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的性格可以不可以改变?
- 美好愿望与生活智慧
- 神经症(neurosis)与性...
- 什么是“精神分裂”?
- 孙悟空与猪八戒
- 只看见症状,看不见心理问题??...
- 能用中药代替吗?
- 人格解体可以治疗吗?
- 医生的作用体现在哪里(2)
- 医路-心路
- 落后的管理,逐渐削弱医生的作用
- 只看见症状,看不见心理问题??...
- 精力为什么拐弯儿?
- 逃避疾病与逃入“疾病”
- 寿陵失本步
- “根”只是一个比喻
- 放下
- 疾病与个性成长
- 拐杖的比喻
- 抑郁如是说
- 焦虑和着急有什么区别?
- 别让疾病“忽悠”治疗
- “不折腾”
- 心理咨询见效快吗?
- 一本好书
- 是抑郁还是妄想症?
- 神经症与服药
- 焦虑与自卑如何就诊?
- 焦虑
- 自卑怎么办?
- 我大哥的精神病该如何治疗?
- 得了精神分裂,又不配合吃药和看...
-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这个药好用么 ...
- 不知道什么怪病?
- 心理咨询,你到底好在哪里?
- 交往
- 科普三篇【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与...
- 儿童过早尝试自慰会对成人后的性...
- 就医指南??学游泳的比喻
- 作者:胜利|发布时间:2011-07-18|浏览量:405次
有患者总是不安心,问:如果想找某医生看病,但不清楚医生情况,比如年龄、学历、水平和经验等,介绍比较少,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呢?
回答:这些都只是背景,真正了解是否对你有帮助,需要实际接触。你倾向于事先收集资料、思考、评估判断,希望借此有把握感,但前面的只是预备,真正的把握只能来自实践。就好像学游泳,可以事先看书、看光盘、了解教练背景……,前面工作做得细,本身没有什么错,但真正追求的、入水后的把握感,必须亲身实践,而且往往还是在喝了水之后才行(即使做了最充分的前期准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
你追求什么?做了什么?如果只停留在前期工作,没有逐步深入的实践(比如呛了水就不再继续学了),那么前面的严谨和思辨,以及退回岸上继续严谨考察和思辨,也就成了“症状”??起到逃避真正困难作用的症状。
患者:好吧,就算我收集资料吧,抛开水平,那么年龄和学历如何知道呢?很保密的事情吗?
星期一到医院看病的人是不是相对多些?
回答:不保密,但一般除了“明星”医生(比如“国之大医”吴阶平的履历、成就,网上及各种媒体,介绍的很详细),一般医生没人给你介绍那么多。就好像进个饭店,并不把每个厨子的资历等都介绍一遍,顶多是最优秀的厨师,作为饭店核心的,可能会“隆重推出”,介绍是特级厨师,得过什么什么烹饪奖,擅长什么拿手菜……。当然,这种情况不代表别的厨师做的饭就不能吃,按照行业管理,也都应当是有厨师证的,合格的厨师。
周一是看上去人多一些(也是我个人的印象),具体只有挂号处等能统计的部门才能提供出数据。
作为就诊者,有这个印象估计也就够了,谁还先读懂交通报告才出门呢?知道哪几个地方,什么时间容易堵车也就够了。
多关心你自己的事,如工作,怎么样了?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