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称亚洲75%男性都早泄
- 报道称亚洲75%男性都早泄 ...
- 性器官衰老五个标志
- 影响性欲的几大因素
- 标准性爱应该做多久
- 慢性前列腺炎能治愈吗?
- 男女亲热12大功效
- 看看你的“种子”优秀吗?(zh...
- 男人们的精子怎么都不行了?(z...
- 慢性前列腺炎的5大治疗误区
- 早泄的治疗方法
- 性生活多久过一次最健康
- 有关男人的包皮问题
- 中成药如何合理使用?
- 男人常见哪些性观念误区?
- 六大惯有性健康误区或致不育(z...
- 性爱问题可判断身体是否健康?
- 男性早泄治疗三大误区
- 研究称男性裸睡有助提高性欲
- 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5类药以免引...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一般治疗原则是什...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
- 前列腺液是如何获得的?取前列腺...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一般诊断程序都包...
- 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往病史应该...
- 前列腺溢液是怎么回事?如何引起...
- 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 感染前列腺的病原体有哪些?
- 前列腺炎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理?
- 慢性前列腺炎与性传播疾病有关吗...
- 中医药如何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
- 慢性前列腺炎是疑难杂症吗?如何...
- 慢性前列腺炎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 前列腺痛是怎么回事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西医结合诊...
-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哪些情况...
- 早泄患者自我训练方法
- 老年人出现尿失禁怎么办?
- 老人“在一起”,有益身与心
- 保列治联合前列通窍颗粒治疗良性...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 如何治疗慢性淋病
- 泌尿系结石患者应如何进行自我保...
- 关心老年男性健康,关注前列腺增...
- 如何判断自己患了慢性前列腺炎
- 慢性前列腺炎能治愈吗
- 从肝脾肾论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 作者:张春和|发布时间:2008-11-02|浏览量:3268次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包括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临床以壮年男性发病为多,约占泌尿外科男性病例的1/3左右,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本病病程缠绵,且复发率高。西医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所占比例不到10%,同时由于前列腺的特殊位置及解剖关系,多数药物难以发挥作用,大量实践证明,中医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笔者认为肝脾肾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表明,从肝脾肾着手论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介绍如下:云南省中医医院泌尿男科张春和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 疾病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协编教材《中医外科学》[2]中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①按症状分为两类:一为下尿路刺激症状,二为炎性反应或反射性疼痛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及肛门周围坠胀、疼痛。②前列腺触诊。质地:腺体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炎性结节,或质地较韧;可有局限性压痛。大小:可增大、正常或缩小。③前列腺液(EPS)镜检:WBC≥10 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④精液检查:若前列腺液不能取得时,可取精液检查。但应以瑞一姬染色镜检为准,白细胞计数>1×106/ml为常。⑤EPS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结合有尿路感染史、反复细菌培养为同一致病菌者,可诊断为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培养阴性者诊断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其中符合①~③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第④⑤项需要时选做。
1.1.2 证候诊断分型:参照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用)》(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而制定。
(1)湿热内蕴型
主证:尿频,尿急,尿痛。
次症:尿道灼热;尿道白浊,尿后滴沥;阴囊潮湿。
舌脉: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2)气滞血瘀型
主症: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及肛门周围坠胀;或以上部位疼痛。 次症:尿后滴沥,尿刺痛。
舌脉:舌质黯或有窟点痰斑、脉弦或涩。
(3)脾虚气陷型
主证:尿终末滴白,尿意不尽,尿后余沥,劳累后加重;会阴部隐痛,有下坠感。
次症:纳少便溏,阴囊常潮湿;小便清长或频数;神疲乏力,面色无华。
舌脉: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弱。
(4)肾虚精亏型
主证:腰腿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午后低热,颧红;畏寒肢冷。
次症:性欲低下,阳萎,早泄,血精;大便干结,小便黄;或小便清长,大便糖稀。
舌脉:舌红苔少;舌淡胖有齿痕,脉细数;或舌谈苔薄白,脉沉弱。
以上诸证具备主症1项及次症2项或主症2项及次症1项者,结合舌脉即辨证成立。
1.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年龄在18~50岁之间明确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②符合慢性前列腺炎的西医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④了解本研究并同意参加治疗的门诊患者。
1.1.4 排除病例标准
