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击急救
- 恶性黑色素瘤—黑痣痦子早处理
- 内热加受寒 容易患面瘫
- 治疗包茎---不疼痛 免拆线
- 糖尿病人的食谱
- 验证腋臭痊愈的标准
- 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
- 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
- 新式保胆取石新技术与胆囊切除的...
- 新式保胆取石新技术与胆囊切除的...
- 护士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士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报考须知--2013执...
- 主管护师报考须知--2013执...
- 2013年护士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 2013年护士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 胃癌治疗临床路径
- 胃癌治疗临床路径
- 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
- 骨质疏松基础治疗并非“全部”和...
- 骨质疏松基础治疗并非“全部”和...
- 网上疯传开水超过3天喝了会致癌...
- 网上疯传开水超过3天喝了会致癌...
- 中国人的苦日子快来了美国小复兴...
- 中国人的苦日子快来了美国小复兴...
- 股癣诊断和治疗
- 肾结石---不花钱的秘方
- 穿刺介入治愈?窝囊肿(非交通性...
- 不手术治疗脂肪瘤
- 不手术治疗脂肪瘤
- 蘑菇中毒预防和急救
- 蘑菇中毒预防和急救
- 血管瘤特点症状
- 血管瘤特点症状
- 个性化治疗是最佳方案
- 个性化治疗是最佳方案
- 毒胶囊到底有多毒
-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 同仁医院徐文教授被砍事件评论z
- 同仁医院徐文教授被砍事件评论z
- 冠心病支架指标
- 冠心病支架指标
- 狼毒枣 治疗肺结核病
- 狼毒枣 治疗肺结核病
- J-15战斗机研制成功,将成为...
- J-15战斗机研制成功,将成为...
- 枕小神经受压引起偏头痛
- 伤残鉴定 Ⅰ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Ⅰ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Ⅱ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Ⅱ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Ⅲ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Ⅲ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Ⅳ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Ⅳ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Ⅴ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Ⅴ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Ⅵ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Ⅵ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Ⅶ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Ⅶ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Ⅷ级伤残
- 伤残鉴定 Ⅷ级伤残
- 伤残鉴定-Ⅸ级伤残
- 伤残鉴定-Ⅸ级伤残
- 伤残鉴定--10级伤残
- 伤残鉴定--10级伤残
- 如何鉴别诊断生殖器疱疹
- 如何鉴别诊断生殖器疱疹
- 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 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 梅毒症状和临床表现
- 梅毒症状和临床表现
- 淋病的传播途径
- 淋病的传播途径
- 俄罗斯专家爆料称卡扎菲还活着 ...
- 俄罗斯专家爆料称卡扎菲还活着 ...
- 饮食黄金搭配
- 饮食黄金搭配
- 不上床却染上了性病
- 不上床却染上了性病
- 最简单的健康饮食法“十字四分法...
- 最简单的健康饮食法“十字四分法...
- 肾结石的饮食保健
- 肾结石的饮食保健
- 食物中“发物”与癌症患者食疗
- 食物中“发物”与癌症患者食疗
- 宝宝少用最好别使用尿不湿
- 宝宝少用最好别使用尿不湿
- 隐睾 有什么治疗方法
- 隐睾 有什么治疗方法
- 适度用伟哥,性福不受伤
- 适度用伟哥,性福不受伤
- 高血脂的适宜饮食与禁忌
- 高血脂的适宜饮食与禁忌
- 痔疮中医分型辨证治疗TCM D...
- 痔疮中医分型辨证治疗TCM D...
- 肩周炎的发病原因和机理
- 肩周炎的发病原因和机理
- 前列腺炎吃什么好?
- 前列腺炎吃什么好?
- 不手术治愈鞘膜积液
- 不手术治愈鞘膜积液
- 性病预防注意事项
- 性病预防注意事项
- 征兵体检标准(2010)眼科
- 征兵体检标准(2010)眼科
- 征兵体检标准(2010)眼科
- 征兵体检标准(2010)眼科
- 中医穴位埋线减肥
- 前列腺增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前列腺增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精索静脉曲张治疗革命--不手术...
- 穴位按压 瘦身美腿
- 穴位按压 瘦身美腿
- 穴位按压 挡美食
- 穴位按压 挡美食
- 点穴减肥
- 点穴减肥
- 针灸调理减肥新技术---半个月...
- 针灸调理减肥新技术---半个月...
