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认定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慢性...
-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吕炳奎:《中医脾阴虚临床证治研...
- 乐山科技精英的一曲颂歌
- 汤老师用精湛的医术为病人服务,...
- 转载 汤杏林:藏医药的文化...
- 在川师大研究生毕业暨授位仪式上...
- 胃脘痛可能是什么病?
- 在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继续教育乐...
- 便秘患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文化能否优胜劣汰?
- “癌前病变”是癌症吗?
- 中医能够逆转“肠化生”吗?
- “肠化生”是什么东西?
- 正确对待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
- 了解胃的喜怒与哀乐
- 在乐山市中医药学会针灸推拿20...
- 舌诊在胃病诊治中的应用(中文译...
- 乐山市科协科协工作第三次片区联...
- 汤一新印象
- 值得托付生命的好医生汤一新
- 我心中的名医
- 乐山4名中医专家荣获“第三批四...
- 消化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 便秘患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读者来信二:向汤教授致以崇高的...
- 读者来信:希望购买《中国当代名...
- 乐山市中医药学会乙型肝炎中西医...
- B超检查有哪些优点?
- 消化道疾病在做B超检查之前要做...
- B超检查有哪些缺点?
- 彩超一定优于黑白B超吗?
- B超对人体有损害吗?
- 儿童经常性肚子痛是什么原因?
- 为什么我的慢性结肠炎久治不愈?
- 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
- 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
- 消化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 一般中药煎药方法
- 消化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 一般中药煎药方法
- 在乐山市中医院2008学术大会...
- B超检查中的“回声增强”是怎么...
- B超检查中门静脉内径正常值?门...
- B超检查中的“回声增强”是怎么...
- 中医认为哪些病因可导致十二指肠...
- 十二指肠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常见有...
- 十二指肠炎应该与哪些疾病进行鉴...
- 胃溃疡的应该与哪些疾病在临床症...
- 怎样从症状角度诊断胃溃疡?
- 肠道易激综合症怎样用中医药治疗...
- 怎样从症状去鉴别肠道易激综合症...
- 肠道易激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 肠道易激综合症应该作哪些化验检...
- 肠道易激综合症有哪些症状体征?
- 肠道易激综合症可有哪些分类?
- 肠道易激综合症的病理有哪些?
- 肠道易激综合症的病因有哪些?
- 什么是肠道易激综合征?
- 汤一新对胃癌肠癌的中医治疗思路
-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八大要着
- 孩子厌食怎么办?
- 孩子为何会厌食?
- 小儿厌食脾阴不足怎样辨证治疗?
- 小儿厌食脾阴不足怎样诊断?
- 小儿厌食多脾阴不足的生理病理和...
- 为什么说当代小儿厌食多脾阴不足...
-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八大要着
- 治小孩厌食先医家长
- 孩子厌食怎么办?
- 孩子为何会厌食?
-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单方验方...
- 如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
-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胃溃疡复发应如何进行防治?
- 胃溃疡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 治疗胃溃疡的单方验方有哪些?
- 辨治胃溃疡应如何辨证与辨病相结...
- 如何进行胃溃疡的预防和保健?
- 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反流性食管炎的...
-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有效的单...
- 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治疗方法有哪...
- 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的中成药...
-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进行辨证治疗...
- 中医如何认识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
-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根据胃粘膜相...
- 目前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有...
-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进行辨证论治...
-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哪些单验方?
-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外治疗法
-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施用药膳疗法
- 中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调护
- 急性胃炎分为哪几种类型 ?
- 不同类型的急性胃炎各自临床特点...
-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如何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
- 中医如何对急性胃炎进行辨证施治
- 大便带脓血就是溃疡性结肠炎吗?
- 如何认定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慢性...
- 溃疡性结肠炎是不是由细菌感染所...
- 为什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见腹泻...
