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师介绍
- Diabetic Foot I...
- 官商一体
- 医生职业厌倦的研究论文
- 帐户
- 发改委,是最大的政策性医闹
- 黑发药酒制作要领
- 关于歇后语
- 业主的健康权
- 5毛钱之医患关系
- 大学毕业生就业后 医学类毕业生...
- 新地址发布
- 开放与开方
- 中药膏方配制
- New Guidelines ...
- 腰痛的悬吊牵引
- 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药物----...
- 防痱子的重要一招
- 高原病与红景天
- 西安交大六教授举报博导造假遭校...
- 专家门诊、普通门诊时间调整的说...
- 逆传心包的梯级解法(2010-...
- 子排山药菌菇汤
- 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200...
- 关注糖尿病的发病率升高
- 舒肝健脾温肾固元散
- 张茂华诊治糖尿病经验
- 做好防范医托的工作
- 真空采血配套用针对老年患者胸腔...
- 糖尿病诊治中的风险
- 减低代谢综合征之气虚证组血管残...
- 减低代谢综合征气虚证血管病变残...
- 专题论著及科研成果
- 学习及工作简历
- 为高考冲刺支招
- Low-density Lip...
- D&D, 糖尿病与抑郁症的致命...
- 高血压中医治疗中的运气四法
- Gestational Imp...
- 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比较研究
- 新寓言: 医院不归卫生局、卫生厅,以后并入南北少林
- 作者:张茂华|发布时间:2013-06-20|浏览量:504次
1. 在浙江省,没有实行药物零差价的医疗机构/医院,普通门诊的挂号费是1.5元,是由省级政府的物价部门确定,且15年未做过调整;2.卫生局或医院,没有定价权,由物价部门说了算,但又是15年不算,不进行挂号费的成本核算;3.在浙江,当你挂号后,你手上的挂号收据,可能是全世界价格最低的健康服务合同,你在享受便宜的时候,政府把你的健康权力保障的成本,也调整到最低限度,有空的时候,你可以申请一个吉尼斯记录;请把挂号收据保存好,因为有人用1.5元翻本;4.在医院奖金分配方案中,1.5元的挂号费中,医院会把0.5元给医生提成, 0.5元是5毛,大家都清楚,当一个医生、一个病人,用5毛钱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演绎的人道、科学相关的故事,有多少人会说给物价局的官员听;听了又有何用?悲剧在上演;5.记住前面的4条,当用5毛钱讲"人道" 的时候,提醒各位:送子女去学医、学护理的时候,要三思;医院赔钱的时候,医生、护士会摊上一部分,即为政府的 "摆平术",做一点小贡献;6.公立医院赔的钱,流失的是国有资产,因为赔偿的行情越来越高,所以愿意学医的也越来越少,愿意当医生的越来越少,诸位面对的将来,会看病的医生也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她们拿不出东西来赔,医院不归卫生局、卫生厅,以后并入南北少林。台州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张茂华
人民日报:人死医院赔不能成惯例
2013年04月26日
●见死不救是道德问题,但能否救活是科学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既要维护患方的利益,也要维护医方的利益,而不应牺牲公平正义原则
最近,上海发生一起特殊的医患纠纷:首例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不幸病逝,其家属以“医院采取的救治措施不当”为由,向医院索赔107万元,医院最终给予人道主义补助13万元。
从患方的角度看,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感冒发烧到医院就诊,很快就呼吸衰竭,撒手人寰。面对人财两空的结局,家属自然无l法接受。从医方的角度看,h7n9病毒是人类首次发现的新型病毒,在疫情初期,医生根本无法预见,只能按重症肺炎诊治,符合诊疗常规,不存在救治失误。患方提出巨额索赔,没有法律依据。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一个重要导火索就是人死在医院里。有人认为,患者到医院花钱看病,医生必须治好,治不好就要承担责任,给予赔偿。而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通常会倾向于同情患者,即便医院没有任何过错,也要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救助,这似乎已经成为惯例。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见死不救是道德问题,但能否救活则是科学问题。医学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世界,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虽然人类已经能够遨游太空,但对于生命的认识还处于童年阶段。人类已知并命名的疾病有数万种,能够根治的只有区区几种,对于大多数疾病只能缓解症状。苛求医生包治百病,是不符合医学规律的。人体千差万别,病情千变万化,在疾病面前,哪怕再高明的医生,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患者出现医疗意外,原因非常复杂。有的是因为医学技术的局限性,有的是因为病情的特殊性,有的是因为医生的水平不够高,有的是因为医生的责任心不到位。总之,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责任是非,不能简单地做“有罪推定”。根据《侵权责任法》,假如医院存在医疗过错,并给患者造成了伤害,医院必须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不管孰对孰错,人一死就让医院赔,极有可能加剧医患对立,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医学是一门探索性科学,而探索则意味着两种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当“农夫和蛇”的故事屡屡上演后,医生就会趋利避害,采取防御性医疗措施,最大限度保护自我。一种是采取消极的防御性医疗,即面对病情复杂的病人,能做的手术也不做,该冒的风险也不冒,尽量采取保守治疗方案,而不是最优治疗方案。另一种是采取积极的防御性医疗,即面对病情简单的病人,即便能够做出明确诊断,也要开出一大堆检查单、化验单,用最先进的仪器来验证,以防因漏诊而被起诉。因为在医学上不必要的,在法律上却是必要的。如此一来,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患者。
