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光福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科室:
感染科
- 高汤面条做法,失代偿期肝硬化病...
- 点评 ********
- 肝硬化腹水病人的食疗方??花椒...
- 肝硬化病人决不能擅自停服抗病毒...
- 警惕肝硬化的不幸结局
- 怎么确保能挂到徐主任的号
- 治病与养身
- 点评 复方鳖甲软肝片
- 节日期间注意事项
- 肝硬化腹水病人的食疗方??花椒...
- 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营养如何调...
- 肝硬化治疗中注意什么?
- 群号重新开放,只能我看过的病人...
- 转氨酶久治却居高不下原因何在?
- 黄疸高,治疗后降了.后来有上升...
- 怎样发贴询问专家?
- 我该咋么治疗?
- 肝病病人吃什么 注意什么 心态...
- 大三阳四年没有症状,怎么回事?
- 大三阳四年 没有症状
- 大三阳对我这种用干扰素还是核苷...
- 请问我是早期肝硬化么?
- 肝纤维化完全治愈有几成?
- 贺普丁能与其他中药同时服用呢?
-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
- 乙肝的治疗问题
- 自身免疫性肝炎怎样确诊?
- 乙肝携带能转阴吗?
- 转氨酶突然升高如何用药?
- 我的乙肝大三阳需要治疗吗?
- 肝腹水能否通过中药或者中成药医...
- 代偿期肝硬化想去找您可以吗?
-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怎么办?
- 为什么转氨酶持高不下?
- 乙型肝炎何时治疗比较好?
- 肝硬化中医怎么治疗?
- 肝炎病人有“三难”
- 肝硬化患者“小黄疸”的中医调理
- 作者:徐光福|发布时间:2008-11-09|浏览量:4037次
版权所有,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必然遭到诉讼。
徐光福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感染疾病科,100700
作者简介:徐光福,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肝病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善于处理各种疑难肝病,中药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北京东直门医院感染科徐光福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经过多年治疗效果不好,不仅肝损伤持续存在,病情持续进展,而且激发了肝纤维化进展的“瀑布”效应,纤维组织持续增生,代替了坏死的肝细胞所致。这是大自然赋予身体的抗损伤机能,就好比手指的伤口,最后要长疤一样,虽然是愈合了,但是却失去了部分功能。若这种损伤持续存在,反复发生,这个“疤”必然长的既大又厚。肝细胞数量的逐步减少,最后会导致不能承担人体的代谢任务,导致出现黄疸、疲劳、脸色发黑、肝功能异常等,甚至肝昏迷、上消化道大出血、腹水并发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危及生命。一般组织学确诊的肝硬化有5年左右的代偿期,之后会有各种不得不看病的症状和体征,再能坚持5年左右。由于我国是中医的故乡,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中医疗法,导致这种一般规律被打破,许多被判“死刑”的人,经过中医治疗后奇迹般地生活了几十年也并稀奇!
现代社会人们一定要问某种事物发生的机理是什么才肯接受或使用,但由于中医理论深奥难懂,所谓“博大精深”,使得许多人难以在短时间内搞清楚。然而“有病乱求医”的习惯并不能妨碍人们看中医,事实是许多人在疾病过程的早期就反复看过许多中医,而效果欠佳。也就是说,业内在辩证论治、辩体质论治方面、在中药的肝毒性掌握方面,并非无懈可击,何况中医治疗肝硬化的理论进展和实验科学的进展并非一定掌握的很好。中医和西医不一样,西医是“麦当劳”,只要掌握住原料和工艺,全世界的“麦当劳”是一样的质量和味道,而中医是“中餐馆”,这厨师可能是做满汉全席的主儿,也可能连普通的“拉面”也拉不好,连基本的“刀功” 也不到位,兴许经常切自己的手指头也不一定。但这不能证明,中医就不是科学,就没有规律可循。
中医看来,肝硬化时期的黄疸稍微高些,又不是特别高,或其他指标比如转胺酶、转肽酶等都正常,多半是湿热、肝郁、血瘀等为主,具体到每一个病人其实是不一样的,处理起来具体用药差别较大,病友们不要希望在报纸公布一个“秘方”就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不科学的。笔者临床经验提示各位病友“不需要调理”的肝硬化患者不存在,也就是说,或多或少肝硬化患者都必须看病,按照”辩证论治、辩体质论治、个体化调理“的原则处理,肯定比不处理强多了。举例来说,最近某市传染病院住院患者某先生,诊断为“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腹水并感染”,已经使用抗病毒药恩替卡维和各种中西药物,效果不佳。经过我治疗3月后,采取逐步减少用药、最后使用302医院汪承柏教授学术思想,重用中药“赤芍”,病人逐步好转,凝血酶元活动度由20%逐步上升到60%,黄疸指数由80-120umol/L下降到30umol/L左右,其他指标也在恢复中,说明“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的重要性!当然一般的病情稳定的肝硬化患者的小黄疸,一般用不着赤芍,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一些不太厉害的药诸如山栀、茵陈、黄芩等配合其他针对体质的药物,组成处方,无不效者。又例:孟加拉国某先生,属于先天性dubin-johnson综合征,在英国皇家玛丽医院诊断,并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未能见效。他的黄疸也不甚高,达到40umol/L左右,肉眼刚能看出。来我处后予以中成药“茵栀黄口服液”,及一个中药方子,吃三月,检察居然基本正常了,也敢去太阳光底下踢足球了。据同来的朋友讲,其母在家提起中医,敬重之情宛若对待天神一般,就因为中医解决了她爱子的毛病。又例:丙肝患者某女士,肝脏显示“弥漫性病变”,估计肝纤维化在4级,炎症活动度起码3级,采用完全的中药治疗2月,不仅肝功能全部正常,纤维化也消失的无踪无影,现在因为胃口不好在调理肠胃,继续治疗,并养育肝阴。由以上实例来看,肝硬化小黄疸并不是一般大夫说的“没事,不用处理”,而是一个必须要处理,要积极治疗,但应该合并在使肝纤维化逆转和肝硬化好转的目标中,顺便就处理了。因为小黄疸、甚至病毒都不会马上危及患者生命,但肝硬化却时时刻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必须立即妥当处理的,这其中看似并无定法,实则十分讲究,具体患者当面看过为好。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