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跟痛
- 作者:吴库平|发布时间:2012-02-23|浏览量:3223次
一、足跟痛是因跟骨足底面所附着的肌肉、韧带随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现代医学称“跟骨骨膜炎”,又称“跟骨骨刺”。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尤以女性为多见。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脂肪垫变性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西安唐城医院疼痛科吴库平
二、足跟痛的鉴别诊断:
1、足掌痛: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症状包括足跟痛、足掌痛、肋间肌痛等。
2、外踝前下方肿胀和疼痛 :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大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上可发现患者的外踝前下方肿胀和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产生瘀斑,关节活动受限及跛行等。
3、足趾痛:痛风性足趾痛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常急性起病,以趾、踝等关节红肿热痛起病者居多。
三.足跟痛应该如何处理。
首先查看除了有足跟痛之外,还有没有膝关节疼痛,腰腿疼痛,或许足跟痛与膝关节、腰椎病有关,如果没有,可采取以下措施:
1.理疗。
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压痛点注射腊 酸强的松龙,每周一次,往往2~3次治愈。跟后滑囊炎常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摩擦损伤引起,表现囊内积液,肿胀压痛。避免摩擦及囊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有效。
3.局部封闭治疗。
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跟垫痛常见于老年人,跟垫弹力下降,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海绵跟垫及封闭疗法有效。
5.小针刀治疗。
6.久治无效的足跟痛可行跟骨砧孔减压术。距骨下关节炎常发生于跟骨骨折后,如保守治疗无效,应行跟距关节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