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患急性阑尾炎后,如果家庭治疗无效应及时送医院。
3.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技术条件,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即使保守治疗痊愈后也容易再次发作,所以急性阑尾炎在有条件的清况下,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4.非手术治疗者,在用药时应彻底。在症状、体征消失后仍应用药-周,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5.住院治疗应听从医生安排。陪护人员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工作。
6.阑尾炎病情及体征变化较大,有很多病人表现不典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除了已被证实的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空气污染是否还会导致其他疾病?
《加拿大医学会学报》报道称,新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情况越严重,阑尾炎发病率就越高。
研究发现呼吸二氧化氮等含量过高的污染空气数周,会增加患阑尾炎危险。加拿大的4月至9月较温暖,人们外出更多,阑尾炎发病也更多。
另外,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空气污染物的侵害,其具体机理尚不清楚。
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兴起,阑尾炎发病率大幅上升。另外,在日益工业化的国家,阑尾炎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阑尾尖端指向的方向有四种类型:①盲肠后指向上方,占大多数。②:指向盆腔和髂窝,约占1/3。③回肠前或后方指向脐,仅少数。④盲肠右外侧,亦较少见。
此外,一部分盲肠后位阑尾位于腹膜后间隙内。.了解阑尾位置的变异,对阑尾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阑尾的组织结构与结肠相似,有粘膜层、粘膜下层、环肌层、纵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粘膜和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呈纵形分布,这是阑尾感染常沿粘膜下层扩散的原因。阑尾的淋巴管与系膜内血管伴行,引流到回结肠淋巴结。阑尾的血运由阑尾动脉供给,它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结肠动脉的分支,经由回肠末端后方行于阑尾系膜的游离缘。阑尾动脉是一个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当血运发生障碍时,易致阑尾坏死。一部分病人还有副阑尾动脉,源于盲肠后动脉,供应阑尾根部组织。
阑尾静脉经回结肠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回流入门静脉。当阑尾炎症时,菌栓脱落可引起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阑尾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因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有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围牵涉痛。过去认为阑尾无重要生理功能,但近年证明它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具一定免疫功能。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时达高峰,有200多个淋巴滤泡。以后渐减少,60岁后渐消失,故切除成人的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此外,阑尾粘膜上皮细胞尚可分泌少量粘液和免疫蛋白,有利于保护机体内在细菌,抑制外来致病细菌。阑尾粘膜深部有嗜银细胞,是发生阑尾类癌的解剖学基础。疾病概述:解剖生理概要婴儿阑尾位于盲肠顶端,在发育过程中,盲肠的右前部生长较快,这种偏心性生长,使得成人的阑尾基底部移至盲肠左后侧、回盲瓣下方2.5cm处。其外形也由婴儿的漏斗状变成蝗蚓状盲管。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即可寻到阑尾基底部。阑尾的长短粗细不一,一般长5~l0cm,直径0.5~0.7cm。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管,近端与盲肠交通,两者交界处的粘膜皱襞称Gerlach瓣。阑尾系膜由两层腹膜组成,它是腹腔后壁的腹膜向前反折,并包绕阑尾的一个三角形皱襞,其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这使阑尾卷曲成拌状或半圆弧形。阑尾的位置并不都在麦氏(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中外1/3处),由于阑尾基底部与盲肠的关系恒定,所以阑尾的位置也随盲肠位置而变异。一般在右下腹部,但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内,甚或越过中线至左侧。
阑尾尖端指向的方向有四种类型:①盲肠后指向上方,占大多数。②:指向盆腔和髂窝,约占1/3。③回肠前或后方指向脐,仅少数。④盲肠右外侧,亦较少见。
此外,一部分盲肠后位阑尾位于腹膜后间隙内。.了解阑尾位置的变异,对阑尾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阑尾的组织结构与结肠相似,有粘膜层、粘膜下层、环肌层、纵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粘膜和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呈纵形分布,这是阑尾感染常沿粘膜下层扩散的原因。阑尾的淋巴管与系膜内血管伴行,引流到回结肠淋巴结。阑尾的血运由阑尾动脉供给,它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结肠动脉的分支,经由回肠末端后方行于阑尾系膜的游离缘。阑尾动脉是一个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当血运发生障碍时,易致阑尾坏死。一部分病人还有副阑尾动脉,源于盲肠后动脉,供应阑尾根部组织。
阑尾静脉经回结肠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回流入门静脉。当阑尾炎症时,菌栓脱落可引起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阑尾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因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有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围牵涉痛。过去认为阑尾无重要生理功能,但近年证明它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具一定免疫功能。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时达高峰,有200多个淋巴滤泡。以后渐减少,60岁后渐消失,故切除成人的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此外,阑尾粘膜上皮细胞尚可分泌少量粘液和免疫蛋白,有利于保护机体内在细菌,抑制外来致病细菌。阑尾粘膜深部有嗜银细胞,是发生阑尾类癌的解剖学基础。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阑尾炎是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阑尾炎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治疗。但是,有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
您好!
