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作性睡病
-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 产后睡眠不好--答青年报读者问
- 国外企业为员工减压的手段
- [专家谈心理]去幼儿园就掉泪?...
- 给早衰的“心”加油(
- 患者家属的来信
- 发作性睡病
- 心清不好做不好睡教什眠生活无信...
- 人生需要放下一些?西
- [专家谈心理]去幼儿园就掉泪?...
- 做人要低调 思维要高调
- 答青年报读者问
- 男孩与女孩的区别
- 心宽天地广
- 抑郁症 科普知识
- 影响孩子发展的八大关键问题(转...
- 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控
- 成功人生的二十一条黄金法则
- 情绪与健康
- 世界上最珍贵东西是免费的
- 放松训练指导语
- 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 躯体形式障碍的诊疗
- 我的心里没有恨
- 焦虑症的诊治
- 抑郁症的诊治
- 生活让我们懂得
- 人生感激的境界
- 心理保护十法则
- 缓解失眠的最佳办法
- 塑造成功性格的15种方法
- 化解恶劣情绪八法
- 挫折也是一种财富!!
- 10招无痛分手
- 人生如梦,一切随缘是最好的
- 认识自己,勇敢地面对逆境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爱与自信
- 如 何 走 出 心 理 困 境
- 女人让自己更快乐
- 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 --宣泄
- 作者:倪爱华|发布时间:2009-01-21|浏览量:2330次
人生在世不顺心的事常有八九。有时会因受到戏弄、打击、污辱而有一种极度的不满和忿怒;有时会因蒙受不白之冤和不公正的批评、不公平的待遇而深感委曲和苦闷;有时会因亲人的去世而悲痛欲绝;有时会因考试失败而沮丧……总之,人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碰到不顺心的事时,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和消极的情绪,正常的生活和身心就会受到这些情绪的困扰。河北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倪爱华
人们在受到情绪困扰时,一般有两种对策。一是无限制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如硬把心头的怒火压下去,“忍气吞声”、“让眼泪往肚里流”,等等。一是尽量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一消心头之恨”,“一泄心中之忿”,以求得心理平衡。我们不鼓励人们无限制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也不认为压抑是适当的方法。因为这样做既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时还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大多数医生都认为,许多疾病如胃溃疡、高血压、精神抑郁症,甚至癌症等病因中都有情绪压抑的因素。据调查,有五分之三的癌症患者是精神上受过创伤或长期心情抑郁的哩!强行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由于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往往会使人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因而容易出各种各样的事故,结果危及社会,危害他人。
对待情绪困扰的正确方法之一是使自己的情绪有适当表现或宣泄的机会,也就是说可以适当地宣泄,具体方法很多,比如:
想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哭固然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它会扰乱人体的生理功能,使呼吸、心跳失去规律,大哭之后还会食不甘味,睡不安眠。但哭也有保护心理健康的功能。人在极度痛苦或过于悲伤时痛哭一场,往往会发生积极效应。哭能散发郁闷情绪,比将这种情绪“憋在肚于里”,使痛苦越陷越深好得多。美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就认为:“强忍不哭,把眼泪咽下去等于慢性自杀。”因为悲痛时流出的泪,和受风沙刺激流出的泪,其成分是不同的:悲痛时流出的眼泪携带着有致病作用的锰和铟,以及身体应激反应时积累在体内的有害蛋白质等。这些有害物质若不排出体外,就会危害机体的正常功能。
在激动的时候,还可以做些需要体能的活动或运动,如散步、打球、拳击沙袋等等,使因紧张而动员起来的“能”量获得释放的机会。
在情绪不安时,找人谈谈,倾吐心中的抑郁。把话说出来之后,心情就会平静得多。可以找要好的朋友淡,听听朋友的意见。培根就说过:“最能保护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告和规谏。”当然也可以找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比如精神心理科医生、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学家。由于这些人都知道尊重当事人的秘密,又有专业知识,所以往往更能消除当事人的顾虑。
在受情绪困扰时,也可利用文字、图画、音乐等来抒发自己的情绪,这也就是所谓“升华作用”。
或者,也可去公园走走,去郊游踏青。这既可“散心”,散发心头的烦闷,又可使自己暂时离开那容易激动的环境,等到散心归来,心情不再紧张,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同时,时过境迁,原有的问题可能也不复存在了。