①对本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无法合作者,如精神病患者;②患慢性前列腺炎,有下列病史或疾病的患者:生殖器官的解剖异常,内分泌因素,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炎,医源性损伤;③急性前列腺炎;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⑤年龄在上述范围之外者。
1.1.5剔除病例标准
①纳入后发现伴有排除标准疾病者;②最终诊断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③未按规定疗程服药者。
1.2 临床资料
1.2.1 病例来源:
所有病例均来自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病例收集时间为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
1.2.2 一般资料:
共观察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年龄18岁~30岁者21例,31岁~40岁者15例,41岁~50岁者6例;病程半年~1年者9例,1年~2年者15例,2年~3年者12例,>3年以上者6例。对照组年龄18岁~30岁者l5例,31岁~40岁者12例,41岁~50岁者9例;病程半年~1年者5例,1年~2年者13例,2年~3年者12例, >3年以上者6例。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把握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①湿热内蕴型 治则: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方药:自拟前列腺1号方:薏苡仁30g,茯苓30g,泽泻20g,王不留行15g,牛膝15g,蒲公英30g,红藤20g。虎杖15g,橘核20g,石苇15g,菟丝子20g,灯心草6g。热甚者加淡竹叶10g,黄芩10g;湿甚者加:冬葵子20g,细辛3g;湿毒甚者加连翘10g,土茯苓30g。
②气滞血瘀型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导滞。方药:四逆散加减:柴胡15g,枳壳15g,甘草10g,白芍40g,白芷30g,菟丝子20g,桃仁15g,红花15g,赤勺15g,水蛭6g,橘核20g,皂角刺15g,泽兰15g,偏气滞者加川楝子10g,厚朴10g;偏血瘀者加三棱15g,莪术15g。
③脾虚气陷型 治则:健脾益气,渗湿化浊。方药:补中益气汤合萆解分清饮加减:黄芪30g,白术20g,陈皮10g,太子参15g,柴胡10g,当归10g,萆解15g,石菖蒲10g,乌药20g,益智仁15g。胃阴虚者加炒麦芽30g,石斛10g,玄参10g。
④肾虚精亏型 治则:补肾固精,滋阴温阳。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15g,泽泻15g,茯苓20g,山茱萸15g,淮山药30g,丹皮10g, 偏阴虚加知母10g黄柏10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偏肾阳虚加杜仲20g,续断15g,乌药30g,益智仁20g,菟丝子20g。
每日l剂,水煎服,每次150毫升,每日3次,服药期间忌饮酒和辛辣之品。
1.3.2对照组:口服前列解毒胶囊,每次4粒,每天2次;加替沙星胶囊,每次400mg,每日1次。
两组均服药四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1.4疗效观察
1.4.1 观察指标
①症状指标:按NIH?CPSI标准对疼痛症状、排尿症状及临床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分。②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前列腺液常规检查(EPS),观察前列腺液的WBC和卵磷脂小体数量的变化,并进行量化评分,见表1。③体征指标:对前列腺指检体征进行评分,见表2。④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各查1次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
表1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分级计分标准
|
正常(0分) |
轻度(1分) |
中度(2分) |
重度(3分) |
前列腺液常规 |
WBC<10/HPf且卵磷脂小体正常 |
WBC>10/HPf或卵 磷脂小体轻度减少 |
WBC>20/HPf或卵 磷脂小体中度减少 |
WBC>30/HPf或脓细胞堆 或卵磷脂小体重度减少 |
表2 体征分级计分标准
项目 |
正常(0分) |
轻度(1分) |
中度(2分) |
重度(3分) |
前列腺压痛 |
无 |
轻微 |
较明显 |
明显或难忍 |
前列腺质地 或结节 |
质地软、均匀 且未及结节 |
质地软硬不匀或 两侧大小不等 |
质地中等或有 凹凸不平感 |
质地韧或硬, 有明显结节 |
1.4.2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95%,前列腺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95%,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有明显改善。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计数较治疗前减少30%~60%;无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或无变化,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无改善,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计数较治疗前减少<30%或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如下表,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组别 |
N |
痊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
42 |
11 |
25 |
6 |
85.71% |
对照组 |
36 |
8 |
14 |
15 |
61.11% |
注:统计方法,?2检验,两组比较?2=10.12,P<0.05
2.2 NIH-CPSI评分观察:两组NIH-CPSI治疗前后比较如下表显示,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但治疗组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组别 Groups |
疼痛(pain) |
排尿情况(urination) |
生活质量(QO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治疗组 |
12.46±3.20 |
2.52±2.01*△ |
6.21±1.89 |
1.48±1.18*△ |
8.53±1.78 |
1.39±1.23*△ |
对照组 |
12.27±2.96 |
6.53±2.17* |
6.30±1.93 |
2.92±1.55* |
8.49±1.69 |
3.13±1.76* |
注:统计方法,t检验:*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下同。
2.3 EPS量化观察:两组EPS量化评分改善情况比较表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能均减少EPS中WBC数目,增加卵磷脂小体数目,治疗组其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组别 Groups |
