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润德主任医师 
 
- 
                    
                                        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
                                            
                                        
                    
                                        科室:
                                                精神科
                                                            
 
 
- 失认症为何会产生体象障碍
 - 心理亚健康侵袭八成职场人
 - 如何让宝宝不再和父母唱反调
 - 儿童期情绪伤害影响日后性格
 - 儿童越小留守 身心发育越差
 - 助人为乐抗抑郁
 - “丑陋血腥”玩具影响孩子心理健...
 - 过度游戏易高度忧郁与焦虑
 - 网瘾可致青少年脑结构改变
 - 儿童时期受虐可导致其大脑功能发...
 - 应对孩子心理病变的几个教育对策
 - 让心理不再疲劳
 - 倾听者需警惕二手压力的传染
 - 青少年预防心理强迫症的一些措施
 - 哪些因素易致儿童焦虑
 - 妊娠期间服用阿司匹林也许可增加...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改变先于...
 - 研究显示老年人睡眠紊乱可能与激...
 - 研究发现孕期适当吃鱼可降低产后...
 - 专家称中国每百人中至少有三个抑...
 - 孕妇精神压力多增加孩子行为问题...
 - 自杀不是答案
 -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提高自杀风险
 - 团体CBT对於慢性失眠有效
 - 研究称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们更易铤...
 - 白领的十一妙法化解心理压力
 - 孤独症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 焦虑症与神经机制有关
 - 有抑郁症倾向父亲更易体罚孩子
 - 英国研究称不良青少年大脑结构往...
 - 睡眠分期与节律
 - 美科学家称现代科技设备导致睡眠...
 - 幼儿健康心理的5大标准
 - 月经早的女孩更易抑郁
 - 孩子压抑时的七种信号
 - 儿童孤独症最佳治疗时间
 - 睡眠可分哪几种类型?
 - 研究发现长期服抗抑郁药可能改变...
 -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
 - 精神分裂症患者能不能结婚和生育
 -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与预后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训练
 -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表现
 - 失眠与抑郁症的关系
 - 如何看待抗抑郁症药的副作用
 - 抑郁症??男女有别
 - 抑郁症最容易侵袭五类人群
 - 香蕉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
 - 揭秘孩子任性的本质愿因
 - 捉迷藏提升宝宝综合能力
 - 常用的鼓励使孩子更自卑
 - 孩子不爱与别人交往怎么办?
 - 吓唬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 18种做法糟蹋了孩子的自尊
 - 孩子逆反缘于父母不善沟通
 - 任性是孩子与家长对抗的一种逆反...
 - 网络成瘾破坏孩子学习能力
 - 青少年睡眠不足将增加患抑郁症风...
 - 治疗多动症:恢复社会功能是目的
 - 多吃垃圾食品易抑郁
 - 教会孩子六项“生活技能 ”
 - 研究发现儿时暴力易导致日后自杀...
 - 成年人长期精神紧张易诱发老年痴...
 - 儿童多动症治疗不及时成年后或影...