- 改变饮食陋习 速瘦不挨饿
- 改变饮食陋习 速瘦不挨饿
- 三种运动不利于减肥
- 三种运动不利于减肥
- 喝水减肥法 --您知道多少
- 喝水减肥法 --您知道多少
- 7种最有效的懒人减肥方法
- 7种最有效的懒人减肥方法
- 糖尿病运动计划
- 糖尿病运动计划
- 防肿瘤健康指南??10步法
- 防肿瘤健康指南??10步法
- 糖尿病饮食计划
- 糖尿病饮食计划
- 糖尿病的正确饮食
- 糖尿病的正确饮食
- 你有眼疮吗?当心!
- 你有眼疮吗?当心!
- 治疗宫颈疾病绝对优势--LEE...
- 治疗宫颈疾病绝对优势--LEE...
- 低血压特效方
- 低血压特效方
- 子宫颈糜烂的预防方法
- 子宫颈糜烂的预防方法
- 子宫颈糜烂的危害
- 子宫颈糜烂的危害
- 胆结石的九大诱发因素
- 胆结石的九大诱发因素
- 乳腺增生妙方-----中药调理...
- 乳腺增生妙方-----中药调理...
- 牛皮癣 ----积劳成疾需调养
- 牛皮癣 ----积劳成疾需调养
- 痘痘痤疮----千万别误治
- 痘痘痤疮----千万别误治
- 如何鉴别前列腺炎有无菌性
- 如何鉴别前列腺炎有无菌性
- 前列腺炎的症状,鉴别
- 前列腺炎的症状,鉴别
- 毒胶囊到底有多毒
- 作者:马彩毓|发布时间:2012-05-01|浏览量:1643次
自本月中旬被曝光以来,“毒胶囊”对人们用药的影响正在慢慢显现出来。记者从广州多家三级大医院了解到,虽然医院基本没有采购和使用过曝光出来的13种“毒胶囊”,但患者和家属一听到胶囊药,总忍不住会多问一句“安全吗?”有人甚至出现主动要求打针输液以代替吃胶囊药。医院的药剂科每天也不断接到相关的咨询电话,一些曾经吃过被曝光药厂生产的胶囊药患者担心自己会否慢性中毒,希望能得到一个确切的说法。大庆市第五医院外科马彩毓
对此,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的说法是,“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但绝大多数网友对这一说法似乎并不买账。到底,曝光的“毒胶囊”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对于这类问题胶囊该如何处理? “上榜”的问题胶囊有没有可代替的药物可用?近日,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作出解读和提醒。
医学指导/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邹宇华教授、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吴红卫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王彤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丘振文副主任中药师
“毒胶囊”冲击用药信心
“医生,给我打针或输液吧,别开药了,特别是胶囊,我不敢吃了。”肖先生这几天有点感冒,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他经常是自己买药解决,“胶囊类药物没少吃!”但最近曝光的那么多“毒胶囊”,不少大牌药厂生产的居然也出事了,让人很没安全感。但每天要开会、要出差,工作连轴转,没法请假、不能打瞌睡,所以这一次他干脆到医院看病,一见医生就要求打针输液。
而来自宁夏的陈先生一提到“毒胶囊”,比肖先生还要难受。近日,他向本报报料称,他曾一次性购买了浙江省新昌县华星胶丸厂生产的“明胶空心胶囊”20多瓶,每瓶100粒,用于分装自制中药胶囊。现在这家厂已爆出涉嫌使用工业明胶制作“问题胶囊”,而他在最近20多天内服用了近千粒该厂的胶囊,近日突然出现皮肤不适症状,担心会否慢性铬中毒,目前已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做排查(详见本报4月24日A20版)。“虽然说能吃药就不打针,但打针输液效果比吃药快很多,再加上胶囊的阴影,还是换个治疗方式好了。”肖先生坚持说。
“上榜”药物都有多种替代药
“我仔细查对了一下,这些‘毒胶囊’我们医院一个都没有,可能较多地流入了基层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王彤教授表示。“某些厂家某些批次的药曝光了,但其他厂家的同类药还有大把,每种‘上榜’药物都有多种替代药的,大家完全不必担心会面临缺医少药的问题。”他说。
而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的药剂科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此次央视曝光的“毒胶囊”医院都没有采购过。
“但是这段时间,用药咨询窗口每天还是会接到一些患者的电话,问胶囊药还能不能吃?有没有其他代替药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丘振文副主任中药师称,临床上用药还是要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原则。现在一些胶囊出了问题,市民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从客观来讲,口服药还是比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要安全。如果患者无法消除担忧,可适当选用同类药物的不同剂型,比如片剂、颗粒剂等。但有些肠溶性药物只能以胶囊药的形式出现,进入体内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药效,出于治病需要,还应理性看待,不吃有问题的胶囊药,但不要盲目拒绝其他合格的胶囊药。
专家说法:
“毒胶囊”到底有多毒?
