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患者您好:
(1)饮食上不需要过分戒口,尽量要定时定量,只要保证均衡饮食即可。但在尝试某种新食物时,最好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如无不良反应,下一次才吃多些。结肠癌患者应该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原料新鲜卫生的食物,选择鲜鱼、蛋、少量瘦肉和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防止便秘。避免刺激性和坚硬的食物,减少调味品的使用,减少霉变、油炸、高脂肪等食物的摄入。鼓励病人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
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玉米面粥、豆腐脑、粥和蛋羹等,这些食品可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膳食中应该注意多吃点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萝卜和白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
(2)有许多食物可帮助病人恢复,防止复发。如赤小豆和苡米煮粥可清热利水,散血解毒。新鲜紫苋有清热、凉血、散瘀作用,制成菜粥,有助于体力恢复。核桃和莲子等都可温肾健脾,厚肠止泻。黄芪、党参、甘草煎汁,亦有补气养血的功能。
另外,结肠肿癌的患者,不要吃过多脂肪,脂肪总量占总热能30%以下,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
(3)当手术切口缝线已拆除,切口完全愈合后,即可以洗澡,盆浴或淋浴都可选择。衣着柔软、宽松、有弹性,质地以棉麻等天然织物较好,腰带不宜束得太紧。
(4)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可促进体力的恢复,也可促进新陈代谢和增加免疫力。每天都要运动,以保持健康的身体,有造口者也不例外。根据术前的爱好与身体的耐受力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但剧烈的运动,如打拳、举重则要避免。每天的活动量应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进行计划和调整,如计划每天散步2次,每次10~15分钟,待适应后逐渐增加。身体不适时应相对减少,不可操之过急。当病人的体力已恢复,便可以恢复以前的工作,但需避免重体力劳动。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1)年龄:一般认为年龄小的结肠癌患者预后差,尤其是3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为著。具体分析表明青年人临床症状不明显,确诊时绝大多数为Ⅲ、Ⅳ期病例,手术根治的几率相对较低。(2)性别:一般认为,男女由于解剖生理差异,预后有所不同,男性预后较女性差。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743例结肠癌多因素分析显示,65岁以上组女性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男性(69%,60%,P<0.01)。这一现象在直肠癌中表现更加明显。结肠癌病例中,女性患者的10年生存率略高于男性。(3)发病部位:结肠癌的发病部位也影响预后,一般认为距肛门愈远,预后愈好。(4)病程:患者的症状主要根据其本人的主述,缺乏客观指标。一般认为无症状(普查发现等)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有症状者。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结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这位患者您好:
1、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样症状。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腹痛不适或隐痛。开始时可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而左半结肠癌时,多表现为梗阻可突发,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或慢性梗阻症状如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粘液等。
2、大便习惯的改变:右半结肠癌时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当癌肿继续增大影响到粪便的通过时还可出现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而左半结肠癌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病情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此外,若癌肿位置较低,还可出现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的感觉。
3、粪便带血或粘液:右半结肠癌时,出血量小且由于结肠的蠕动使之与粪便充分混合,导致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而左半结肠癌则其出血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有1/4的患者可在粪便中肉眼观察到鲜血和粘液。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结肠癌予后较好,根治术后总五年存活率可达50%以上,若为早期病人五年存活率可达到80%以上,而晚期只有30%左右。
结肠癌手术以后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和复查并且作好康复措施,具体治疗后的存活时间还是同个人的身体体质,以及康复环境以及手术后的放化疗有关系.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真正搞清楚,结肠癌能不能遗传,医生们的意见也不一致。
国外曾调查过某一家族,75年共有血缘亲属650人以上,其中96人为恶性肿瘤患者,多数是患结肠癌,并伴有其它器官的腺癌。还有人统计发现,结肠癌患者的同胞,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增加5倍;结肠癌的家族性因素比其它消化道癌多见。所以,有许多医生认为遗传因素与结肠癌有关。中医食疗
