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建华副主任医师
-
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科室:
康复医学科
- 神经源性膀胱非手术治疗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开...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
- 关于印发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
-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广阔 人才...
- 国家卫生计生委选派康复专家赴成...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研...
- 2012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
- 高速发展中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 脑中风的黄金治疗时间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开...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康复...
- “肉毒素注射培训启动会”在南京...
- 浙江舟山定海广华医院康复医学中...
- 世界脊髓损伤大会在西班牙隆重召...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迎接第三次J...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
- 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针对老年人...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开...
-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广阔 人才...
- 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闭链...
- 如何判断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到什么...
-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康复治疗流...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下沙分院20...
-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会(IS...
- 关于小儿脑瘫的肌张力增高康复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科派遣康...
- 浙江舟山广华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专...
- 关于召开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
- 论康复人才的流动!
-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
- 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设置国内首...
- 邵逸夫医院康复科制定脑卒中康复...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常用康复...
- 卫生部关于印发《康复医院基本标...
- 丹麦康乐保公司健康之路基金与中...
- 浙江省康复医学科发展的现状思考
- 卫生部关于印发《“十二五”时期...
- 2012年杭州市医保办制定了各...
- 指导性锻炼显著提高下肢动脉闭塞...
- 心理干预结合运动训练益于冠脉搭...
- 短期高强度间歇运动显著提高运动...
- 膝关节重建术后运动水平下降
- 什么是康复医学????
- 关于目前医院康复治疗人员的资格...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
- 对于脊髓损伤??骨科和康复医学...
- 关注康复医学!!
- 中国康复医学会承接政府职能委托...
-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
- 脊髓损伤的康复宣教
- 痉挛肌肉的肉毒素注射治疗新技术
- 腰痛康复治疗新方法------...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
- 智能下肢机器人康复系统在全膝关...
- 激活肌腱干细胞:启动肌腱再生的...
- 重症监护病房的康复医学治疗进展
- 我的翱翔岁月
- 作者:李建华|发布时间:2011-09-28|浏览量:737次
我叫高小杭,今年54岁。作为一家知名房产公司的老总,我的事业和家庭都曾非常美满。我热爱生活,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的人生尽在自己掌控之中。然而,六年前一次突如其来的中风让我的人生出现了巨大转变。
从一个高大伟岸,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一下子变成右侧偏瘫,嘴角歪邪,生活根本无法自理的病者,这个打击对我来说尤如是晴天霹雳。作为公司老总,我对自己的形象向来非常注重,那种强烈的心理落差唯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其痛之深。我不能想象,也不能接受以及面对将来的人生。我当时才四十几岁,却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尽头,活着毫无意义可言。那时已经没有人可以让我重新振作,除了我的妻子。她成为了我唯一的精神寄托,无论我变成何样,失去俊朗、健康甚至富有,她都一直守候在我身边,陪伴我鼓励我,不离不弃,让我度过人生最阴霾的一段时间,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李建华
然而起步之初,迎接我的却是一系列的挫败。最初六个月大强度康复训练,由于错误引导,我的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恶化,不仅无法行动,右肩关节也因训练不当出现脱位。因为对生命本能的渴望,我开始病急乱投医,试过很多所谓以毒攻毒的偏方,又请国内顶极的名医诊治,再去美国空运名药,但都收效甚微。
2002年10月,经一位医生朋友介绍,走在迷途的我来到了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就治。在这里,我才真正像只找到自己翅膀的雄鹰一样,振羽翱翔起来。而且,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种极速的翱翔,短短四个月,我获得了完全超出自己期望值的惊喜。在科主任李建华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我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系统治疗和训练。从轮椅上起步,挪行然后走路,从含糊不清到正常说话等。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我蹒跚前行、牙牙学语,深切地体会到了重生的喜悦。
那段日子,李建华主任和我做一对一的训练和治疗。我锻炼得很刻苦,常常是满头大汗,而李主任也同样是大汗淋漓。因为必要的机械重复,治疗有时会显得枯燥,李主任常常在一旁支持和鼓励我,让我保持斗志。经过太多的挫败后,我有时也会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还会再有回报,然而我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只要还活着,我总有一天要让自己站起来,动起来!这种强大的信念支撑着我,再加上李主任制定的科学治疗方案,我的进步神速。
经过这些年的康复训练,我的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在04年,我又重返社会被高薪聘为某房产公司的老总,在杭州开发了10个楼盘,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这时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我会恢复得如此之好,曾经有医生预言,我如果能走路,已经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了,想要继续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做到了,我想这与我的家人朋友,还有李建华医生和他同事的无私帮助是分不开的。
李主任曾说:“对于中风患者来说,早期康复非常重要,尤其是前六个月。如果配合专业人员指导,进行科学而正确的治疗训练方案,会事半功倍。”他认为我之所以会在康复训练中获得这么大的收益,与我的持之以恒不无关系。虽然我当时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但在邵逸夫医院康复医疗科中,经过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六年来,我是科内唯一坚持每日必到的患者,风雨无阻。在初始治疗期间,我每日坚持训练二至四小时,而现在无论多忙,都会抽出一小时左右来这里进行锻炼。
这六年中,李主任和他的同事们也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我们已经不单纯是医患关系,有时候更像是朋友。我一直是在为自己的生命而战,而我觉得李建华主任和他的同事们是在为人生的理想而战。李主任是个对自己工作和事业充满激情的人,虽然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在省内具有最先进最完善的设施,属于行内的翘楚。但这是门新兴学科,在国内的重视程度还远没有国外普及。他们一直努力前行,从不言放弃。李主任曾说:“目前国内的康复治疗的市场潜力巨大,很多中风、脑外伤、骨科、肿瘤等病人都愿意在第一时间接受康复治疗。相信随着国内民众医疗意识的不断增强,康复医学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现在的我,不仅重返社会,生活自理,而且因为多年的锻炼,体魄反而增强,人也变得更自信,更有活力。对我来说,康复训练已经完全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无须旁人督促。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尤如一只重挫的雄鹰,在跌地倒下之时,也曾差点爬不起来,但在医生和亲朋的关怀下,又重新展翅,勇往直前,翱翔在人生的长空中,比既往的我更无畏,更有壮志。我要让自己的翱翔岁月在不断的追求中变得更加精彩。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