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眼耳鼻喉医院参观学习体会3--我理想的医患关系
- 作者:张顺华|发布时间:2013-06-20|浏览量:1230次
在纽约眼耳鼻喉医院Dr. Robert Ritch的门诊参观,感触最深的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Dr. Robert Ritch是全美著名青光眼专家,从纽约之外的州来找他看病的病人比例也不小。不管是新患者还是老患者,进入诊室的时候Dr. Robert Ritch都会亲切地叫患者“Honey(类似于亲爱的)”,和患者握手寒暄,结束的时候还通常会给患者一个礼节性的拥抱。门诊虽然繁忙,但是始终在一种温暖的气氛中进行。
不知道在中国有多少医生会和患者礼节性的拥抱,如果还不习惯主动拥抱患者,又有多少医生能坦然接受患者的拥抱呢?
我记得当我做住院医的时候,大概是毕业后做医生2或3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热情地女患者,她因为患青光眼多年在我导师的门诊随诊,后来因为眼压控制情况不好,收入病房做抗青光眼手术,我恰好成为她的主管医生。她的职业是演员,性格开朗热情,虽然患有青光眼,但一直都很乐观,也许是职业的原因,她说话的表情通常有点夸张。手术后的第一天,她的眼压情况非常满意,她本人很高兴。当我走进病房向她询问一些情况的时候,她非常热情地拥抱了我,并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这令我相当不适应,我甚至有些躲避她的拥抱。虽然没有课程让我们和患者保持距离,从开始临床工作的那一天,很多细枝末节的小事就在向我灌输一种观点,医生和患者应该保持距离。
很多年之后,当我想起这个片段,时常感到愧疚,我不知道我的行为是不是伤害到了这位患者。在从医多年之后,我终于理解并喜欢和患者有一些情感上的互动,我充分意识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修理工和汽车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技术本身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忽视了情感的因素,比如医生冷若冰霜、说话毫无感情,或者对患者喜怒哀乐视而不见、毫无回应,那是非常失败的,或者说那样只是勉强完成了医学工作的一部分。
念医学院和刚工作的时候,医学被我认为是技术工作,但随着从医时间增加,越发感觉到医学其实是有技术因素的人文科学。对医生来说,从医与其说是一种工作,不如说是一种修行。医生本人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会因为从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事件而发生很大改变。刚刚开始做医生时候,心态会很急,而且越是心里没谱就越是想从态度上压住阵脚,所以那时候偶尔会和患者争吵,患者很生气,我也很生气。后来很多事情让我意识到,生气对自己身体不好,而且患者已经生病了,已经很可怜了,不要非要和患者争个高下,这个时候不和患者争吵还带有一部分克制的因素。最近几年,心态日趋平和,因为心态变得平和,和患者相处益发融洽,出门诊反而是充满快乐的。
心态平和,首先能够心情平静的听患者抱怨。我以前对于主诉一大堆但查不出疾病的患者很反感,认为是没事儿找事儿,现在我即使没办法让患者的痛苦得到完全缓解,但我首先会承认患者的苦痛。有些人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医生理解他的痛苦,理解本身对患者来说就是很大的安慰。
心态平和,也意味着尊重患者的想法,医生要知道患者有决定自己身体的权利,即使患者的决定是错的,那也是他的权利。有很多患者因为自身对疾病有一些想法或者因为经济、信任、信仰、习惯等原因,并不会按医生的建议去做。以前我会非常生气,觉得患者不知道好歹。现在我会非常平和的把自己的建议详细地写在病历上,至于患者何时在何医院去执行这些建议取决于患者自己的安排,当然我也会记下患者不采取建议的原因,比如顾虑风险或者经济因素等等。很多医生以及患者都认为,医生要为患者负责,要替患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其实不是,医生不是救世主,医生只是像律师那样根据自己的经验向患者提供可行的方案,清楚地告诉患者每种方案的收益和风险,大多数时候有一种方法明显优于其它,医生会建议患者采取,有时候医生也不知道何种方法患者受益更多,不管何种情况最终决定权在患者,只有患者能决定他自己的生命。所以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患者决定完全不治疗或者采用医生看来并不是最优的治疗方案,那完全是他的权利,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选择。医生在看病的时候,如果从一种救世主的心态转化为提供咨询的心态,自然就平和了。
心态平和与做到问候和拥抱还有很远的距离。心态平和只是医生做到了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不会因为患者的某句话感到不悦,也不会因为患者的某些选择而感到权威受到挑战。但是问候和拥抱,则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医生要意识到患者是人,不是处理的对象。患者和医生身边的朋友一样,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有喜悦有烦恼。世界很小,也许七拐八拐,他们就是医生朋友的朋友或者亲戚的邻居。每次面对患者,当我想到患者有自己的事业、家庭和情感,想到患者是一个经历丰富、情感丰富的人,我对患者的亲近感就油然而生。我的很多患者因为看病成为朋友,患者朋友中有公司职员、学术泰斗、大学教授、翻译家、果农、技术工人、艺术家等从事各个行业的人,当他们后来告诉我手术帮助他们重获阅读文稿的能力或者重新能够给果树人工授粉,作为医生才深刻的了解到医生虽然治的是病,但实质上是改变了患者的生活。当生动地想到患者生活的情景,我想任何医生都不会认为医学是简单的技术。当医生意识到患者是情感丰富的人,就能够发自内心的给患者一个温暖的问候。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再遇到那位喜欢拥抱的患者朋友,我会很坦然接受她的拥抱的,并对她的感谢有所回应。此外,我想,在患者绝望无助的时候,给患者鼓励和安慰,也应该是治疗的一部分。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见诸报端的都是触目惊心的砍杀,有些人会觉得我的观点不合时宜。但是平心而论,虽然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不可否认的是90%的患者还是比较理解医生并且配合治疗的,医生不能将对少数人的憎恨发泄到大多数患者身上。但是少数人的行为确实严重损害了医务人员的尊严和信心,国家应该有所作为。虽然今天主要谈了医生如何去理解患者的喜怒哀乐,但是我想任何尊重都是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上,如果有人不尊重医生,我通常也是不会客气的。患者也应该充分意识到医生是有丰富情感、有家庭、有孩子的人,看病只是医生的工作,不是医生生活的全部。只有患者生动的想到医生的生活,出门诊、做手术、下班做饭、看孩子写作业、照顾老人等等,才不会在中午接近12点还要求加号,才不会晚上随便给医生打电话问问题。我想尊重和理解都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