在一个法治社会,患者依法维权,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人一死就闹医院,有理没理都索赔,这就不太正常了。从表面看,让医院赔钱是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但从深层看,这不符合法治精神,属于典型的“摆平术”,既挫伤了医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减少医患冲突。事实上,“摆平术”并非医患和谐的润滑剂,而是一剂麻醉剂,只能暂时缓解疼痛,不能根除病症。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既要维护患方的利益,也要维护医方的利益,而不应牺牲公平正义原则。解决医患冲突,需要法治保障和制度保障并重。对于那些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贫困患者,或者因病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家庭,政府应有合理的制度性安排,通过基本医疗保障、特殊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消除医患冲突的经济根源。
人民日报:人死医院赔不能成惯例
2013年04月26日
●见死不救是道德问题,但能否救活是科学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既要维护患方的利益,也要维护医方的利益,而不应牺牲公平正义原则
最近,上海发生一起特殊的医患纠纷:首例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不幸病逝,其家属以“医院采取的救治措施不当”为由,向医院索赔107万元,医院最终给予人道主义补助13万元。
从患方的角度看,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感冒发烧到医院就诊,很快就呼吸衰竭,撒手人寰。面对人财两空的结局,家属自然无l法接受。从医方的角度看,h7n9病毒是人类首次发现的新型病毒,在疫情初期,医生根本无法预见,只能按重症肺炎诊治,符合诊疗常规,不存在救治失误。患方提出巨额索赔,没有法律依据。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一个重要导火索就是人死在医院里。有人认为,患者到医院花钱看病,医生必须治好,治不好就要承担责任,给予赔偿。而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通常会倾向于同情患者,即便医院没有任何过错,也要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救助,这似乎已经成为惯例。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见死不救是道德问题,但能否救活则是科学问题。医学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世界,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虽然人类已经能够遨游太空,但对于生命的认识还处于童年阶段。人类已知并命名的疾病有数万种,能够根治的只有区区几种,对于大多数疾病只能缓解症状。苛求医生包治百病,是不符合医学规律的。人体千差万别,病情千变万化,在疾病面前,哪怕再高明的医生,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患者出现医疗意外,原因非常复杂。有的是因为医学技术的局限性,有的是因为病情的特殊性,有的是因为医生的水平不够高,有的是因为医生的责任心不到位。总之,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责任是非,不能简单地做“有罪推定”。根据《侵权责任法》,假如医院存在医疗过错,并给患者造成了伤害,医院必须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不管孰对孰错,人一死就让医院赔,极有可能加剧医患对立,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医学是一门探索性科学,而探索则意味着两种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当“农夫和蛇”的故事屡屡上演后,医生就会趋利避害,采取防御性医疗措施,最大限度保护自我。一种是采取消极的防御性医疗,即面对病情复杂的病人,能做的手术也不做,该冒的风险也不冒,尽量采取保守治疗方案,而不是最优治疗方案。另一种是采取积极的防御性医疗,即面对病情简单的病人,即便能够做出明确诊断,也要开出一大堆检查单、化验单,用最先进的仪器来验证,以防因漏诊而被起诉。因为在医学上不必要的,在法律上却是必要的。如此一来,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患者。
在一个法治社会,患者依法维权,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人一死就闹医院,有理没理都索赔,这就不太正常了。从表面看,让医院赔钱是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但从深层看,这不符合法治精神,属于典型的“摆平术”,既挫伤了医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减少医患冲突。事实上,“摆平术”并非医患和谐的润滑剂,而是一剂麻醉剂,只能暂时缓解疼痛,不能根除病症。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既要维护患方的利益,也要维护医方的利益,而不应牺牲公平正义原则。解决医患冲突,需要法治保障和制度保障并重。对于那些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贫困患者,或者因病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家庭,政府应有合理的制度性安排,通过基本医疗保障、特殊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消除医患冲突的经济根源。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