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针灸取穴
- 针灸治疗阳痿
- 11. 心经生死攸关
- 12. 胆经--排解积虑的通道
- 9. 天天敲打胃经和大肠经是预...
- 10. 按摩脾经治大病
- 7. 膀胱经--人体最大的排毒...
- 8. 肾经--生命的瑰宝
- 6. 肝经上的太冲穴--最值得...
- 5. 小肠经--人体健康的晴雨...
- 3. 神秘的三焦经--人体健康...
- 4. 救命的心包经--人体自生...
- 2. 肺经--人体最容易受伤害...
- 1. 人体经络是养生治病的最好...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聋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中医治疗便秘之耳穴疗法
- 呃逆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患肢痉挛
- 肩关节周围炎运动疗法
- 慢性前列腺炎
- 痤疮
- 手足口病
- 肩关节周围炎
- 偏头痛
- 胸椎小关节紊乱
- 针灸减肥
-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00例临...
- 推拿加点穴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炎...
- 推按夹脊穴治疗慢性腰肌劳损16...
- 浅刺法治疗急性面瘫100例临床...
-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按摩疗法
- 作者:李克强|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578次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好发于中青年,病程长而全身状态良好,症状时轻时重,与精神紧张有一定关系。中医认为本病因情志不遂,气结痰凝,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升降失常所致。临床上早期多属气结痰凝,食物咽下梗噎不顺,胃脘及胸中阻隔并感疼痛。重则水谷不入,反流食物,嗳气不舒,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后期多属脾胃虚弱,见脘腹胀满,腹部隐痛,纳食减少,或食人即吐,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等症。吉林市中心医院针灸科李克强
按摩疗法对病程短,无合并症,属痰气交阻型取效快,疗效好;对病程长,伴有慢性脾胃疾病者,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使用按摩手法时,动作宜沉稳有力,点按胸部时应随患者呼吸,呼气时着力。
1.气结痰凝
(1)取坐位,家人用双手拇指、示(食)指、中指三指,对捏提拿两侧肩井穴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再用掌揉法轻揉此穴1分钟。
(2)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擦法擦两侧胁肋部3分钟;再用拇指指端点按璇玑、华盖、紫宫、玉堂、中庭各30下;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下肢丰隆穴1分钟。
(3)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从背部两侧大杼穴向下经肺俞、心俞推至膈俞穴,反复进行5遍。
2.脾胃虚弱
(1)取仰卧位,家人用指擦法从一侧章门、腹哀(上腹部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横擦至对侧章门、腹哀穴,反复进行5分钟;再用拇指指端点按璇玑、华盖、紫宫、玉堂、中庭穴各30下;最后用掌自鸠尾穴向下直推至水分穴,反复进行3分钟。
(2)取仰卧位,家人用示(食)指、中指指腹从阳陵泉沿小腿外侧向下直推至踝部,反复进行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3)取俯卧位,家人用四指并置于肩中俞(背部大椎穴旁开2寸)、肩外俞(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及曲垣穴处,自外上向内下方斜摩至对侧肝俞及魂门穴处,反复进行2分钟;再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