- 溃疡性结肠炎会遗传吗?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 溃疡性结肠炎简介
-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依据
- 如何从症状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 慢性结肠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 乐山火炬手个个是好手
- 乐山火炬手个个是好手
- 舌预任覆?摔膜い
- 乐山广播电视报: 一群人影响...
- 感 恩
- 《全国消化内科危重病治疗新进展...
- 乐山市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
- 汤一新主任中医师关于消化系统肿...
- 胃肠病难治难在哪?
- 汤一新主任中医师关于消化系统肿...
- 胃肠病难治难在哪?
- 汤一新主任中医师应用炙甘草汤经...
- 信息分析技术在脾胃阴虚证鉴别诊...
- 试论小儿厌食多脾阴不足
- 滋脾药物的性味和分类
- 《金匮要略》中的脾阴虚证治
- 略论脾阴虚与胃阴虚证治差别
- 酸甜苦辣大杂烩
- 作者:汤一新|发布时间:2008-07-26|浏览量:889次
原本还有一辑“我的父老乡亲”的。结果被耽搁了,还连累了心情。最近好多东西都没有记录了。天啊,四爷我的地盘都要长草了,奇迹。
舅妈吃错了东西,上吐下泻,一查居然血液里感染了病毒。更厉害的是这种病毒医院还不晓得是啥子,拿去培养了。昏。脱水了。发烧发到39。打了N种针都降不下来。舅舅又在外地上班,外婆又回老家了。剩下的不是上班就是上学,我就荒废了一天去陪护。
人到医院里了就安静了。无聊和舅妈聊到我的肠胃,“可能要去做个胃镜才行哦,最近频繁痉挛,一天不吃也不觉得饿,吃一点就疼。”“那你去找汤一新老教授给你看下!就在3楼名医馆。”汤一新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老中医,是胃脾方面的专家。“那就看看吧。”
一大早挂了超贵的号,居然排到了27!等等等。不是卫生部只规定汤老这样的正高级专家每天看15人么?怎么去诊室时一会儿就排到100多号啦?!整间诊室里水泄不通,除了人就是病例单,周围的壁柜全装满了。密密麻麻的。听人说,汤老能够记住每一个病人的病例号!!天啊!!我的都已经是8位数了!!有人很惊讶,就问他“汤医生,上千万的人啊,你怎么就记得住?”,汤医生笑了:“不都说知识就是力量吗!”
终于轮到我,问了症状,把了脉,看了舌苔。汤老批评我,“你真是藐视我们中华民族的个体生命啊。7、8年前就出状况了都还没看医生!这次要不是因为你舅妈来医院,你打算拖多久呢……”然后自然是一番说教“不要对自己不负责……据有关数据显示,◎#¥%※×与老年痴呆成正相关……”然后开药物处方,开行为处方。于是我的养胃行动从明天开始正式启动。(今天没来得及熬药,没吃。)最困难的还是要忌口,很多东西不能吃。很多很多很多。我哭。我无泪啊。(不好意思,说顺口了。哈哈。)
同志们,朋友们,兄弟们,姐妹们,如果你有亲朋好友脾胃方面有问题,下面的内容不得不看了。不仅是看,而且要仔仔细细地看才行。祝大家健康。
P·S-1:
劳动模范是劳动者的旗帜,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脊梁、社会的中坚、时代的骄傲、人民的楷模。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他们是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
将行医升华为艺术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名中医
大众科技报记者 魏永强
2006年五一前夕,来自四川省乐山市中医院的主任中医师汤一新教授,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是乐山市今年惟一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8700万四川人民中今年惟一获此殊荣的医务工作者,并且是全国今年评选出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惟一的中医。为了探寻这占据三个“惟一”的奖章背后的故事。笔者近日专程从北京赶赴乐山采访了汤教授。
一、的士司机谈专家,竟然也有自豪感