像陈先生一样,不少曾经吃过被曝光药厂生产的胶囊药患者都担心自己会否不知不觉慢性中毒,希望能得到一个确切的说法。
“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这是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的说法,虽然这一表述是为了让人们“冷静,不要恐慌”,但听到这一说法的绝大多数人却并不“买账”,觉得“没多少毒”这样的回应语焉不详。央视曝光的这批“毒胶囊”,超标最严重的到底有多毒?
据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吴红卫教授介绍,一般胶囊的型号由大到小分别有00、0、1、2、3、4号,重量在125毫克~39毫克之间,00号胶囊最大,4号最小,都较少用。所以,除去头尾比较少用的两个型号,一般常用几个型号的空心胶囊的重量在10~20个/克。央视曝光的通化颐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炎立消胶囊(产品批号:110601) ,药用胶囊铬含量为181.54毫克/公斤,是铬超标量最高的一款。若将上述相关数据套用到常用的不同型号的胶囊中来计算,每一个胶囊的铬含量大约在9~18微克左右。在此基础上,只要了解不同的人每天吃了几颗这类的“毒胶囊”,乘以颗数就可以得到大致的铬摄入量。比如:如果炎立消胶囊常用量是一次2~3粒,一日3~4次,即6~12粒/日,患者按常用量服这批药,对铬的摄入量可能在54~216微克/日之间。
即使“没多少毒”
也不能容忍
而据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晓光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里,推荐每天铬摄入量为儿童0.01毫克(10微克)、成年人0.05毫克(50微克),同时还制定了安全最大可耐受剂量,即儿童每人每天0.2毫克(200微克)、成年人0.5毫克(500微克)。
“毫克与微克之间是千进制。也许有人会说,这么一算,已曝光的‘毒胶囊’危害还在人体可耐受的剂量之内。但问题不能这么看,不然会造成严重的误导!”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邹宇华教授认为,从公众健康的角度来看,只要是违反国家规定的标准生产出来的药,即使没有立马对人体造成损害,但其潜在的、长期的危害和风险却不容忽视。
“这类药的存在,是对公众健康的严重不负责。国家制定的药品标准是企业规范操作、正常生产所能做得到的。如果企业丧失法律意识,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自律,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邹宇华如是说。
特别提醒:
整理药箱 清理问题胶囊
网上还流行着一些贴士,称可从脆性、颜色、封口来辨别“毒胶囊”,对此,专家认为不太可能。
“重金属超标光从胶囊的外观上看不出来的。”丘振文分析称,胶囊的脆性除了跟用料有关,也可能是放久风化程度相对增高了,或是里面的药粉吸湿性比较强,都可致胶囊变脆;而胶囊的颜色是用染色剂加工上去了,一般都较难发现是否存在异常;至于封口的松紧,不但跟胶囊的材料有关,还涉及到加工工艺的问题。
不过,这次公布的铬超标胶囊中不少都是常用药,而很多家庭都有小药箱,专家建议,市民应借此机会整理一下很久没打理的药箱,把上了榜的问题胶囊处理掉。此外一些储存不当的药已经失效了、裸露在外或是过期了,都应趁机清理掉,换一些包装完好日期较新的常见药备用。
服药不良反应及时反馈
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他们暂时未收治任何反映服了“毒胶囊”出现不适的患者。
“毒胶囊一般不会被短时间大量吞服,而是一种长期服药所引起的慢性中毒,所以很难出现急性发作症状,急诊科没人因此来就医是很正常的,除非有人一次性吞了一大把药下肚。”王彤解释说。但他提醒说,不仅仅是毒胶囊的问题,任何时候,患者如果服药后感觉自身有不适的“苗头”出现,都应携带剩余药物到医院就诊。
常服胶囊 出现可疑症状早排查
邹宇华提醒,曾经长期或大量服用过问题胶囊的人,特别是儿童,到底摄入的铬含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会否存在慢性中毒的风险,都不能随便臆测。“最保险的做法是到有关医院做检查,特别是出现可疑症状者更应尽早排查。”邹宇华还提醒称,无论是在医院还是药店,用药购药时尽量保管好小票,万一有疑问,可有助于追踪。(文/记者翁淑贤、涂端玉 通讯员庄文斌、方宁、吴亮军、王海芳、张秋霞 图/CFP供图)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