以上列举的只是宣泄的一些办法。需知宣泄不等于可以任意发泄,宣泄是心理调节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任意发泄就危害无穷了,例如有人有理说不出时,打自己的耳光,摔自己的东西,甚至撞墙、上吊、投河,这就是几种自我惩罚式的发泄,这是要不得的。还有的人,借别人来出气,毁坏别人的东西,破坏公共财物,甚至乱打、乱杀,以达到个人发泄的目的,这就是犯罪了。
还要说明的是:宣泄,不等于不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说到底只是把郁结在心头的不良情绪赶出去,而并未能把这种“心头之结”化解开来。所以它是治标而不是治本的办法。根本的办法:首先要头脑清醒,要勇于承认某种情绪的存在,不要因不好意思而不敢承认;其次,要找出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第三,要找到适当克服的途径。只有通过这三个步骤才能真正做到“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宣泄也是适当控制情绪的一个方面,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人们在受到情绪困扰时,一般有两种对策。一是无限制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如硬把心头的怒火压下去,“忍气吞声”、“让眼泪往肚里流”,等等。一是尽量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一消心头之恨”,“一泄心中之忿”,以求得心理平衡。我们不鼓励人们无限制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也不认为压抑是适当的方法。因为这样做既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时还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大多数医生都认为,许多疾病如胃溃疡、高血压、精神抑郁症,甚至癌症等病因中都有情绪压抑的因素。据调查,有五分之三的癌症患者是精神上受过创伤或长期心情抑郁的哩!强行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由于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往往会使人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因而容易出各种各样的事故,结果危及社会,危害他人。
对待情绪困扰的正确方法之一是使自己的情绪有适当表现或宣泄的机会,也就是说可以适当地宣泄,具体方法很多,比如:
想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哭固然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它会扰乱人体的生理功能,使呼吸、心跳失去规律,大哭之后还会食不甘味,睡不安眠。但哭也有保护心理健康的功能。人在极度痛苦或过于悲伤时痛哭一场,往往会发生积极效应。哭能散发郁闷情绪,比将这种情绪“憋在肚于里”,使痛苦越陷越深好得多。美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就认为:“强忍不哭,把眼泪咽下去等于慢性自杀。”因为悲痛时流出的泪,和受风沙刺激流出的泪,其成分是不同的:悲痛时流出的眼泪携带着有致病作用的锰和铟,以及身体应激反应时积累在体内的有害蛋白质等。这些有害物质若不排出体外,就会危害机体的正常功能。
在激动的时候,还可以做些需要体能的活动或运动,如散步、打球、拳击沙袋等等,使因紧张而动员起来的“能”量获得释放的机会。
在情绪不安时,找人谈谈,倾吐心中的抑郁。把话说出来之后,心情就会平静得多。可以找要好的朋友淡,听听朋友的意见。培根就说过:“最能保护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告和规谏。”当然也可以找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比如精神心理科医生、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学家。由于这些人都知道尊重当事人的秘密,又有专业知识,所以往往更能消除当事人的顾虑。
在受情绪困扰时,也可利用文字、图画、音乐等来抒发自己的情绪,这也就是所谓“升华作用”。
或者,也可去公园走走,去郊游踏青。这既可“散心”,散发心头的烦闷,又可使自己暂时离开那容易激动的环境,等到散心归来,心情不再紧张,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同时,时过境迁,原有的问题可能也不复存在了。
以上列举的只是宣泄的一些办法。需知宣泄不等于可以任意发泄,宣泄是心理调节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任意发泄就危害无穷了,例如有人有理说不出时,打自己的耳光,摔自己的东西,甚至撞墙、上吊、投河,这就是几种自我惩罚式的发泄,这是要不得的。还有的人,借别人来出气,毁坏别人的东西,破坏公共财物,甚至乱打、乱杀,以达到个人发泄的目的,这就是犯罪了。
还要说明的是:宣泄,不等于不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说到底只是把郁结在心头的不良情绪赶出去,而并未能把这种“心头之结”化解开来。所以它是治标而不是治本的办法。根本的办法:首先要头脑清醒,要勇于承认某种情绪的存在,不要因不好意思而不敢承认;其次,要找出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第三,要找到适当克服的途径。只有通过这三个步骤才能真正做到“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宣泄也是适当控制情绪的一个方面,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