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岁半“判死”女孩得救了
- 作者:郭俭|发布时间:2013-06-27|浏览量:1764次
www.brain401.com
半岛都市报 [2007年11月24日]
青岛401医院神经外科郭俭
临沂小a患先天性脊椎裂 在青经两次手术已能下地走路
“这下好了,心口大石头落地了。回去我们就给孩子报户口!”因患有先天性脊椎裂,临沂1岁半的女孩小a生下来就有人劝她父母把她扔了,但一家人并没有放弃这个不幸的孩子。家人辗转求医后,今年10月将小a带到了401医院。经过两次手术,小a最终得到了救治。11月23日下午,记者在401医院北院区见到了已经能下地走路的小a。
刚出生就被“判死”
“孩子一生下来,医生就说她患有先天性脊椎裂,活不长。”去年3月18日,家住临沂郯城县沙墩镇华埠五村的李桂玲在一所县医院生下了女儿小a,初为人母的喜悦和幸福还没来得及享受她便立即陷入悲伤和绝望中。“没有出生证明,连孩子的出生时辰和体重都不知道,我们就在第三天被通知出院”。李桂玲说:“在医院时,病房里的人都说这孩子先天畸形,劝我把她扔了,可是她毕竟是一个生命啊,就是活不长死在我的怀里,我们也不能把她扔了!”提起往事,李桂玲现在还是不停落泪。
出院后第二天,李桂玲一家就四处为女儿求医,但得到的答复都让他们的希望成了泡影。“在村里抱着孩子出去玩,人家都觉得我的孩子快死了,见到我们就散开,都躲着我们”。李桂玲说,眼看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就是再苦再难也要想法让孩子活下去。
小a刚出生时屁股上有一个疱,薄得跟鸡蛋皮似的,医生说疱要是破了孩子也就完了。于是直到现在,孩子从没躺着睡过觉。
病情让医生都惊讶
今年8月,小a的父母来到青岛,想在此边赚钱边给小a治病。爸爸凑巧在401医院北院区找到份清洁工的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10月底,小a的奶奶抱着孩子带着东借西凑的15000元钱赶到了青岛。“从第五腰椎以下一直到尾椎六个阶段的后弓都没有,这样大跨度的脊椎裂还是头一次见。”401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郭俭检查完小a的病情后感到很惊讶。他说,孩子由于年龄小手术前是大小便失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以后双腿也将不能走路,导致瘫痪。郭主任解释说,正常人的脊髓会随着年龄和个头的增长而往上升,而小a由于脊椎裂没有完整的脊椎管保护脊髓,脊髓脊膜会膨出。
两次手术女孩得救
10月28日上午10时,刚刚1岁半的小a被推进了手术室。医生打开硬脊膜后发现,原来小a脊椎里根本就没有马尾神经(马尾神经主要控制大小便),脊髓末端已经呈索条状改变与硬脊膜牢固粘连。经过6个小时手术,医生将小a下端的脊髓还纳到脊椎的上部。
11月8日,在拆线时医生发现缝合的针孔部位有水珠(脑脊液)外渗。当天下午2时,小a被再次推进手术室。“第二次手术后,女儿的大便基本能控制住了。”李桂玲说,11月20日术后拆线,小a的伤口已经长得差不多了。郭主任还告诉记者,小a以后行走将无异于常人,家人如果能有意培养她小便习惯的话,控制小便也有望成为现实。文/本报记者 郝春梅 图/本报记者 徐燕华
■采访手记
起名小a就是希望她能冒尖
在医院,医生说小a是个小明星病人,因为长得非常可爱,还有个很酷的名字:小a。咋起了这么个名?小a的奶奶刘爱菊说:“因为扑克里的a最大,给她起这个名,就是盼着她健康长大、成为那个冒尖的a!”
希望小a不仅能冒尖也能健康成长,因为和近来本报报道的几名悲惨死去的弃婴相比,她是幸运的。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也不能选择,但是,他们的父母可以。记者采访的这个家庭,有着他们自己的韧性:虽然很苦、很穷,又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是,他们一直坚持着。小a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她有一直守在她身边的父母亲人,因为家人的坚持,小a有了明天;也因为自己的坚持,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之家也有了自己的希望。11月23日,小a的妈妈和奶奶硬要给郭主任送锦旗,他们说是医院里的大夫救了他们一家人。本报记者 郝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