乐山是一座有近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风光秀丽,古迹众多,经济繁荣,物产富庶。峨眉山和乐山大佛1996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更使这“凌云西岸古嘉州”成为名扬内外的旅游胜地。地灵人杰的乐山,前出苏东坡,后有郭沫若,一个个骄人的故事连同旖旎的风光,将这块美丽的土地妆点出万种风情。初到乐山的笔者无暇欣赏乐山的美景,品茗乐山的清新,怀着对汤一新教授崇敬的心情,直接驱车赶往乐山市中医院。坐上乐山的的士,出租车司机听说我们的来意,竟颇感自豪地对汤一新津津乐道起来。他微笑而不无夸张地说,汤教授在乐山十分有名,可谓家喻户晓。在乐山找汤一新教授看病是苦乐相伴的:苦的是看病难,难在为了挂他的号起个大早,往往“更有早行人”;乐的是吃他的药很有效,还让你不得不去挤他的长队,心甘情愿争着去享受这看病之“难”。
二、我们以为辛苦,他说是在享受
汤教授的诊室是简洁质朴的。当笔者按照约定的时间走入中医院脾胃病专科诊室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两张办公桌相拼成诊台,一张诊疗床,几把木椅,靠墙的一排书柜内有序码放了一摞摞的病例,窗明几净,空气清新。此时的汤教授正端坐在办公桌前向一位患者询问病情,看到我们进来,他点了点头,示意说:“您们先坐会儿,稍等好吗?”我们依言坐下,开始仔细的打量眼前这位名中医。只见他身着洁白的长褂,体形健硕,稳重大方。慈眉顺目,神态祥和。汤教授对患者的诊治是严谨细致的。他详细地询问病情,精心的把脉,慎重的检查,辨证施治一丝不苟。他神情凝重地对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说:“健康像水,拥有时不一定都懂它的珍贵。一旦没有了,才知道那须臾不可缺,但往往已经迟了。可我们为什么要等到迟了才认识它,而不能有病早治呢?”他对另一位病情较轻却忧虑重重的患者笑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分寸恰好的态度,谆谆的嘱托,底蕴深厚的语言,令患者如沐春风,豁然开朗。他对患者的殷切关怀,和患者对他的心悦诚服与真挚的爱戴,回荡在这小小的诊室之中。
汤教授看完最后一名患者,时间已经过了两个小时。“真是太抱歉了,让您们等了这么久。”汤教授回身对我们说。“没关系的,没想到今天是星期六,汤老师还来加班,而且这么忙。您不感觉累吗?”我问道。“没事干才累。”汤教授诙谐地回答,“这些患者都是远道而来,我不给处理,他们得等到后天。我加班举手之劳,给人一个方便。”他轻松地说:“医生开一张处方,就是一次创作;治好一个病人,就是一件作品。每天都有新的作品挤进自己的成就,那是何等超级的享受!其实,事多不一定使人累,反让人享受悬壶济世的欣慰。”汤教授笑道:“我何尝不也是享受型人士,不过享受着别人没有体会的内容而已。”
谈到今天来路上的见闻,汤教授热情地说:“你们第一次来乐山?那走,咱们一起去瞻仰乐山大佛,把要聊的问题带到苏东坡‘载酒时作凌云游’的山路上去,将你们的专程采访和到乐山不能不走一趟的两套时间合在一起,可以节约几个小时。”
三、创新中医脾阴虚理论填补空白 ,外国元首亲笔致贺
身拂春日暖阳,眼享葱翠碧绿。沿山路拾阶而上,时间不长,我们已经登到了揽胜之处。极目远眺,可见碧野青青,田园秀色。大江并水,匆匆远流。身侧大佛,含眉敛目,雄浑端庄。“就往那个方向,渺茫的大渡河西岸,我开始了行医的生涯。”汤教授指着远方说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汤一新被分配到福禄区医院,又先后到明星公社卫生院和西坝中心卫生院工作。福禄和明星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却又是方圆几百里最大的集镇,特定的环境条件使这里在历朝历代都成为名医的摇篮。在那里,年轻的汤一新有幸遇到了擅长脾胃病和疑难杂症治疗的名老中医喻昌辉先生。勤学好问,踏实勤勉的汤一新很快博得了喻老先生欣赏。在报呈上级批准后,喻老先生潜心栽培,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于汤一新。二人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汤一新善于学习和思考,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临床实践和古今中医书籍的阅读,使他汲取了丰富的知识,逐渐增长了诊疗的技能,迅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在实践中,汤一新发现有一批消化系疾病按照传统的中医脾胃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疗效不理想。带着一系列问题和对人民健康的责任感,他开始了对脾阴虚理论和临床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1987年,汤一新被破格晋升为主治中医师,调到了乐山市中医院,