(1)菱粥:带壳菱角20个,蜂蜜1匙,糯米适量。①将菱角洗净捣碎,放瓦罐内加水先煮成半糊状。②再放入适量糯米煮粥,粥熟时加蜂蜜调味服食。经常服食,具有益胃润肠作用。
(2)藕汁郁李仁蛋:郁李仁8克,鸡蛋1只,藕汁适量。将郁李仁与藕汁调匀,装入鸡蛋内,湿纸封口,蒸熟即可。每日2次,每次1剂,具有活血止血,凉血,大便有出血者可选用。
(3)瞿麦根汤:鲜瞿麦根60克或干根30克。先用米泔水洗净,加水适量煎成汤。每日1剂,具有清热利湿作用。
(4)茯苓蛋壳散:茯苓30克,鸡蛋壳9克。将茯苓和鸡蛋壳熔干研成末即成。每日2次,每次1剂,用开水送下,此药膳具有蔬肝理气,腹痛、腹胀明显者可选用,另外还可选用莱服粥。
(5)桑椹猪肉汤:桑椹50克,大枣10枚,猪瘦肉适量。桑椹加大枣,猪肉和盐适量一起熬汤至熟。经常服食,具有补中益气,下腹坠胀者可用此方。
(6)荷蒂汤:鲜荷蒂5个,如无鲜荷蒂可用干者替代,冰糖少许。先将荷蒂洗净,剪碎、加适量水,煎者1小时后取汤,加冰糖后即成。每日3次,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大便出血不止者可用此膳。
(7)鱼腥草莲子汤:鱼腥草10克,莲子肉30克,以上药用水煎汤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里急后重者宜用。
(8)木瓜炖大肠:木瓜10克,肥猪大肠30cm。将木瓜装入洗净的大肠内,两头扎紧,炖至熟烂,即成。饮汤食肠,此膳具有清热和胃、行气止痛。
(9)水蛭海藻散:水蛭15克,海藻30克。将水蛭和海藻干研细末,分成10包即成。每日2包,用黄酒冲服,此膳具有逐淤破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10)菱薏藤汤:菱角10个,薏苡米12克,鲜紫苏12克。将紫苏撕成片,再与菱角、薏苡仁用水煎汤即成。每日3克,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渗湿。
(11)肉桂芝麻煲猪大肠:肉桂50克,黑芝麻60克,猪大肠约30厘米。猪大肠洗净后将肉桂和芝麻装入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肉桂和黑芝麻,调味后即成。饮汤吃肠,此膳外提中气,下腹坠胀,大便频者可选用。
(12)大黄槐花蜜饮
原料:生大黄4克,槐花30克,蜂蜜15克,绿茶2克。
制法:先将生大黄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5分钟,去渣,留汁,待用。锅中加槐花、茶叶,加清水适量,煮沸,倒入生大黄煎汁,离火,稍凉,趁温热时,调拌入蜂蜜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术后便血等症。
(13)马齿苋槐花粥
原料:鲜马齿苋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红糖20克。
制法:先将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软,捞出,码齐,切成碎末,备用。将槐花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研成极细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将成时,兑入槐花细末,并加入马齿苋碎末及红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槐花性凉味苦,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止血的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症。中医辨证治疗
热毒壅盛型
临床表现
腹部胀痛,大便次数增多,便里常常有脓血和粘液,胃纳不佳,苔黄腻,脉弦细。
食疗药膳
1、山楂田七粥:山楂20克,田七5克(研粉),粳米60克,蜂蜜1匙,加清水适量,煮粥服用,每日2次。
2、海参木耳猪肠汤:水发海参60克,木耳15克(水发),猪大肠1段约50厘米(洗净切小段),同加水煮烂,调味食用。
3、香连炖猪大肠:木香10克,川连6克,猪大肠1段约30厘米(洗净),田七末5克,将木香、黄连研末和田七末一起装入猪大肠,两头扎紧,加水炖肠至烂,去药饮汤食猪大肠。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
腹胀痛,腹部肿块坚硬,便下紫黑或脓血,或里急后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
食疗药膳
1、猪血鲫鱼粥:生猪血200克,鲫鱼100克,大米100克。将鲫鱼除鳞,去肠杂及鳃,切成小块,和猪血,大米煮粥食用。每日1-2次。
2、菱角苡仁三七猪瘦肉汤:菱角15枚,薏苡仁20克,三七米5克,猪瘦肉60克(剁碎),加水煎煮至熟烂,调入食盐适量服用。肝胃阴虚型
临床表现
腹部痛隐隐,可触及肿块,大便干结如粒状或形小而扁,口苦口干,纳呆或有呕吐,舌质红,脉细数。
食疔药膳
1、木耳金针乌鸡饮:木耳15克(水发),金针菜30克,乌鸡1只(约500克)去毛及内脏。先将乌鸡炖1小时,再放入木耳,金针草炖至各物熟烂,和盐调味食用佐膳。
2、仙人粥:生何首乌60克,粳米100克,红枣6枚(去核),红糖适量。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药汁与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调味,再煮片刻便可食用。
3、双参猪髓汤:党参30克(切细、纱布包),海参约200克(浸泡好的剂量),海带50克,猪脊骨连髓带肉500克(斩细),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再煮3小时,和盐调味,去党参渣药包,饮汤食肉佐膳。结肠癌的饮食原则及要求
一、饮食治疗
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结肠粘膜的腺体能分泌浓稠的粘液,这种粘液呈碱性,可中和粪便的发酵产物。当结肠患有癌肿时,生理功能受到了破坏,排便功能以及全身情况都受到了影响,如腹泻、排便困难、全身消瘦等症状。如果饮食中仍不注意,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促癌食品,便会加重结肠癌的进展,使全身衰竭。结肠癌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
