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志勇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科室:
放射科
- 为了健康,你通过网络需要了解什...
- 我在金山的8年(续)
- 我在金山的这8年
- 中山与我――二十年的交集
- 由求救电话所想起的
- 肺孤立病灶的MSCT形态学误诊...
- 弥漫性肝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 招聘海内外医学人才(2012)
- 帮你找到自己的岗位
- 影像科医生痛苦的培养历程
- ct胸部检查,是癌吗?
- 关于CT的基础常识
- 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90级(3...
- 2003年以来发表的与业务相关...
- 会讯
- 影像科研究生的锻炼
- 应该重视与患者的科学交流
- 好医生是怎么成长的?
- 影像诊断报告怎么书写?
- 放射科报告与商品的产品说明书还...
- 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HR...
- 肺孤立结节的CT鉴别诊断
- 教你怎么用家用数码相机拍CT图...
- 肝硬化胸部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
- 会诊者敬启
- 最小密度投影技术的发展现状
-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病理...
- 好好保护好影像学资料
- 影像诊断专家门诊请求会诊者注意
- 肺小结节-我们怎么面对?
- 作者:张志勇|发布时间:2013-04-19|浏览量:659次
在就诊的过程中我会不断与患者交流,一方面了解病史为我诊断收集有益信息,当然随之也知道“肺小结节”的几个字着实让患者们感到痛苦,这些痛苦有,到底这个结节是良性的?还是不好的东西,还是恶性的?于是带着资料到处寻找医生诊断,寻找的方法中最多的是到网上找,年纪大些的是通过子女上网找,列出来一堆专家,然后就一个个跑,挂号、排队、咨询、再检查、再化验,几乎就没完没了的折腾;人也折腾得疲劳、忧心忡忡、夜间失眠、饮食不下,对患者来说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为什么肺小结节会如此之多,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其一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条件定期体检的人多了,所以肺小结节多了。其二是当今的检测技术高了,即便是胸片,都是数字化的胸片,分辨率比普普通通的平片高多了,而且还有图像后处理技术。更多的是CT的普及,特别是螺旋CT的使用和普及,使得肺小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当然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肺小结节的“生产”增多了,人,接近自然,与某些动物等亲密接触,感染的机会增加了;环境污染,有毒有害气体等;加上抗菌药物的滥用;还有免疫力低下或免疫抑制疾病增多等原因,肺部小结节形成多起来。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找我的几乎都是这种最大径小于3cm,近来发现3mm左右的肺小结节多起来了!
面对这些肺小结节到底如何是好?应该是这样,如果恶性表现多,有手术指征的应该抓紧外科治疗。如果是良恶性模棱两可的建议定期随访;如果是良性表现,3cm以下1年随访一次。如果3cm~5cm可以6~9个月随访,也可以手术治疗,因为随访过程中,患者的心理负担还是重,实际上还是一种折磨。5cm以上的应该抓紧治疗(这个就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这是我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但是关键是怎么判断肺小结节的生物学行为。首先要重视检查方法,在我介绍的扫描技术下出来的图像,分析起来把握才大些,这就是为什么外地的资料我在(病历本)报告书写时会注明外地资料所作的结论供本院医生参考。原因就是资料的可靠性是低的,扫描技术中要紧的是扫描的层厚,这个厚度一般原则是要小于肺小结节的最小径。现在片子上图像都很小,应该在拍片的时候要放大处理。满足了基本的技术条件出来的图像,才好分析良恶性。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