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振寰主任医师
-
医院: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
科室:
小儿神经内科
- 儿童智力低下的评定与康复
- 小儿脑瘫家庭中医康复模式的应用
- 儿童智力障碍的家庭教育康复
- 音乐促进儿童脑发育的十大作用
- 脑瘫儿童的早期干预
- 脑瘫高危儿的早期诊断
- 脑瘫患儿康复的预后
- 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
- 中医对自闭症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让脑瘫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 脑瘫儿童康复预后
- 音乐开启儿童智慧
- 脑瘫儿的家庭早期康复治疗
- 中药熏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观...
- 儿童遗传代谢疾病的康复治疗
- 小儿语言障碍的的评定与康复
- 小儿脑瘫的预防---电磁辐射污...
- 脑性瘫痪的食疗
- 脑性瘫痪患儿的护理
- 脑损伤儿早期干预
- 脑瘫早期干预
-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
- 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最新教材出版发...
- 脑瘫儿童的音乐治疗
- 头针治疗小儿孤独症的临床研究
- 作者:刘振寰|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2197次
头针治疗小儿孤独症的临床研究
刘振寰▲ 李诺▲ 张春涛 张宏雁▲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刘振寰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528200)
the clinical study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ildhood autism treated by head acupuncture
zhenhuan liu hongyan zhang chuntao zhang jing dong
abstract: we have observed the ch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38 cases of childhood autism treated by head acupuncture.(31 male cases;7 female cases;3-11 of the age ) we named this cure “9-acupoint cure ”,which means seushenchung and 5 acupoints on frons. tt takes 30 times, needling every other day, in each course of the treatment. after 1-2 yeay’s followed up visiting and observing, we find that the scosr of the cars measurement is obviously discrepancy afrer and before the treatment , p<0.0 and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of most of the children is impoved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3 months’ treatment, 16 cases have obvious effect(42.1%) 14cases show the effect(36.8%) and only 8cases show no effect(21.1%). afert 2 years’ followed-up visiting, we find that 14children have gradually got recover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ure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solitary behaviour, communicative obstraction and logopathy of the childhood autism.
key words: treatment; head acupuncture childhood antism.
1943年kanner首次发表早期婴儿孤独症的论述后[1],本症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严重精神疾病,患症率约为30~40/10万,男孩是女孩的4倍[2]。我国3亿儿童中大约有60万患儿,若典型、严重的患儿按4/万来推算,则患儿大约有2~4万[3]。但该症至今病因不明,经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特效疗法,也未见有关头针对小儿孤独症的治疗报道。由于该症治疗困难,即使早期矫治,给以特殊教育与诱导仅能使少部分患儿症状改善。为了探求小儿孤独症的有效疗法,我们应用头针治疗38例小儿孤独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组患儿,男31例,女7例。3~7岁28例,7~11岁10例。有明确的新生儿围产期脑缺氧病史者14例,无明显相关病因24例。
1.2 诊断标准: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小儿孤独症诊断标准,(1)本病通常在3岁内;(2)接触交往障碍(极度孤独,不与人交往,缺乏与人的视线接触);(3)语言交流障碍(语言理解力缺陷,说话延迟,代词用错,重复语言);(4)兴趣与活动异常(仪式性、强迫性表现伴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并对无生命的物质有特殊的依恋)。同时该组症儿cars行为量表评分[4]≥16分,孤独症行为量表[5]评分≥36分。
1.3 临床检测观察方法:(1)被治疗的孤独症患儿入院时均做头颅ct以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及脑积水等。常规做血染色体检查以除外脆性x综合征。也做尿氨基酸筛查试验,以除外代谢性障碍疾病。(2)治疗前后均做甲襞微循环检测,脑电图检查。(3)治疗前后均做了cars行为量表评分和左启华修订的“婴儿??初中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简称s?m评分)”。
