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新的挂号途径,方便,快...
- 过敏性休克病例招募:提供部分免...
- 儿童过敏性鼻炎:怎样预防和治疗
- 怎样减轻过敏性鼻炎症状或康复
- 季节性花粉过敏
- 怎样照顾哮喘的儿童?
- 哪些孩子更容易得哮喘?
- 脱敏治疗是否有激素?吸入药物是...
- 随笔(二)
- 随笔(一)
- 患者告诉我这些……
- 哮喘,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怎...
- 关于脱敏治疗 过敏体质 甲流疫...
- 过敏不是“变态” 是“常态”
- 秋季鼻炎
- 过敏原检测有点乱(生命时报 0...
- 脱敏期间是否能怀孕生育?
- 在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如何高效愉...
- 写给一个让我心痛的女孩
- 怎样才能皮肤好
- 婴儿卫浴品或致癌?
- 闻热汽治鼻炎?
- 就诊小贴士
- 看病的时候应注意的细节
- 过敏性鼻炎怎么办?
- 小儿支气管哮喘如何根治此病?
- 过敏性鼻炎医院检查之前要注意些...
- 荨麻疹疹能进行脱敏治疗吗?
- 谁是她六年之痛的始作俑者:协和...
- 随笔(三)
- 作者:文利平|发布时间:2010-05-07|浏览量:9437次
医生也会生病,终有一天会成为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属。这时候的惶然和无助,是否会和常人无异?
最近,家人因病住院治疗。作为儿女,虽在医院工作多年,对各种执行手续和操作程序倒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很熟悉,只是,第一次从开立医嘱、签署“知情同意”的医生,变成了“被”执行医嘱或者“被”签署知情同意的病人家属,那一刻,心态一下子就从一个医生的“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满满,转变为作为病人家属的患得患失,有些无助。真是所谓“关心则乱”。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文利平
已经是深夜了。
每天深夜,在整个世界都酣然入睡的时候,在孩子们最需要母亲温柔爱抚、父亲温情拥抱的时候,在年迈的父母也需要家人照料的时候,无数值夜班的医生和护士离开温暖的被窝,离开亲爱的家人,听着声声入耳的监护仪“滴滴”声和患者的痛苦呻吟;抄抄写写中完成各种枯燥的文字工作、还要看文献,努力去了解疾病的真相,试图破解各种病症背后的可能原因,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几乎整夜无眠,为患病的陌生的人们匆匆忙碌。每值一个夜班,就会熬出一张萎黄的“协和脸”,好几天都不能回复到青春的粉嫩……
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并不仅仅是为了这一份薪水,而是为了少年时代起一直抱有的治病救人的梦想和信念,所以,他们执着,他们不轻言放弃。
家人住院期间,看到医护人员值夜班的辛苦,看到他们尽管辛苦劳累,仍然温柔而执着地坚守,真是感慨万千!
在这里,深深感谢所有默默地守望健康的同行!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同时也真心希望:“医改”能够真正地尊重医生的脑力劳动,不要再把医生当廉价劳动力。当一个人,被逼得被迫放弃自己的信仰了,没有什么办法去反抗,被逼得无路可走,他就会走其他的路。
毕竟,谋生的手段多得很,相当于医生收入的职业很多,各行各业也都有各自的烦恼。但是,很多其他职业生涯中,不用每天面对这么多的明刀暗箭的风险,不用这样每天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医学泰斗张孝骞教授对临床工作特点的总结),不用每天都“戒”“慎”“恐”“惧”(张孝骞教授认为临床工作者所应当具有的工作态度)吧?
求学时代,哪个医学生不是精英?哪个好医生不是历经千万次考试、经过千锤百炼才修炼成今日的不坏之身?
何况,医生,作为有着更多悲天悯人情怀的人,应该是最应该抑郁的一群吧?因为,他们进行的战斗,是注定会打不赢的战斗,因为“生老病死”是谁都无法逃避的“宿命”。能够暂时脱离这些,不去想这些烦恼,不用听到别人述说痛苦,哪怕收入少些,但耳根清净,回家能了无牵挂地睡个安稳觉,不亦乐乎?
人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非常公平。除非你是《西游记》里面的如来佛、观音菩萨或者九头怪等等,呵呵。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疾而终的福气,也许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拥有,大多数人生命中注定会有段时间要和疾病和医药打交道。当你拥有健康的时候,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当你一个不小心,或者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的某个时刻,突然间就失去了健康,你可能就失去了一切。所以,生命的是无上的,健康是无价的;所以,为生命和健康的服务,是非常特殊的服务,它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剃头匠提供的服务。
只有当医生成为人人仰慕,人人尊重的职业,不是被“职业医闹”算计甚至人身攻击的职业;不是被“号贩子”利用和剥削,非法谋取暴利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国家在医改方面,才真正地成功了,我们的国家,从社会文明层面上,才能说是真正地进步了。
我工作以来,已经看着医院里很多非常优秀的医生流失了,很多人出国了,也有人到外企药厂或器械公司做了“产品代表”“药物代表”“医学部专家”。据报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平均学历的“**药物代表”“**器械先生”。不知道国人是应该引以为豪呢,还是应该扼腕叹息呢?静下来,您想一想,等到好不容易磨砺培养到能独当一面的好医生都流失殆尽了,那个时候,谁来给您看病呢?
我国弃医从政从文的例子很多,比如鲁迅先生,比如孙中山先生。他们感到当医生改变不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和弊端,负担着拯救社会的历史使命,所以“不为良医,当为良相”,所以提出三民主义,所以发出“呐喊”。他们是出于拯救国家危亡,唤醒国人的麻木灵魂才放弃了医生这个职业。可现在呢……?
只是,希望将来我们的孩子们中间,最优秀、最聪明的那一群,还有人愿意真正踏踏实实当医生。因为,即使作为医生,我们也有老去离开的那天,需要新生代医生接班;因为,即使作为医生,我们也会生病,也会需要医生护士的照顾……
您,聪明的,能给我个答案么……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