 - 情商如何从娃娃开始抓起
 - 对孩子最好的和最不好的4句话
 - 孕妇吸烟增加孩子患精神疾病风险
 - 最新研究显示抗抑郁药不会增加自...
 - 高考临近,家长该怎么做
 -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 自卑退缩是一种心理疾病
 - 09年度社会热点心理解读
 - 崇拜 孩子心理成长需要
 - 家也可能让孩子伤“心”
 -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 22种儿童心理异常
 - 抗抑郁药有助于身体疾病患者
 - 青春期大脑发育变化阻碍学习认知...
 - 开学了 帮孩子收收心
 - 多动症儿童长大后易患心理疾病
 -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存在脑结构缺...
 - 恐惧记忆形成机制研究有新发现
 - 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
 - 心理学家解析表情涵义
 - 实用预防甲流心理手册
 - 培养儿童好行为的原则
 - 自我催眠的技法
 - 强迫症的认知模式
 - 是谁影响了你的人格
 - 焦虑的十种类型
 - 如何评估情绪
 - 行动起来,改善自己的情绪
 - 心理疗法增进快乐的效果胜金钱
 - 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
 - 中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
 - 青少年为何会产生体象障碍
 -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可增患老年痴呆...
 - 如何帮助电脑网成瘾的孩子
 - 2009年精神卫生宣传主题
 - 儿童多动症倡导综合治疗
 -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 高一新生不良学习心理及矫正
 - 超重易导致儿童产生自闭情绪
 - 儿童教育几点建议
 - 高考后的心理调适
 - 每晚都做梦 是否没睡好
 - 睡眠分哪几个阶段
 - 睡眠可分哪几种类型
 - 怎样才能多结交一些真正的朋友?
 -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症
 - 常见的儿童和少年性心理、行为偏...
 - 科学家找到早老性痴呆致病主因
 - 美研究发现青少年早睡可预防抑郁...
 - 儿童适度午睡可减少多动行为
 - 西酞普兰对儿童自闭症无疗效
 - 儿童孤独症正成为本世纪“心理流...
 - 家长会把焦虑症“传染”给孩子
 - 青少年为何会产生体象障碍?
 - 儿童自闭症与基因变异有关
 - 今年精神卫生宣传主题确定
 - 常做噩梦可能导致痴呆症或帕金森...
 - 低智商儿童成年后易患精神疾病?
 - 中药抑肝散或可抑制阿尔茨海默氏...
 -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
 - 中学生人际交往中比较常见的心理...
 - 恐惧记忆将可抹除
 - 20岁左右最易患精神类疾病
 -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 培养儿童好行为的原则
 - DNA删除可能防双相情感障碍
 - 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速览
 - 广泛焦虑障碍症治疗药Cymba...
 - 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系统
 - 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
 - 广西龙泉山医院(广西脑科医院)...
 -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 及早干预是关键
 - 失眠的原因与对策
 - 八类不合格的父母
 - 何时问津心理治疗
 - 抑郁时,我该怎么办?
 - 帮助上网成瘾的孩子
 - 多动症的治疗
 - 怎样区别多动症和顽皮儿童
 - 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 甩掉四种生活焦虑
 