本组病儿均随访1~2年,随访时均做cars行为量表评分和s?m评分。
1.4 治疗方法:应用我们自拟的小儿头针疗法,即封刺四神聪、神庭穴、左右本神穴及左右情感障碍区。一周针刺3次,每刺10次休息15天,共针30次(3个月)为一疗程,针刺后给以电刺激30分钟。因该组症例来自全国各地,其中27例曾进行过正规的孤独症训练、教育与诱导而效果不佳,11例未曾接受过训练。
1.5 疗效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孤独症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表
| 显效标准 | 有效标准 | 无效标准 |
1、cars评定 | <5分 | 5-10分 | >10分 |
2、sm评分(较治前) | 提高工度 | 提高工度 | 无提高 |
3、强迫性表现伴重复 刻板游戏模式 | 消失 | 减轻 | 无改善 |
4、能与小朋友一起玩耍 | 主动 | 不能 | 不能 |
5、重复语言 | 消失 | 显著减少 | 没有减少 |
6、语言理解能力 | 提高 | 改善 | 无提高 |
2 结果
2.1 该组患儿头颅ct检查、血染色体检查、尿氨基酸筛查未发现异常。脑电图有广泛中、重度异常者16例。cars评分16~20分者16例,20~24分者22例。经中国比内智测,iq在53~49有3例,49~35者有16例。剩余19例由智力太低而无法用比体内测出iq值。s-m评分;8分为轻度智力低下者4例,7分为中度智力低下者14例,6分为重度智力低下者20例。
2.2 治疗前38例患儿甲襞微循环检查,中、重度异常者27例。主要表现为血管袢舒缩功能失调、袢顶迂曲、扩张,有轻度红细胞聚集。
2.3 疗效结果:显效14例(占36.8%),有效16例(占42.1%),无效8例(占21.1%)。随访1~2年,结果有效的30例中,有14例患儿在逐渐恢复,其中9例能跟班就读。10例患儿进展不显著,有6例患儿病情退化、加重。近期有效率78.9%,远期随访有效率36.8%。治疗前cars评分为21.46±3.47,治疗后11.59±2.197,t=14.95 p<0.01。脑电图治疗后有10例患儿恢复正常。甲襞微循环积分值,治疗前6.456±1.240,治疗后4.173±0.965,t=8.953 p<0.01。微循环积分值越高,异常程度越重。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据现代国内外对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机理研究结果,认为属器质性病变,至今发病机理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几个重要发现有关。(1)courehesue等发现孤独症患者有小脑蚓部小叶发育不良。小脑蒲肯野氏细胞消失。也有作者报道有额、硕区、新纹状体及丘脑功能受损[6]。(2)也有人发现孤独症时松果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机能失调,导致阿片肽,包括内啡肽的分泌过多[7]。(3)还有研究表明1/3的孤独症患儿神经递质,5-羟色胺增高,血浆肾上腺素和考甲肾上腺素增高[3]。通过我们对38例患儿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也提示有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及向血管舒缩紊乱,与国外的上述报道有密切联系。
据现代针灸研究表明,祖国医学的针灸方法可通过网状结构非特异投射系统改变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水平。可随皮层机能状态不同适当调整皮层兴奋过程,使之协调平衡。而影响植物神经的联合与调节机制[8]。本疗法能使78.9 %的患儿有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36.8%的效果,与其上述针灸机制有密切关系。
通过我们临床三个月治疗的动态观察,头针可使孤独症患儿的极度孤独,视线接触障碍、语言重复、强迫性一致,感情淡漠在治疗期间就有显著的确切的改善,患儿代词用错、理解障碍的完全解除,近40%的患儿在治疗后6个月已有显著变化,部分患儿可能主动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据我们随访1~2年的结果看,仅有36.8%的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儿的智力水平。而有6例(占有效病例的20%),病情有退化,还有10例进展不大,提高孤独症患儿头针治疗仍需继续治疗1~2个疗程,以巩固提高疗效。
主要参考文献
[1] kanner l.child psychiatry.eds spring field: thomas 1957:739
[2] gelder m.(eds) 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 (2nd ed) oxford.oxford universtiy press 1989 pp789-800
[3] 杨晓玲 儿童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的矫正,华夏出版社1995 北京第一版一次印刷 p86
[4] 刘振寰 小儿孤独症21例报告 中国医学文搞 儿科学分册(增刊) 1995 10(3):55
[5] 杨晓玲 黄悦勤 贾美香等 孤独症行为量表试测报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7(6):279
[6] 杨晓玲 孤独症与广泛发育障碍 国外医学 精神病学分册 1991:32
[7] 邢秀娟 纳曲酮治疗儿童孤独症 国外医学 精神病学分册 1995(4):249
[8] 林文注 实验针灸学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上海 1989年 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p190~193
作者 刘振寰 1958生,主任医师/教授 研究方向 儿童神经康复医学
e-mail: lzh1958424@hotmail.com 邮编: 528200 电话: 0757-86232203
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儿医院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桂城 桂平路
作者简介:刘振寰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副院长兼脑瘫康复中心主任。儿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会会员,国际小儿神经医学会会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特殊儿童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