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人工关节翻修术?
- 免费关节!连接爱心!重建关节功...
- 股骨头坏死专题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术顺序选择...
-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面临的现实...
- 风湿病患者影响外科手术的不利因...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应该做人工关...
- 老年股骨颈骨折为什么要行关节置...
- 中老年人应该减少活动吗?
- 膝关节疾病为什么首先是上下楼困...
- 什么是骨刺?
- 怎么会得关节炎呢?
- 什么是关节炎?
- 两种方法对急性椎间盘突症的影响
- 29、康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 28、康复的内容有哪些?
- 27、怎样进行有效的康复?
- 26、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多久可...
- 25、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可以和正...
- 24、如何使用自体血?
- 23、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需要输...
- 22、手术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这...
- 21、手术时选用哪种麻醉方式?
- 20、人工关节置换需要做哪些准...
- 19、人工关节置换对医院的要求...
- 18、人工关节置换对医生的要求...
- 17、如何选择合适的人工关节?
- 16、人工关节可以和骨头长到一...
- 15、什么是骨水泥型假体?它有...
- 14、什么是生物型假体?它有何...
- 13、目前我国膝关节置换水平如...
- 12、目前我国髋关节置换水平如...
- 11、采用导航技术进行人工关节...
- 10、影响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因...
- 9、人工关节能用多少年?
- 8、手术的成功取决于哪几方面?
- 7、什么情况下需做人工关节置换...
- 6、什么是人工关节翻修术?
- 5、什么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 4、什么是全髋关节置换术?
- 3、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
- 2、什么是人工关节置换术?
- 1、什么是人工关节?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如何延长人工关节寿命
- 小针刀松解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56例
- 作者:李帅垒|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984次
小针刀松解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56例
李帅垒
摘要:目的 探讨小针刀松解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56例确诊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病人全部采用小针刀松解合手法治疗。结果上述56 例,经过1~3 个疗程治疗,治愈35 例,好转18例,无效3 例。治愈率为67.3 %,总有效率为94.6 %。结论 小针刀松解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经济负担小的特点。河南省中医院骨关节科李帅垒
关键词:小针刀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期
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易发生于下腰部,以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多见。但平素缺乏劳动锻炼者,或偶然参见劳动者也易发生。本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可涉及腰椎间盘、纤维环、髓核、神经根、马尾神经,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发病后可立即出现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笔者运用小针刀松解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5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7例,女19例;年龄20-50岁,病程1-3天,约90%的突出部位在l4-5和l5-s1,单节段突出者较多。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疗效评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阳性体征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能正常工作和劳动。显效:自觉症状减轻,阳性体征基本消失,能从事家务和轻体力劳动。好转:症状及体征较前缓解,但仍有疼痛不适感。无效: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
1.3 治疗方法 (1)小针刀松解:①让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在患椎棘间、横突、关节突及臀部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程度,一次选点5-7个,以小针刀松解。②术前对选定的痛点进行严格消毒,针刀与皮肤垂直,刀口线和脊柱纵轴平行,使刀口线和大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③棘突最高点旁开1.5cm为关节突进针点,以切开关节囊为主,然后稍上提小针刀松解骶棘肌;旁开4cm为横突进针点,先在横突尖端铲剥,再在横突下缘松解横突间肌,然后将刀刃紧贴横突背面向内侧铲切,缓慢推进至横突根部与关节突交界处,摸索松解椎间孔周边组织。④取出小针刀后,用碘酒消毒刀口,最后用创可贴敷贴,刀口三天针孔不湿水以防感染,每周1 次,一般2~3 次。(2)手法治疗:病人采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屈曲患侧髋膝,伸直下方的健侧下肢。令病人尽量屈腰以张开腰间关节突关节,并令病人的脸尽量朝上。术者站于病人面前,一手(或肘)向后推肩,使病人脸进一步朝上,另一手(或肘)同时向前下压髋部。先缓慢用力像拧麻花一样向相反方向扭转至最大限度。这时令病人咳嗽,在咳嗽的同时,术者上下手(或肘)再猛力反向扭转一下腰部。常可听到“喀哒”声。然后令病人健侧在上侧卧位,在对侧再使相同的手法操作。每周1 次,一般2~3 次
2 结果
上述56 例,经过1~3 个疗程治疗,治愈35 例,好转18 例,无效3 例。治愈率为67.3 %,总有效率为94.6 %。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保守治疗是被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杨豪等用腰突定痛贴治疗本病并通过x线、ct、mri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总有效率94%;刘江霖应用活血止痛散外敷,并与采用牵引、中药内服治疗为对照共治疗8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0%,差异显著。而随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如何选择疗效最佳、副作用最少、创伤最小、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的治疗方法,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我们知道神经根只有薄弱的神经内膜和束膜,保护结构较薄弱,对应力、张力的适应性很差。脊神经根受压的病理生理不仅决定于应力(压力、张力)的大小,也决定于应力作用于神经根的方式。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急性期多有椎间隙变窄、脊椎小关节松动,上下关节突常会产生错位,有时还会发生滑膜嵌顿。而小关节囊滑膜含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这些都会引起剧烈的腰痛症状。祖国医学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现代医学认为疼痛部位是由于劳损,局部组织粘连结疤,导致微循环受阻,神经末梢被挤压而产生的,故查找准确的痛点是治疗结果的关键。我们知道,软组织急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由于肌肉的强烈收缩或超应力的运动,导致肌肉血循环受阻,引起氧化不全和代谢产物堆积,使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破坏了人体生物力学动态平衡,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小针刀术可疏通阻滞,流畅气血,剖开韧性结节,镇痉止痛,松解粘连组织,使肌肉韧带得到恢复,增大腰椎间隙,有利于髓核复位,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调整和恢复脊椎平衡的目的[3] 。针刀术后,施以斜搬复位法能纠正脊椎小关节松动,上下关节突错位,滑膜嵌顿及椎旁肌肉功能的调整,强迫椎间盘的还纳,抑制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改善微循环,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小针刀松解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56例,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 吴在德,主编.外科学(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6
[3] 郭彦军,郭丁选,郭 强1 小针刀加封闭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136例[j ]1 人民军医,2009 ,52(1) :681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