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建华副主任医师
-
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科室:
康复医学科
- 神经源性膀胱非手术治疗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开...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
- 关于印发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
-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广阔 人才...
- 国家卫生计生委选派康复专家赴成...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研...
- 2012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
- 高速发展中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 脑中风的黄金治疗时间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开...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康复...
- “肉毒素注射培训启动会”在南京...
- 浙江舟山定海广华医院康复医学中...
- 世界脊髓损伤大会在西班牙隆重召...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迎接第三次J...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
- 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针对老年人...
-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广阔 人才...
- 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闭链...
- 如何判断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到什么...
-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康复治疗流...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下沙分院20...
-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会(IS...
- 关于小儿脑瘫的肌张力增高康复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科派遣康...
- 浙江舟山广华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专...
- 关于召开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
- 论康复人才的流动!
-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
- 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设置国内首...
- 邵逸夫医院康复科制定脑卒中康复...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常用康复...
- 卫生部关于印发《康复医院基本标...
- 丹麦康乐保公司健康之路基金与中...
- 浙江省康复医学科发展的现状思考
- 卫生部关于印发《“十二五”时期...
- 2012年杭州市医保办制定了各...
- 指导性锻炼显著提高下肢动脉闭塞...
- 心理干预结合运动训练益于冠脉搭...
- 短期高强度间歇运动显著提高运动...
- 膝关节重建术后运动水平下降
- 什么是康复医学????
- 关于目前医院康复治疗人员的资格...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
- 对于脊髓损伤??骨科和康复医学...
- 关注康复医学!!
- 中国康复医学会承接政府职能委托...
-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
- 脊髓损伤的康复宣教
- 我的翱翔岁月
- 痉挛肌肉的肉毒素注射治疗新技术
- 腰痛康复治疗新方法------...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
- 智能下肢机器人康复系统在全膝关...
- 激活肌腱干细胞:启动肌腱再生的...
- 重症监护病房的康复医学治疗进展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
- 作者:李建华|发布时间:2012-12-03|浏览量:1064次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姆?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李建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自2005年引进美国芝加哥康复中心(康复医学专业世界排名第一)的康复治疗方法,联合神经内、外科开展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下列功能障碍情况:
主要表现有:
1.震颤
常为首发症状,多由一侧上肢远端(手指)开始,逐渐累及同侧下肢、扩展到对侧肢体,下颌、口唇、舌及头部通常最后受累。典型表现是静止性震颤,拇指与屈曲的示指间呈“搓丸样”动作,安静或休息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少数患者,尤其是70岁以上发病者可不出现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
2.肌强直
表现为屈肌和伸肌同时受累,被动运动关节时始终保持增高的阻力,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部分患者因伴有震颤,检查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称为“齿轮样强直”。与锥体束损害出现的“折刀样强直”不同。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下肢的髋、膝关节均略为弯曲。
3.运动迟缓
表现为随意动作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运动迟缓;面部表情肌活动减少,常常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现“面具脸”;手指作精细动作如扣钮、系鞋带等困难;书写时字越写越小,呈现“写字过小征”。
4.姿势步态异常
站立时呈屈曲体姿,走路时启动困难,呈小步态,步伐逐渐变小变慢,迈步后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上肢的前后摆动减少或完全消失。
5.其他症状
自主神经症状较普遍,如皮脂腺分泌亢进所致之脂颜,汗腺分泌亢进之多汗,消化道蠕动障碍引起的顽固性便秘,交感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直立性低血压等。精神症状如认知功能减退、抑郁和视幻觉等,但常不严重。
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根据我们几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以及规律性的康复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疾病的发展进程明显的减慢,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肢体运动治疗、语言训练、吞咽治疗、步态训练和姿势训练等。
周一、四全天专家门诊。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