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按摩疗法
-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针灸取穴
- 针灸治疗阳痿
- 11. 心经生死攸关
- 12. 胆经--排解积虑的通道
- 9. 天天敲打胃经和大肠经是预...
- 10. 按摩脾经治大病
- 7. 膀胱经--人体最大的排毒...
- 8. 肾经--生命的瑰宝
- 6. 肝经上的太冲穴--最值得...
- 5. 小肠经--人体健康的晴雨...
- 3. 神秘的三焦经--人体健康...
- 4. 救命的心包经--人体自生...
- 2. 肺经--人体最容易受伤害...
- 1. 人体经络是养生治病的最好...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聋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中医治疗便秘之耳穴疗法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患肢痉挛
- 肩关节周围炎运动疗法
- 慢性前列腺炎
- 痤疮
- 手足口病
- 肩关节周围炎
- 偏头痛
- 胸椎小关节紊乱
- 针灸减肥
-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00例临...
- 推拿加点穴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炎...
- 推按夹脊穴治疗慢性腰肌劳损16...
- 浅刺法治疗急性面瘫100例临床...
- 呃逆
- 作者:李克强|发布时间:2009-01-22|浏览量:1104次
【治疗】
(一)取穴
主穴:中魁。
(二)治法
取中魁一穴,可用针刺,亦可用灸法。刺法:患者平卧,放松衣裤,局部消毒后,用28号0.5~1寸之毫针,分别于左右中魁穴同时垂直进针,针深约0.2毫米,用捻转手法,施强刺激。在进针时,嘱患者自鼻深吸气一口,再作最大限度的憋气动作。运针期间令其连续憋气3~5次即可。一旦呃逆停止,即令患者作腹式深呼吸,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或用电针仪通电30分钟,选断续波,采用患者能耐受的刺激量。灸法:适宜重症呃逆。可在中魁穴上涂少许凡士林,然后置麦粒大小艾炷点燃,连续5~7壮,每日1~2次,若灸瘢有渗液,可涂龙胆紫药水,并用消毒纱布覆盖。
(一)取穴
主穴:鸠尾、天鼎、膻中。
配穴:天突、列缺、足三里、内关。
(二)治法
主穴每次任选1穴,配穴可取1~2穴,配合应用。鸠尾穴,以5~6寸长之毫针,按25度角将针迅速刺入皮下,然后卧针,平透至建里或下脘穴,留针半小时。如无效,加刺天突;以 2寸毫针直刺入穴,约0.2~0.3寸深,然后将针转向下方,沿胸后壁刺1~15寸深(刺天突穴应特别注意安全,针尖忌偏向左或右),不捻转提插。嗣后接通电针仪,负极接鸠尾,正极接天突,用连续波,先予高频率(3000~5000次/分)、强电流(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通电1分钟。然后将电流强度与频率调节到患者感到舒适为度,继续通电半小时。天鼎穴,可令患者仰卧,取28号2寸针,先直刺入穴位0.2寸左右,然后向天突方向透刺。当毫针刺入一定深度,触及膈神经时(此时病人可出现反射性膈肌收缩现象),于是接通电针仪(双侧天鼎)。先以连续波,高颇率及较强的电流(病人可耐受为度)刺激1分钟,随即调至病人感到舒适的低频率及较弱强度的电流。膻中穴,令患者张口作深长呼吸,针尖向上沿皮刺入穴0.3~2寸。向肘部斜刺双侧列缺穴0.2~0.5寸深,先作强刺激手法,继而按上法通电针。内关、足三里,于呃逆停止发作后针刺,得气后平补平泻上述方法均留针15分钟,每日1次,3~5次与一疗程。
(一)取穴
主穴:翳风、天鼎。
配穴:内关、足三里。
(二)治法
每次仅取一主穴,疗效不显时加配穴。翳风穴,以拇指指腹在耳垂根后方陷中重按至疼痛,或向下颌骨方向按压,持续约1 分钟,一次不愈,可再按数次。天鼎穴,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对准此穴(单或双侧)点按1~3分钟。攒竹穴,以两手拇指重按,其余四指紧贴率谷穴,由轻到重持续按压5~10分钟,以酸胀为度。足三里,先穴位注射0.5毫升阿托品,再在内关穴,以拇指腹按压,由轻而重,直至感到穴区酸胀发麻,每次按压5~10分钟。顽固者可按压数次。
(一)取穴
主穴:耳中、胃。
配穴:肝、脾、交感、神门、皮质下、肾上腺。
(二)治法
主穴必取,每次据症酌加配穴2~3个。耳中,取0.5寸毫针浅刺泻法,持续捻转或括针柄半分钟,然后透刺至胃穴,提插运针至得气后,用胶布固定埋针。根据症情,埋针1~2天。配穴可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一般双侧穴均取。
(一)取穴
主穴:上焦、中焦、胆胃。
(二)治法
局部消毒后,令患者闭目,术者左手压住眼球,使眼眶内皮肤绷紧,右手持32号5分针,在距眼眶边缘2分许穴区内,轻轻沿皮横刺入针,如有触电感,蚁走样上下窜动,或酸、麻、热、凉等感觉时,表明针刺得气,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重者2次。
(一)取穴
主穴:分二组。1、天突、内关;2、中脘、足三里。
(二)治法
药液:阿托品,1%普鲁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1、B6注射液。任选1种(维生素B1、B6同用)。
每次取1组穴,交替选用;亦可仅取内关或足三里。1%普鲁卡因每穴注入0.5毫升;维生素B1、B6注射液各取2毫升,予以混合,每穴2毫升;阿托品每次仅取一侧穴,每穴0.5毫克。如3小时后无效再注入另一侧穴。其余药物每日1次。
(一)取穴
主穴:膈俞,耳中(耳穴)。
(二)治法
患者取侧卧位,膈俞穴双侧均取,医者以4根1寸毫针在该穴之上下左右约1.5cm处斜向刺入,针尖均指向穴中,施小幅度捻转手法。同时用0?5寸毫针刺一侧的耳中穴至有胀痛感。均留20分钟后出针。每日1次。
(一)取穴
主穴:陷谷
(二)治法
令患者仰卧或取坐位,双侧均取,用2寸长毫针向足心方向进针1?5 寸,行大幅度捻转5分钟, 同时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屏气时间越长越好,然后慢慢呼出,留针3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重复此屏气动作,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