- 作者:潘润德|发布时间:2010-03-27|浏览量:712次
 
        趋合焦虑 
干不完的活
人有一种做事要有始有终的“趋合心理”,事情不能一口气干完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焦虑。这种焦虑几乎与上班族如影随形:书桌上堆满了文件,而电子邮箱里还有几十封未读邮件,笔记本上的“待办事项”已经排到了好几天后。偏偏明天就是老婆的生日,而老板叫你留下来加班……
很多时候,不是事情太多让人焦虑,而是这些事情太无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无序变有序,缩小趋合心理的“管辖范围”:在纸的中间划一条直线,左边那栏按照优先级写上“今天”必须办完的事情,右边尽量写上明天、下礼拜甚至下个月再做也不迟的事情。转眼间,必须在今天处理完的事情少了一大半,你将感到一股力量油然而生。接下来只剩下专注地将事情一件一件地处理好。每处理完一件事情,就拿出笔用力地把它划掉。这个举动会让你产生更大的动力,迎接下一个需要被完成的事情。广西龙泉山医院临床心理科潘润德
最后,问问自己,这些所有的事情,是不是都是你应该做的,还是因为你的“大包大揽”,导致接下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是的话,首先,你需要做的是温柔地拒绝、温和地坚持,或许对方的反应未必如你想象的那么强烈。要学会承担责任、分担工作。不要让他们刻板的印象束缚了自己。或许他们听了你的诉苦,还会给你准备好晚餐和热水。▲
迟到焦虑
赶不到的会
迟到,似乎已成为许多都市人一开门就要面对的无奈事。在路上经常能看到神色焦灼的赶路人,他们背后往往有这样的场景:早上九点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起床后匆忙梳理时担心着变幻莫测的路况,发现自己的手在颤抖;出门后果然一路红灯,眼看手表指向了八点四十五分,滴水未进的胃开始绞痛,心跳开始加快,感觉自己要坠入一个恐怖的无底洞……
干着急?错了。其实你有三件事可以做。一,问自己一个问题“此时除了焦虑之外,我还能做什么?”这个重要的问句会使我们的心理状态由被动、无助转变为主动、掌控,焦虑就会降低不少。二,立刻与会议组织者取得联系,告诉对方自己不能按时到达会场,并真诚地道歉,这样可以让对方明确你的状况,避免因等待你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如果可能,告诉对方你大概能够抵达的时间。之所以需要这么做,是因为你在被“迟到焦虑”折磨的同时,对方也受到“等待焦虑”的煎熬。最愚蠢的做法就是逃避现实,等到对方来催才说明情况,这样会让对方陷入被动的境地,反而容易造成矛盾。三,在到达会场以后,应该诚挚地向所有人承认错误,不要找任何借口,“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样其他人也不会一直纠缠在你迟到的问题上。
当然,处理完紧急状况后,你还要及时反思。如果这件事情属于意外,就告诉自己“我尽力了,做完了所有能做的事”。但是,“守时”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偶尔一次情有可原,如果上班、约会都常迟到,就要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出了问题,以便及时改正。▲
人际焦虑
处不好的人
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的生存本能,因此一旦遇到难缠的人,我们的焦虑指数就会飙升。经常制造噪音的邻居、固执己见的同事、找你借钱的亲戚、粗鲁不近人情的客户、送错包裹的快递员……如此一来,你要不觉得自己“真差劲,这么不招人待见”,一想到要跟他们打交道就战战兢兢,要不干脆觉得“没一个好东西”,开始愤世嫉俗。不管哪一种,一天的好心情都可能因此毁了。
此时,冷处理最重要:面对这些令人不舒服的情境时,首先要留意自己当下的反应。一般来说,会有咬牙、皱眉、呼吸短浅、心悸、肩颈紧绷、握拳等压力生理反应。只要这些压力生理反应还存在,我们的心理情绪就会跟着紧张焦虑,这两者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使得大家都在对方的态度上做文章,事情本身则没有任何进展。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碰上难缠、?唆、不靠谱的人,不要理会对方的态度,而是言简意赅、语气平缓地澄清重点问题,这样才能化繁为简。如果对方太过分,一定要坚定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但依然保持和缓的态度。
最后放下它: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多事情集中向自己发难?是运气太糟糕,还是自己太容易被激惹了?既然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就要允许各种角色的人出现在生活的舞台上。如果不想与之共舞,就不要去配合他,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别人的行为绑定在一起。你虽然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行为,但你有义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成就焦虑
搞不定的事
事情进展总是不顺利。上个月业绩没达标、驾照考试又没通过、在小商店买东西被人找了假钞、跟家人最近经常吵架……种种令人挫败的事情接踵而来,让你开始自怨自艾,担心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办。
处理它:首先,避免给自己太多的消极暗示,如“我这一年真背运”,而要改换成:“最近这几件事情让我觉得不顺,这一年里的某些时候运气不佳,而其他的时候,还是可以的,很平安。”其次,学会与烦恼相处:允许其存在,不允许其发展。把失败看作一个分子,而分母则是喜忧参半的漫长一生。最后,给自己的沮丧和悲观留一小段时间(如1个小时),留一个私人空间(如在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静静呆一会)。
放下它:黎明前的黑暗之所以最黑暗,是因为很多人坚持不到看到黎明的那一刻。中国人讲究“韬光养晦”,上升期可以努力奋斗,那么到了低谷期,就好好反省自身、积攒实力,有时候,挫败也是一种财富。▲
    
