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艳红副主任医师
-
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科室:
肿瘤内科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直肠癌诊治...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
-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
- 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用药
- 结直肠癌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
- 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 结直肠癌治疗热点问题的思考
- 结直肠癌新药速递
- 伊立替康的使用
-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癌症中心专家来...
- “化疗无应答的中国结直肠癌患者...
- 化疗期间复发的病人有着什么样不...
- 氟尿嘧啶上调CD133阳性结肠...
- 5氟尿嘧啶上调干细胞标记物CD...
- XELOX方案与mFOLFOX...
- 直肠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 化疗什么时候该停
- 肠癌“早袭”中年人,积极治疗早...
- 个体化和标准化的路上何去何从
- 对付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之良方
- 情绪的影响
- 肿瘤干细胞的理论基础
- 中山六院化疗科简介
- 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化疗专家来访
- 寻找敏感性的密码
- 作者:邓艳红|发布时间:2010-08-03|浏览量:251次
作为肿瘤内科的医生,所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事实上与患者及其家属是一样的,那就是看到化疗徒增加患者的痛苦却不能带去一丝的受益,然而,当前的冰山一角的科学尚无法告知我们某个病人会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唯有尝试一下才知道,寻找敏感性的密码是我们这个专业永恒的主题。。。存在肿瘤干细胞解释了一部分从敏感到复发,或者从敏感到耐药的患者,却对于初发不敏感难治的患者不能很好的解释,个体化个体化,结直肠癌传统化疗的有效率已经接近50%,获得稳定的患者在20%,剩下的30%几乎就属于前面描述的那种类型,首先的目标通过分子生物学的进步筛查出这30%的患者,是我们当前最关心的研究。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