湿、湿热、瘀血等l2 J。
1 辨证论治
1.1 辨证分型慢性肾衰竭的辨证分型方法很多,有
人曾统计了35篇文章,共有35个证型,其中只有7个证型
重复出现,其余证型均单独出现l2j。1987年9月天津会议
通过的《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标准》,将慢性肾衰
竭分为正虚5型及邪实8型,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其中
正虚5型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阳阳
两虚;邪实8型为外感、痰热、水气、湿浊、湿热、瘀血、风动、
风燥。灵活解决了正虚与邪实之间变动的矛盾。为慢性肾
衰竭中辨证分型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1.2 辨证施治原则慢性肾衰竭的特点是病程较长,
错综复杂,本虚标实,治疗上多为标本同治,又有偏颇。常
用方法主要包括补肾健脾、调理脾胃、活血化瘀、通腑泻浊、
清利湿热J。
1.3 辨证用药
1.3.1 补肾健脾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本质多认为是
气阴两虚,主要是脾气虚和肾阴虚。治疗上以参芪地黄汤
为主补肾健脾,同时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加减化裁。有报
道:补肾健脾中药可以治疗慢性肾衰竭免疫功能低下,使
T3:T4,T4/"Ys,白介素一2的水平明显提高l7j。补肾亦可用
仙灵脾、肉苁蓉、补骨脂等滋润之品,慢性肾衰竭患者一定
慎用桂、附等温燥药_4 J。
1.3.2 调理脾胃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多有脾胃不和
的表现,如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常用方剂有香砂六君
汤、温脾汤、理中汤、黄芪建中汤等。常用药物有茯苓、白
术、佩兰、半夏、砂仁、鸡内金、谷芽等j。
1.3.3 通腑泻浊通腑泻浊治疗慢性肾衰竭首推大
① 河北省保定市人民医院肾科(保定071000)
②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科(北京100029)
黄。现代医学有关大黄治疗慢性肾衰竭也做了相关的临床
与实验研究,大黄延缓肾衰竭已得到肯定。大黄可降低肾
小球高灌注、高滤过,降低肾小管高代谢;抑制肾小球系膜
细胞增生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降低血脂和尿素氮,促进
蛋白合成等作用·mj。大黄苏打片是我们非透析疗法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常用药。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多有本虚标实的
特点,泻下不宜峻烈,临床多用炙大黄,既有缓泻的作用,又
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而以大黄为主药的保留灌肠已形成慢
性肾衰竭非透析疗法常用方法之一。
1.3.4 活血化瘀慢性肾衰竭多有湿瘀内阻的病机,
而血液动力学因素也是肾功能进一步减退的重要原因。一
些实验研究证实,活血化瘀疗法具有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的
作用l1’·佗j,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肾功能l6j。所以治疗慢性
肾衰竭时活血化瘀是很重要的。主要方药有桃红四物汤、
补阳还五汤等。有报道用山海丹治疗慢性肾衰竭ll 。山
海丹包括当归、三七、赤芍、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中药;另
有人用丹参、大黄、桃仁、当归、牛膝五味中药组方“抗纤灵
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均受到较好的疗效。动物实验
亦证实,“抗纤灵冲剂”可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小球
的病理损害。
1.3.5 清利湿热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清热解毒利
湿主要是给邪以出路。清热解毒药物一般具有抗感染、消
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有:双
花、蒲公英、鱼腥草、大青叶或应用五味消毒饮。在利湿治
疗中多用淡渗利湿之药如茯苓、猪苓、泽泻等。有人临床观
察制苍术、六月雪、石韦、金钱草、穿山甲、白花蛇舌草、海金
砂七味清利湿热中药不但可以延缓慢性肾衰竭,还可以减
少尿蛋白¨ 。另外也常配合渗利中药茯苓皮、车前子、猪
苓、冬瓜皮、泽泻、生薏仁、玉米须等和以银翘散为主的多味
清热解毒中药。
2 灌肠法
保留灌肠是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该
法可避免口服泻药对消化道的直接刺激,同时能增加钾和
磷的排泄。经典的灌肠方为大黄、锻牡蛎、蒲公英各30 g,
加温水600~800 ml,煎取150~200 ml左右,保留灌肠30
min以上l1 。一般多配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的
中药,如清热解毒有双花、连翘、六月雪、土茯苓、地榆、半枝
莲、栀子等;活血化瘀中药有丹参、益母草、桃仁、红花、毛冬
青等;行气导滞中药有木香、枳实等¨ j。
3 特殊疗法
有人将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归纳为三联疗法:(1)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