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任现志主任医师
-
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 又到“三伏”谈“夏治”
- 揭开小儿哮喘认知及治疗的“神秘...
- 小儿“磨牙症”何以肚中有虫而一...
- 关于安全用药的常见问题答疑
- 小儿复合维生素,宝宝成长的秘密
- 小儿遗尿的治疗
- 浅谈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中西医治疗...
- 关注哮喘的脱敏疗法
- 腹泻的推拿疗法
-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的外治疗法
- 如果给孩子测体温
- 小儿咳嗽的正确处理
- 思密达的合理应用
- 儿童咳嗽的诊断及治疗
- 婴幼儿反复喘息并不一定都是支气...
- 儿童哮喘的现代治疗原理与应用浅...
- 小儿感冒(发热)该如何处理?
- 哪些缓释和控释药物能掰开服用
- 儿科常用药的味道(转发)
- 反复呼吸道感染
- 小儿膏方
- 如何给小儿进行物理降温
- 如何测量小儿体温
- 肺宁合剂和清肺口服液的区别
- 正确认识儿童铅中毒
- 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
- 小儿偏食、厌食的心理治疗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
- 哮喘缓解期治疗的注意事项
- 小儿便秘的危害及处理
- 哮喘缓解期如何用药
- 孩子“干咳”要防止多发性抽搐症
- 中药的煎(熬)制、服用方法
-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 小儿过敏体质与过敏性疾病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 咳嗽的中医药治疗
- 网上疾病咨询时应重点描述的问题
- 流行性腮腺炎的敷贴疗法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儿童哮喘常用雾化吸入装置
- 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
- 咳嗽的分类、病因及诊治
-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
- 大便异常的常见原因
- 作者:任现志|发布时间:2010-07-20|浏览量:3142次
一、正常粪便
1、胎便:小儿出生后的第一大便,称胎便。出生后几小时内首次排出胎粪,呈墨绿色、有点发亮,无臭味,若喂乳充分则2-3日内逐渐过渡为婴儿正常粪便。
2、纯母乳喂养儿粪便:呈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不臭、有酸味(pH 4.7-5.1),每日2~4次。
3、人工喂养儿粪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喂养的婴儿,粪便呈淡黄或灰黄色,大多成形或较干稠,含乳凝块较多,为碱性或中性(pH 6~8),量多、较臭(蛋白分解产物的味道),每日1-2次。 新鲜牛乳喂养患儿的粪便内易混有酪蛋白凝块。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任现志
4、混合喂养儿粪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黄、软。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粪便性状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二、常见异常大便
在没有改变食物量及种类的情况下,宝宝的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变稀应视为异常。
1 、大便绿色带少量黏液,便数增多
母乳患儿解绿色大便是正常的(颜色太深绿色也要注意消化不良的可能),而牛乳患儿排绿色大便,表示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警惕腹泻发生。
2 、大便泡沫多,味酸臭
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3、解奇臭大便
蛋白质消化不良。蛋白质能中和胃里的胃酸,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4、大便泡沫多,有灰白色的皂块样物,表示脂肪消化不良。
5、绿色大便,粪便量少,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
6、蛋花汤样大便,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7 、大便带绿色或黄色,蛋花汤样,常表示饮食不当,或由肠道外感染所致
8、豆腐渣样大便,则常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
9、水样大便:多见于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
10、灰白色大便: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即陶土色大便。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11、柏油样大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
12、鲜红色血便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13、果酱样大便: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14、黏液脓性鲜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
15、洗肉水样血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