N |
WBC计数(WBC count) |
卵磷脂小体计数(lecithin body)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治疗组 |
42 |
1.39±1.12 |
0.61±0.58*△ |
1.68±1.14 |
0.65±0.62*△ |
对照组 |
36 |
1.42±1.05 |
0.96±0.72* |
1.57±1.10 |
1.03±0.77* |
2.4 前列腺指检体征观察:两组前列腺指检体征情况比较表如下,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前列腺指检压痛及质地状况,治疗组其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组别 Groups |
N |
压痛(press pain) |
质地(texture)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治疗组 |
42 |
1.44±1.14 |
0.63±0.58*△ |
1.69±1.12 |
0.63±0.60*△ |
对照组 |
36 |
1.38±1.06 |
0.98±0.73* |
1.74±1.15 |
1.01±0.75* |
2.5 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无明显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血压不稳定情况,治疗后患者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显示中药治疗比较安全。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会阴、耻骨、睾丸及尿道等局部症状,排尿症状,生殖功能和性功能改变,神经系统和精神症状等为主要表现。中医无“前列腺”的解剖名词,就其属性和位置相当于中医“精室”的概念,本病归属于中医的“淋病”、“精浊、“白淫”、“血精”等范畴。吾师认为其病位虽在下焦,但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肝主筋,而前阴为宗筋之所聚,是足厥阴肝经循行所经之处。《灵柩?经脉》篇说:“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少腹。”肝气不舒,势必循经而发。此病患者平素多有急躁、易怒或郁怒、焦虑、思想压力重等特点,常导致肝气不舒,气机不畅[3],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如头晕、头昏、心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另一方面气滞则湿停,气不化水则更加助湿生热,再加上外感湿邪入,或过食肥甘厚腻、醇酒炙博、辛辣之物,酿生湿热,困阻脾胃,或忧思伤脾,致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易侵及下焦,水湿不循其常道而流注精室,或久病脾气下陷,脾不能升清降浊,则精微下注,发为本病。表现为尿频 尿急、尿痛、尿灼热、尿道口滴白、会阴部重坠不适。本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或湿阻血瘀,或情志不调、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虚血瘀,总之气不行血更使脉络阻滞而为瘀。出现腰骶部、会阴、小腹、阴茎、睾丸等部位疼痛不适。最后慢性前列腺炎与肾紧密相连,肾藏精,主生殖之精,司精和尿之排泄。若性生活过度,手淫过频,或久病劳累以致肾精耗损,或败精停滞精室,使肾气虚衰,肾精竭,封藏不利,则肾精自下。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 《素问?痿论篇》又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 说明了欲念频繁,导致肾精下泄,肾虚则不能固精,再加上肝主疏泄的失调作用,则临床常表现腰腿酸软,头晕耳鸣,面色黧黑。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阳萎,早泄,遗精,失眠多梦,血精,尿出白浊,小便淋漓不尽等症。
从上述可以看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与肝脾肾的关系极为密切,但这三脏在其发病过程中又不是孤立的,各脏腑在病程上又是相互影响的。本病初起常是以湿热下注,迁延日久,可伤及脾胃,脾气虚则湿愈难化,气血不足,后天失养,损及肝肾,肝失疏泄,肾气不固,则精易下泄。就如《临证指南医案》所指:“精浊者,盖因损伤肝、肾而致,有精瘀、精滑之分。”反之肝郁气滞,又易犯脾,脾虚则运湿无力,则湿邪下注,因湿邪其性重浊、粘滞,故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另一方面由于肝肾同源,肝病日久,子盗母气,从而下耗肾阴,肝肾阴虚,相火妄动,肾虚则关门不利,精浊自下。本病反复发作导致肾精亏虚,水不涵木,肝血不足,则肝失疏泄,气机阻滞于下焦;脾土失于肾阳的温煦,运化水湿无力,则水湿内停,下注精室。同时,因本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或湿阻血瘀,或情志不调、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虚血瘀。故瘀血既是本病发病后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疾病进一步发展的致病原因,贯穿于本病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纵观整个病程。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肝肾不足,肝脾不调以致正气内虚为本,气滞血瘀,湿热内蕴,毒邪侵袭,留滞精室为标,因此虚实夹杂是其病机基本特点。故辨证时需先辨别虚实,再辨脏腑及病性,治疗既注重疏肝补肾,健脾益气,又要清热利湿解毒,行气活血,标本兼治。
此外CP病程较长,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精神心理压力极大,信心不足。因此再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到:①帮助患者重建与疾病做斗争并战而胜之的信心,心理疏导,务使其保持心情舒畅。②避免饮酒或食用大量辛辣,羊肉,狗肉等食物,尤其酗酒,以防加重症状。③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一些患者由于经济或时间原因,常常中断治疗,必须向患者强调连续治疗的重要性,与患者保持联系,改善就诊的顺从性。④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并经常督导,包括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勿长时间骑车或久坐不动等。性生活要节制,以每周l~2次性生活为宜。总之慢性前列腺炎要把药物治疗与心理辅导及生活调摄结合起来,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主编.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8-173
[2]李曰庆主编. 《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一版.2002:292-239
[3]张敏建,郭军.疏肝理气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男科学,2002,8(1):76-78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