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肩关节疼痛弧综合征的产生原理及...
- 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若干问题
- 开放性骨折伤口闭合方法与时机
- 钛网结合自体骨植骨重建TKA中...
- 骨牵引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少...
- 股骨头坏死---如何分期?
- 股骨头坏死---阿仑膦酸钠作用...
- 股骨头坏死---药物可以治疗吗...
-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的MRI影像学...
-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关...
- 人工髋关节置换---如何选择
- 温馨提示
- 髋臼前倾和后倾的影像学及生物力...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时机与术后并发...
- 外科学走向何方
- 手术风险评估软件支持下人工关节...
- 髋关节微创技术(Minimal...
- 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病率的生理学和...
- 膝关节损伤的评估
- TPV5、TRPV6在大鼠骨髓...
- TPV5、TRPV6对成骨细胞...
- 人工膝关节置换发展简史
-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发展历史
- 优化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纰漏
- 术前计划很重要
- 股 骨 髋 臼 撞 击 综 合...
- 复杂髋臼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
- 髋关节置换常用手术入路
- 作者:谷贵山|发布时间:2009-02-23|浏览量:4054次
髋关节手术常用的有3个入路:1,1949年,Smith-petersen(S-P)的前侧切口。2,1936年,Watson-Jones的前外侧入路。3,后侧入路(所谓的南方入路)以及1950年Gibson 和1971 Nicola改良的Gibson---Fletcher改良入路。我们采用的是后侧入路,即所谓的南方切口(Southern approach)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科谷贵山
Southern入路
这是一个Gibson,Fletcher,Osborne和 Moore改良的髋关节后侧弧形切口(Nicola 1971)。始于大粗隆上、髂后上棘下4?5厘米处,向远、向外至大粗隆下4?5厘米。沿肌纤维方向分离臀大肌并向前后方牵拉,显露脂肪层下的外旋肌群。切开髂胫束有利于切口向大腿延长。髋关节内旋位,切断梨状肌、上下籽肌和闭孔内肌肌腱。尽量保护股方肌。此时整个关节囊已经暴露清楚,沿髋臼缘切开关节囊,用剪刀进一步敞开关节囊。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