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早熟的诊断
- 作者:彭惠|发布时间:2011-01-26|浏览量:1273次
应首先确定是否为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继之进行病因的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
2.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青春期水平。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童预防保健科彭惠
3.性腺增大: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大于1ml,并可见多个直径大于4mm的卵泡;男童睾丸容积大于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4.线性增长加速。
5.骨龄超越年龄1年或1年以上。
6.血清性激素水平升高至青春期水平。
以上诊断依据中1.2.3.条是最重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是如就诊时的病程很短,则GnRH激发值可能与青春前期值相重叠,达不到以上的诊断切割值;卵巢大小亦然。对此类患儿应随访其副性征进展和线性生长加速情况,必要时应复查以上检测。女性患儿的青春期线性生长加速一般在乳房发育开始后半年?1年左右(B2?B3期)出现,持续1-2年;但也有较迟者,甚至有5%左右患儿在初潮前1年或初潮当年始出现。男童生长加速发生在睾丸容积8-10ml左右时或变声前1年,持续时间比女童长。骨龄提前只说明性激素水平增高已有一段时间,并非是诊断CPP的特异性指标,病程短和发育进程慢的患儿可能骨龄超前不明显,而外周性性早熟亦有可能骨龄提前;性激素水平升高不能分辨中枢和外周性性早熟。
综上CPP的诊断是综合的,核心的问题是必须符合为GnRH依赖性,临床随访性征发育呈进行性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华儿科杂志 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