如果手术处理不当,是会得一些并发症的:
1、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术后3~5日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重又升高,病人感觉伤口疼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切口感染。
2、腹腔内出血阑尾动脉出血均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病人表现面色苍白、伴腹痛、腹胀、脉速、出冷汗,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必须立即平卧,镇静,氧气吸入,静脉输液,同时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
3、腹腔残余脓肿病人表现术后持续高烧,感觉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进而出现中毒症状。应注意采取半卧位体位引流,使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减轻中毒现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建议做引流手术。
4、粪瘘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手术时误伤肠管等,均可导致粪瘘。粪瘘通常为结肠瘘,形成时感染一般局限在盲肠周围,无弥漫性腹膜炎的威胁,体温不很高,营养缺失亦不严重,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多能自愈。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您好!
阑尾是人体内退化的个残余管状器官其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大肠相通。五岁以下婴幼儿的阑尾呈漏斗状,基底部较大,所以患阑尾炎的机会相对较少。到了学龄期以后,儿童的阑尾往往呈管状一旦发生梗阻,就容易发生阑尾炎。
导致儿童阑尾腔梗阻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当呼吸道或胃肠道出现炎症时,阑尾壁内的淋巴滤泡会增生肿大,阻塞阑尾腔;或是粪便和阑尾黏膜分泌物滞留于阑尾腔内,水分被吸收而形成粪石造成阻塞;个别也可能是果核、小豆等异物或蛔虫等寄生虫引起阑尾腔梗阻。
一旦阑尾腔梗阻,腔内分泌物滞留,就会引起阑尾发炎、肿胀。由于儿童的组织较为娇嫩,加上其阑尾动脉较细,一旦发生炎症、肿胀,很容易造成阑尾壁淤血、缺血比成人更容易发生阑尾坏死、穿孔。正是这些解剖特点和影响因素,使儿童阑尾炎成为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约占小儿外科急诊手术的2/3。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尿路感染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nlgr/
有些人在遇到失恋、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繁忙、考试前用脑过度及受突然事故惊吓等情况下,也可引起右下腹阑尾部位隐痛。这种由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貌似阑尾炎发作的现象被称为“心因性阑尾炎”。这些患者虽有类似阑尾炎的症状,但经检查,其阑尾及阑尾系膜既不充血、肿胀,又无化脓表现。由于此病症状很逼真,因此往往难以确诊。调查发现,心因性阑尾炎患者即使在手术后,也会出现上述阑尾炎症状。
心因性阑尾炎是怎样引起的呢?心理学研究发现,精神处于高度紧张或情绪不良时,人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及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治。”预防心因性阑尾炎,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心境,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遇到烦恼、伤心事的时候,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减少不良情绪的刺激,使自己的情绪处于稳定的状态之中。只有这样,心因性阑尾炎才不会“光顾”。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以下三种特殊人群的阑尾炎应特别予以重视: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麦氏点(McBurney 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是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
/3交点为标志。
有时也以左、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Lanz点)表示。
[1]McBurney点及Lanz点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您好!
许多家长可能会有这个疑问,认为医生既没有给宝宝做B超,也没有抽血化验,就诊断宝宝患阑尾炎了,会不会搞错了。确实,诊断阑尾炎至今还没有较为权威或肯定的辅助诊断手段,但医生为宝宝查体时,宝宝的一些表现都是诊断阑尾炎的十分重要的依据。所以,一些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还是值得信任的。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1.腹膜刺激征:当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时,炎症扩散波及壁层腹膜,除右下腹明显压痛外,还可出现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并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右下腹固定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亦可随阑尾的解剖位置变化而改变,但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压痛程度与病变程度相关。当阑尾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压痛范围亦相应扩大,但仍以阑尾所在部位的压痛最明显。
欢迎点击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2025-07-13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