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 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 春天养生 名中医开“妙方”
- 秋季养生防燥
- 秋季运动养生
- 冬季起居运动养生
- 中药香囊预防感冒
- 春季养生保健方案
- 拒绝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过节
- 对话博士徐厚平:弃文从医 善德...
- 如何预防秋燥
- 卫生部发《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 中国中医药报 人民网等媒体 夏...
- 我们得了一种叫“过年”的病
- 秋季饮食养生
-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 秋季养生
- 夏季饮食养生
- 冬病夏治正当时
- 冬病夏治三伏贴
- 芒种节气养生
- 小满节气养生
- 夏季养生 以养心为先
- 清明节气养生
- 春分节气养生
- 碘盐与核辐射
- 惊蛰节气养生
- 雨水节气养生
- 中医膏方与养生
- 养生:冬天喝点膏方补补身体
- 亚健康者、冬季怕冷的女性 最爱...
- 男人欲抗压 女人思美颜 年轻白...
- 膏方进补 开春打老虎
- 吃固元膏 不妨请专家量身定制膏...
- “亚健康”与冬令膏方
- 冬季,女人用膏方暖暖身
- 更年期综合征 别一忍了之
- 节气养生----立春后养生保健方案
- 作者:徐厚平|发布时间:2011-02-17|浏览量:1508次
中医养生讲究时令季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养生妙方。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春季养生上主要是护肝,立春后养生保健应当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徐厚平
一、御寒防风
“春捂秋冻”是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故在此时,保健养生应防风御寒,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出汗后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二、饮食调养
饮食忌酸忌辣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宜食“升发” 食物
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
立春宜吃的“升发”食物列举
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蔬菜: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茴香菜、黄花菜、蕨菜、莴苣、茭白、竹笋、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茄子等。
适宜的调味食物:生姜、葱、大蒜、胡椒、豆豉、香菜等
宜吃的甘味食物: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等。
三、适度锻炼运动
立春过后,在生活习惯上,人们要逐渐晚睡早起。而且随着气温回升,立春后人们也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
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四、精神调养
春节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情绪抑郁,思想上要豁达开朗,心胸宽阔,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发出来。有效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徐厚平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