寒来暑往,日月如梭。在20多年的时光中,他白天坐门诊,进病房,晚上和星期天查阅资料,撰写文稿。不嗜烟酒,远离舞厅,不追求时尚,不参与闲聊,把休闲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经过潜心的努力,最终和南京医科大学魏睦新教授、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安浚专家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同仁们,包括他美丽贤慧的妻子熊维美专家一道,发表了论文80多篇,写出了专著《中医脾阴学说研究》,完成了科研课题《中医脾阴虚临床证治研究》,初步构建了脾阴虚体系,被学者称为“汤氏理论”,被国内外广泛引用,此后脾阴理论首次被收载入全国高等院校教材。这一系列成果突破了脾阴虚认识上的盲区、理论上的禁区和临床上的误区,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藏象理论,为中医证本质的研究提供了范例。近些年,汤一新教授和医界同仁应用脾阴理论和相应的治法方药,治愈了许多疾病,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汤一新也先后荣获了多项省、市科技奖励。
随着在胃肠疾病等方面丰富临床经验的积累,汤一新教授在为大量同胞解除疾患的同时,还先后为国外一些知名人士治愈疑难病,赢得了外国友人对中医学的信赖和尊敬,在国内外产生了临床中医罕见的影响。
四、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
沿山路下行,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跃入眼帘。翘沿陡壁,卓然潇洒。迈步入内,食摊、茶座鳞次栉比,自成一统,别有风味。这个船形的小村唤作“渔村”,颇值驻足留连。
“汤教授,您提出的‘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当初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这一行医理念的?”我问道。
汤教授点头说道:“是为了阐明中医药的价值。中医药具有比较完善的系统理论和确切的临床疗效。由于和西医在治疗理念上不尽相同,不懂中医的人用远离中医科学的方法去‘规范’,得出‘中医不科学’这样的结论,伤害了人民的健康事业。中医治疗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和为贵’,它以着眼于治人,区别于西医的着重于治病。中医治病不是专找致病因子去杀死它,而是从细菌、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反应的病机入手,撤掉疾病发生的条件。西医追查致病因子好比警察追捕罪犯将其绳之以法,这无疑是正确的;而中医调节机体则像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求得长治久安。两者角度和方法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中医西医都是科学,门门科学都无止境。”汤教授笑着说:“把疗效确立为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中医药的价值就不用争论了。”
汤教授还微笑着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一个发现:“高明的中医不会贬低西医,因为他知道西医是一门科学。高明的西医也不会贬低中医,因为他知道中医是一门科学。贬低西医的中医往往是低水平的中医,贬低中医的西医往往是低水平的西医。”他说:“就像大米是粮食,玉米也是粮食;岷江奔流的是水,大渡河湍流的也是水,中医西医的科学性是并行不悖的”。
面对众人的赞扬,汤教授解释道:“中医药常能解急救难,是中医药本身具有杰出的临床疗效,而我只是一个较为认真的中医药运用者,却成为中医药首当其冲的受益者。其实,中医药治大症起沉疴,并非汤医生高明,而是中医药伟大。”
五、他把行医升华为艺术
起身往下缓步徐行,踱过精工的“濠上大桥”,但见小山环水,孤蜂兀立,林木茂盛,绿荫重叠。这就是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修筑都江堰,使川西平原“水旱从人”的蜀守李冰当年在乐山担任“嘉州太守”时,领导开凿形成的“青衣别岛”乌尤山了。登上山去,“古寺却?秦沫水,慈云常护汉青衣”的乌尤寺便坐落在山顶。“咱们去寺中参观,稍事休息。”汤教授说。
路经镌刻在进门处的苏东坡手迹“我昔?为径山客,至今诗笔馀山色”,到得寺中,香火缭绕。汤教授先带我们行走回廊,观赏故迹。见汤教授到来,寺庙主持热情地将我们迎入贵雅幽静的方丈室。泡上茶香,谨身落座后,我抓紧时间继续问道:“听说汤教授还提出了‘将行医升华为艺术’的新观念。能解释一下这种独特追求的意义吗?”
