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唑来膦酸+化疗改善ER阴性乳腺...
- 乳腺癌筛查避免非专业检查和过度...
- 乳腺疾病诊断流程的规范化
- 乳腺癌原发与复发肿瘤雌孕激素受...
- 乳癌诊治别忽视HER2基因检测
- 今年三八节活动宣教内容
- 乳腺癌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
- 细针穿刺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上的...
- 研究证实X线检查可显著降低乳腺...
- 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
- 乳腺癌手术健康卫生宣教
- 绝经前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 乳腺癌的治疗
- 乳腺癌的预防
- 吸烟与乳腺癌
-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
- 2010年第33届圣安东尼奥乳...
- 乳腺增生症
-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 甲状腺细针穿刺的意义及适应症
- 乳腺癌的诊断方法概述
- 怎样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
- 乳腺癌化疗的饮食
-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 诱发乳腺癌十大危险
- 乳腺癌手术后康复指导
- 如何阅读乳腺癌病理报告
- 作者:林志武|发布时间:2010-11-27|浏览量:1547次
乳腺癌患者通常在手术后10天左右会收到一份病理报告,主要反映了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包括:病理类型,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而这些情况只有通过手术切除后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甚至使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观察到。它们可以帮助医生来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选择治疗方法等。福建省立医院肿瘤外科林志武
一般一张完整的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肿瘤的性质,具体病理类型
比如:“左乳浸润性导管癌”----“癌”意味着是恶性肿瘤,“浸润性导管癌”则是乳腺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具体的类型。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
2 肿瘤的位置大小
比如说:“外上,3*2CM”----这是说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病变的位置和大小,它可能和我们手摸的病变一样,但是也有可能不一样。因为有些人一个乳房里有多个地方同时生长肿瘤,分布在不同位置,而且恶性肿瘤往往大小并不是医生眼睛看见或者手摸到的范围,可能其他地方也有了生长。所以病理报告上的位置和大小可能更真实的反应肿瘤的情况,对医生选择治疗有很大意义。
3 侵犯脉管,淋巴管与否
肿瘤有没有侵犯到血管和淋巴管与选择是否应用辅助治疗有关。
4 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这是病理报告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左腋下淋巴结0/16见癌转移”----就是说在医生检出的16个淋巴结中没有存在癌转移了。一般地说,乳腺癌最早转移的部位是腋窝淋巴结,这个报告意味着相对来说,患者的病期比较早,还没有转移到腋窝,以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机会小一些。这可以指导医生正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订适当的治疗方案,比如是否需要化疗,放疗等。
5 激素受体ER,PR,NEU的情况
这几个指标的报告通常会比上面的晚一些,ER,PR反映肿瘤是否需要内分泌治疗。如果其中之一是阳性,就说明患者对内分泌治疗可能有效,使用内分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NEU则是反映肿瘤的这个基因的扩增情况,如果它过度表达,可以帮助医生选择使用一些针对这一基因的靶向药物。同时它们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患者以后复发转移的机会如何,对于某些治疗药物是否有效等。
1 肿瘤的性质,具体病理类型
比如:“左乳浸润性导管癌”----“癌”意味着是恶性肿瘤,“浸润性导管癌”则是乳腺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具体的类型。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
2 肿瘤的位置大小
比如说:“外上,3*2CM”----这是说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病变的位置和大小,它可能和我们手摸的病变一样,但是也有可能不一样。因为有些人一个乳房里有多个地方同时生长肿瘤,分布在不同位置,而且恶性肿瘤往往大小并不是医生眼睛看见或者手摸到的范围,可能其他地方也有了生长。所以病理报告上的位置和大小可能更真实的反应肿瘤的情况,对医生选择治疗有很大意义。
3 侵犯脉管,淋巴管与否
肿瘤有没有侵犯到血管和淋巴管与选择是否应用辅助治疗有关。
4 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这是病理报告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左腋下淋巴结0/16见癌转移”----就是说在医生检出的16个淋巴结中没有存在癌转移了。一般地说,乳腺癌最早转移的部位是腋窝淋巴结,这个报告意味着相对来说,患者的病期比较早,还没有转移到腋窝,以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机会小一些。这可以指导医生正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订适当的治疗方案,比如是否需要化疗,放疗等。
5 激素受体ER,PR,NEU的情况
这几个指标的报告通常会比上面的晚一些,ER,PR反映肿瘤是否需要内分泌治疗。如果其中之一是阳性,就说明患者对内分泌治疗可能有效,使用内分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NEU则是反映肿瘤的这个基因的扩增情况,如果它过度表达,可以帮助医生选择使用一些针对这一基因的靶向药物。同时它们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患者以后复发转移的机会如何,对于某些治疗药物是否有效等。
总之,上述信息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哪一项单独就可以决定患者是否就容易复发转移,需要放化疗等等,还是需要整合起来由医生来决定具体的治疗和药物选择。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