	
	    干不完的活
人有一种做事要有始有终的“趋合心理”,事情不能一口气干完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焦虑。这种焦虑几乎与上班族如影随形:书桌上堆满了文件,而电子邮箱里还有几十封未读邮件,笔记本上的“待办事项”已经排到了好几天后。偏偏明天就是老婆的生日,而老板叫你留下来加班……
很多时候,不是事情太多让人焦虑,而是这些事情太无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无序变有序,缩小趋合心理的“管辖范围”:在纸的中间划一条直线,左边那栏按照优先级写上“今天”必须办完的事情,右边尽量写上明天、下礼拜甚至下个月再做也不迟的事情。转眼间,必须在今天处理完的事情少了一大半,你将感到一股力量油然而生。接下来只剩下专注地将事情一件一件地处理好。每处理完一件事情,就拿出笔用力地把它划掉。这个举动会让你产生更大的动力,迎接下一个需要被完成的事情。广西龙泉山医院临床心理科潘润德
最后,问问自己,这些所有的事情,是不是都是你应该做的,还是因为你的“大包大揽”,导致接下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是的话,首先,你需要做的是温柔地拒绝、温和地坚持,或许对方的反应未必如你想象的那么强烈。要学会承担责任、分担工作。不要让他们刻板的印象束缚了自己。或许他们听了你的诉苦,还会给你准备好晚餐和热水。▲
迟到焦虑
赶不到的会
迟到,似乎已成为许多都市人一开门就要面对的无奈事。在路上经常能看到神色焦灼的赶路人,他们背后往往有这样的场景:早上九点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起床后匆忙梳理时担心着变幻莫测的路况,发现自己的手在颤抖;出门后果然一路红灯,眼看手表指向了八点四十五分,滴水未进的胃开始绞痛,心跳开始加快,感觉自己要坠入一个恐怖的无底洞……
干着急?错了。其实你有三件事可以做。一,问自己一个问题“此时除了焦虑之外,我还能做什么?”这个重要的问句会使我们的心理状态由被动、无助转变为主动、掌控,焦虑就会降低不少。二,立刻与会议组织者取得联系,告诉对方自己不能按时到达会场,并真诚地道歉,这样可以让对方明确你的状况,避免因等待你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如果可能,告诉对方你大概能够抵达的时间。之所以需要这么做,是因为你在被“迟到焦虑”折磨的同时,对方也受到“等待焦虑”的煎熬。最愚蠢的做法就是逃避现实,等到对方来催才说明情况,这样会让对方陷入被动的境地,反而容易造成矛盾。三,在到达会场以后,应该诚挚地向所有人承认错误,不要找任何借口,“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样其他人也不会一直纠缠在你迟到的问题上。
当然,处理完紧急状况后,你还要及时反思。如果这件事情属于意外,就告诉自己“我尽力了,做完了所有能做的事”。但是,“守时”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偶尔一次情有可原,如果上班、约会都常迟到,就要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出了问题,以便及时改正。▲
人际焦虑
处不好的人
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的生存本能,因此一旦遇到难缠的人,我们的焦虑指数就会飙升。经常制造噪音的邻居、固执己见的同事、找你借钱的亲戚、粗鲁不近人情的客户、送错包裹的快递员……如此一来,你要不觉得自己“真差劲,这么不招人待见”,一想到要跟他们打交道就战战兢兢,要不干脆觉得“没一个好东西”,开始愤世嫉俗。不管哪一种,一天的好心情都可能因此毁了。
此时,冷处理最重要:面对这些令人不舒服的情境时,首先要留意自己当下的反应。一般来说,会有咬牙、皱眉、呼吸短浅、心悸、肩颈紧绷、握拳等压力生理反应。只要这些压力生理反应还存在,我们的心理情绪就会跟着紧张焦虑,这两者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使得大家都在对方的态度上做文章,事情本身则没有任何进展。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碰上难缠、?唆、不靠谱的人,不要理会对方的态度,而是言简意赅、语气平缓地澄清重点问题,这样才能化繁为简。如果对方太过分,一定要坚定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但依然保持和缓的态度。
最后放下它: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多事情集中向自己发难?是运气太糟糕,还是自己太容易被激惹了?既然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就要允许各种角色的人出现在生活的舞台上。如果不想与之共舞,就不要去配合他,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别人的行为绑定在一起。你虽然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行为,但你有义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成就焦虑
搞不定的事
事情进展总是不顺利。上个月业绩没达标、驾照考试又没通过、在小商店买东西被人找了假钞、跟家人最近经常吵架……种种令人挫败的事情接踵而来,让你开始自怨自艾,担心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办。
处理它:首先,避免给自己太多的消极暗示,如“我这一年真背运”,而要改换成:“最近这几件事情让我觉得不顺,这一年里的某些时候运气不佳,而其他的时候,还是可以的,很平安。”其次,学会与烦恼相处:允许其存在,不允许其发展。把失败看作一个分子,而分母则是喜忧参半的漫长一生。最后,给自己的沮丧和悲观留一小段时间(如1个小时),留一个私人空间(如在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静静呆一会)。
放下它:黎明前的黑暗之所以最黑暗,是因为很多人坚持不到看到黎明的那一刻。中国人讲究“韬光养晦”,上升期可以努力奋斗,那么到了低谷期,就好好反省自身、积攒实力,有时候,挫败也是一种财富。▲
TA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