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rrett食管
- 作者:李佃贵|发布时间:2012-07-06|浏览量:744次
初诊 2008年9月1日。患者,王xx,女性,62岁,已婚,教师,石家庄市人。
【主诉】间断胃脘胀满10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胀满,自服药物(不详)后缓解。后胃脘胀满反复出现,且症状时轻时重,未予重视及系统诊疗。一周前,因生气后复出现胃脘胀满,症状较重,且伴有胸骨下段疼痛,服药后症状效果不佳,随来就诊。做电子胃镜示:Barrett食管,慢性浅表性胃炎。现胃脘胀满,伴胸骨下段疼痛,食后甚。后背不适,恶心,纳可,寐多梦,大便干稀不调,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消化内科李佃贵
【既往史】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肝炎、结核及其它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
【个人史】生于原地,住地无潮湿之弊,条件尚可。
【婚育史】25岁结婚,育一子,身体尚健。
T 36.5℃,R 22次/分,P 80次/分,Bp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肠型、胃型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电子胃镜(2008年9月1日)示:Barrett食管,慢性浅表性胃炎。电子结肠镜(2008年7月14日)示:结肠黑变病。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中医诊断:痞满
湿热中阻,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⒈Barrett食管
⒉慢性浅表性胃炎
3.结肠黑变病
【治法】清热化湿,养肝和胃。
【方药】百合15g,乌药12g,川芎9g,白芍30g,茯苓15g,白术6g,紫蔻15g,茵陈15g,黄连12g,藿香12g,佩兰12g,广木香9g,瓜蒌15g,薤白12g,枳实15g,川朴15g,三七粉(冲服)2g,元胡12g,五灵脂15g,蒲黄(包)9g,白芷15g,公英12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医嘱】按时服药,饮食宜规律,忌生冷、辛辣、油腻刺激之品,畅情志。
二诊 药后患者胃脘胀满、胸骨下段疼痛减轻,恶心消失,后背及右胁胀,纳可,寐差多梦,大便可,一日一次,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12g,当归12g,白芍20g,香附15g,枳实15g,川朴12g,紫苏15g, 全蝎6g,黄药子6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板蓝根15g,黄连15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三诊 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纳可,寐安,大便可,一日一次,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养肝和胃,化浊解毒。
【方药】百合15g,乌药12g,川芎9g,白芍30g,茯苓15g,白术6g,紫蔻15g,全蝎9g,黄药子6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板蓝根15g,黄连15g ,柴胡12g,香附15g,白英9g。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以此方为基础辨证加减服药治疗一年,症状基本消失,Barrett食管消失,2009年做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