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核转录因子的...
- 核因子-...
- 小室间隔缺损的治疗选择
- 二尖瓣前叶脱垂病关闭不全的手术...
- "病窦综合征....
-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为西藏患...
- 301医院心血管外科春节期间抢...
- 我科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心外膜电...
- 妙手回春,英俊学生获新生---...
- 二度二型窦房传导阻滞的治疗及起...
- 解答装心脏起搏器的顾虑
- 起搏器手术费用
- "病窦综合征.频发室上...
- 巨大假性动脉瘤手术成功治疗1例
- 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抗磷脂综合征
- 我院心血管外科人代代相传,患者...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抗血小板治...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入液量的...
- 细胞心肌成形术对梗死后心室重构...
- 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
- 核因子-B及基...
- 二尖瓣位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的初步研究
- 作者:任崇雷|发布时间:2010-09-13|浏览量:663次
任崇雷 高长青 姜胜利 王 瑶 张林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国人二尖瓣置换术后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atient-prosthesis mismatch,PPM)的发生原因,为预防和避免二尖瓣置换术后PPM现象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100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压差降半时间法,PHT)测量人工二尖瓣膜有效瓣口面积(EOA),并计算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以人工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指数小于1.2cm2/m2作为诊断人工二尖瓣PPM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人工瓣膜匹配组和人工瓣膜不匹配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人工瓣膜种类、型号、体表面积、心脏病理改变等,分析二尖瓣位PPM的原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00例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52例(52%)。其中,中度PPM 51例(51%),重度PPM 1例(1%)。人工瓣膜不匹配组中男性患者较人工瓣膜匹配组多(56% vs. 17%, P<0.01),体表面积较人工瓣膜匹配组大(1.76±0.17m2 vs. 1.59±0.13m2 , P<0.01)。两组患者术前病理改变及术中应用人工瓣膜的种类、型号及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单中心观察研究表明二尖瓣置换术后PPM在我国并不少见(52%),但多为中度。二尖瓣位PPM好发于男性、体表面积较大的患者,而与术前病理改变、术中应用人工瓣膜的种类、型号、植入方式等关系不大。术后早期PPM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中远期影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北京301医院心血管外科任崇雷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