“这是我心中的萌动,依据则古已有之。”汤教授说道。“《 庄 子 " 养 生 主 》讲述的庖丁解牛,把宰牛变成了和谐一致、美妙动人的演奏,‘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说:许多厨工是用刀去砍骨头,一个月要换一把刀;技术高明的厨师则是用刀割肉,一年换一把刀;而他的刀用了19年,宰牛不下千头,依然锋利如新,展现了行行出状元。我们医务工作者何尝不可像这位升华厨师境界的庖丁一样,把我们的行医升华为艺术呢?”
“要达到这一境界,第一要对技术精益求精,做到‘胸有成竹,而后施之以方’”。
“能请您举例说明吗?”我恭敬地问道。汤教授扶了扶眼镜说:“譬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者都叫消化性溃疡,千篇一律地套用抑酸制酸、抗菌消炎和粘膜保护三类药物,无论中医西医,都可在法律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像即使用刀去砍骨头,那厨工的年终考核也是称职的。要升华为艺术,就得进一步明辨同中之异。比如,十二指肠溃疡癌变可能性微乎其微,胃溃疡却相对较高,前者的治疗首先是对症,而后者则需考虑防患于未然。根据腹痛特点:胃溃疡区域较广泛而走窜,治疗必加行气药;十二指肠溃疡腹痛较局限,轻者属虚宜养胃,重者属实当化瘀。根据疼痛的规律性:胃溃疡无典型的规律性腹痛,且腹痛出现在进食后不久;十二指肠恰好相反。因而前者多实,多用攻法,后者多虚,治应参补。胃溃疡因胆汁反流引起者胃酸不仅不高反而可能偏低甚至无酸,幽门螺杆菌也常为阴性,因此常用的制酸剂和抗生素都不宜随便加用。中药可分别其寒、温而辨证施治。”
汤教授继续说道:“在对病人的指导和建议方面:胃溃疡多为烧灼痛或钝痛,一般疼痛较轻;病重痛轻,常被患者及家属掉以轻心,必须劝告病人坚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则常见剧痛或绞痛,病轻痛重,更需安慰病人,解除其思想负担,方有利于病情的缓解。”
汤教授说:“清代名医费柏雄说:‘天下无神奇之方,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其实临床医生的水平,就体现在平日辨证和用药的一些细微差别中。之所以处方大同小异,疗效却可能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差别看起来简单,把握起来却并不容易。就像同为庖丁,都能宰牛,是用刀去砍骨头,或是用刀割肉,还是顺天然构造切中肯綮,展现出的档次是大不一样的。”
汤教授说道:“此外,在服务上也要锤炼提高,尽量减少病人的迷惑,消除病人的抵触。例如:给病人交待服药,我不对他们说用多少毫克多少毫升,更不说‘公斤体重’,而是告知这种含量的药,你每次用几粒,或每次喝这瓶药的几分之几;嘱咐患者在中药当中加生姜、葱白做药引,也不说加多少克,而告诉取多大的生姜切多厚加多少片,多粗的葱白切多少节,让病人更容易明白,尽可能避免‘医者诲汝谆谆,病人不知所云。’”汤教授说:“专家应当是用深厚的功力去研究,用浅显的语言作表达。”
“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保证与任何人打交道,都能文明服务,礼貌待人,心平气和,又不失身份,是对医生综合素质的检验。”
六、但得众生皆安康,不辞羸病卧残阳
时光匆匆,不觉间已近日暮时分。当我们步出寺门,握手告别的时候,我心中对“大医精诚”,对中国的白衣天使们,已经增多了一分理解,也对乐山市中医院平添了几分崇敬。一边环游湖光山色,一边听汤教授讲中医,实在是一种享受。他行云流水般的话语,将深刻的哲理用轻松的形式进行解读,不仅令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了大量信息,增强了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还使听者在自身工作和人生观念等方面都获益匪浅。
这些年来,汤一新教授把共产党员先进性落实在为病员服务的平凡工作中,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崇敬和爱戴。他身为高级专家,除了完成带教、讲学等任务外,还常常日诊病人几十甚至上百人次,在全省正高级专家中,年应诊量名列前茅。他对医术精益求精,苛求自己将行医升华为艺术。他不仅能够记住大量曾来就诊的病员,还常常在几秒钟内从数万份病历中准确地取出复诊者的病历,使许多慕名远来的患者惊叹不已,被列为“乐山当代俊杰”,成为行业内外公认的医学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具有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的临床专家。诊务如此繁忙,他还出版了专著、译著20多部。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曾评价他说:“这样的中医只要有100个,中国的中医就能继续兴旺发达。”
七、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坐在回京的航班上,眼望窗外万里碧空,白云朵朵。蜀水巴山,浩荡苍茫。回想这几日与汤教授的接触,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汤一新,一位卓有建树的名中医,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象征着国家级荣誉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已佩戴在他的胸前,他当之无愧。雨露滋润禾苗壮,名中医汤一新的产生离不了成长的土壤和所处的环境。我们由此也看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和现象。我们要站上长城大声高呼:全国六百万医务工作者们,你们依然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附录简介::
汤一新:——名医,中医药专家—中医脾阴虚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汤一新 汉族,1951年10月生,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现任四川省乐山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乐山市科协常委,乐山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他还是中医脾阴虚理论体系的创建者,“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 行医理念的提出者,首届乐山市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共四川省八大党代表。
他还曾被评为乐山市拔尖人才,四川省首届优秀青年中医;曾任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
汤教授长期扎根临床一线从事中医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用精心的辨证论治和自创的系列专方专药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病,使许多患者重获健康,临床疗效享誉远近。
领导创建“中医脾阴理论体系”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被称为“汤氏理论”。载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收载日本《现代东洋医学》和《THE KAMPO》以及Medeline、CMCC等权威系统,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录自国务院所发《专家证书》)。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评价说:“这样的中医只要有100个,中国的中医就能继续兴旺发达。” (《月犁》第一版221页,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北京)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为他题词:“杏林增辉”。1992年,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教授亲自为汤一新教授主持的“乐山市中医院脾胃病专科”题名。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原国家卫生部中医司司长、中医泰斗吕炳奎说:“汤一新的成就使我相信,新一代还是出了些踏踏实实的临床专家,中国还会名医辈出,中国人有能力把中医科学传下去。”(《美国中华医药杂志》(U.S.Chinese Journsl of Medicine) 2002,(2):1)。
曾应邀出访日本,为东京中医学研究会会长永谷义文等知名人士诊治疾病,被日本友人誉为岐黄仲景传人,日中友谊使者”。
2002年,汤一新教授荣获“乐山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0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获四川省最优秀科技读物奖,还先后获中国中医研究院国际中医药学术著作奖、世界传统医药突出贡献国际优秀成果奖,1999年香港国际医学新进展大会国际医学成就奖,香港紫荆花医学发展成就奖,曾获两项国家专利。
曾出版专著《中医脾阴学说研究》,编译《いだいのいだいのとんでけ》,主编《中国当代名中医秘验方临证备要》,合编《中国方剂精华辞典》等著作24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9篇。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