研究证明,高脂肪膳食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虽能降低血脂,但有促癌发生的作用。胆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与胆石酸同时反应,有促癌作用,说明胆石酸是促癌因素。因此,结肠癌的病人,不要吃过多脂肪,脂肪总量占总热能30%以下,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也就是说,在一天的膳食中,包括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每日脂肪要在50克以下。有的朋友惧怕冠心病,控制动物脂肪很严格,经常以植物油为主,甚至不吃动物油,这样会造成体内过氧化物过多。因为植物油中碳链不稳定、易氧化,如果适当的吃些动物脂肪,就会使碳链稳定,不易氧化,并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形成,所以一定要科学饮食,讲究油脂的合理配比,建议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为1:1:1。
膳食中应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如果结肠癌向肠腔凸起,肠腔变窄时,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结肠癌术后的病人,应同其他胃肠道手术的病人一样,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它饮食。应注意不要吃过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谷类、瘦肉、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每一种的量不要过多。这样才能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手术后初期不能正常进食时,应以静脉补液为主。手术后注意加强护理和饮食营养,促进病人身体恢复。
肠癌早期往往有大便的改变,有时便秘,有时腹泻,便中带血,有些病人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所以对早期肠癌病人应重视调理大便,在饮食中摄入含粗纤维较多的食品,如土豆、红薯、香蕉、嫩叶青菜等等,但加工要细致,避免食物过分粗糙对肿瘤部位的刺激。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可以使大便有一事实上容量,既可以预防便秘,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泻,并能保证每日的规律排便。
晚期肠癌病人由于肿瘤恶性生长侵入肠道内造成肠道狭窄,不同程度的阻塞排便,并减少对食物的容纳。这时应注意给予病人营养丰富,少粗纤维的食物,如蛋类、瘦肉、豆制品和细粮,嫩叶蔬菜等等;并嘱病人多喝蜂蜜水和吃香蕉、鸭梨等等,其中以蜂蜜通便效果最佳。
肠癌病人禁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等食物对肛门有刺激作用,一定不能吃。
二、一日食谱举例(术后恢复期)
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玉米面发糕(玉米面50克),拌圆白菜(圆白菜50克)。
加餐:苹果1个(苹果200克)。
午餐:包子(鸡蛋50克,白菜100克,芹菜100克,面粉100克),汤(西红柿50克,黄瓜50克,淀粉10克)。
加餐:冲藕粉1小碗(藕粉30克,白糖10克),蔬菜饼干2片(面粉20克)。
晚餐:大米粥50克(大米50克),馒头(面粉50克),拌豆腐(北豆腐100克),蒸蒜拌茄泥(茄子100克)。
加餐:甜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5克),蛋糕50克。
全日烹调用油10克,盐6克。
结肠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数年龄为45岁,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整个结肠以横结肠中部为界,分为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两个部分,此两部癌肿的临床表现确各有其特点,兹分述如下:(一)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腔粗大,肠内粪便为液状,这段肠管的癌肿多为溃疡型或突向肠腔的菜花状癌,很少环状狭窄,故不常发生梗阻。但是这些癌肿常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因此其临床上可有腹痛不适、大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中国医学健康网1.腹痛不适约75%的病人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如肿瘤位于肝曲处而粪便又较干结时,也可出现绞痛,应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约50%的病人有食欲不振、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现象。2.大便改变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与癌肿溃疡形成有关。待肿瘤体积增大,影响粪便通过,可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出血量小,随着结肠的蠕动与粪便充分混合,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3.腹块就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可发现腹块。这种肿块可能就是癌肿本身,也可能是肠外浸润和粘连所形成的团块。前者形态较规则,轮廓清楚;后者形态不甚规则。肿块一般质地较硬,一旦继发感染时移动受限,且有压痛。4.贫血和恶液质约30%的病人因癌肿溃破持续出血而出现贫血,并有体重减轻、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恶液质现象。(二)左半结肠癌左半结肠肠腔较细,肠内粪便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硬。左半结肠癌多数为浸润型,常引起环状狭窄,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慢性肠梗阻。肿块体积较小,既少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故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现象,也不易扪及肿块。1.腹部绞痛是癌肿伴发肠梗阻的主要表现梗阻可突发,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慢性梗阻时则表现为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粘液,部分性肠梗阻有时持续数月才转变成完全性肠梗阻。2.排便困难半数病人有此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便秘情况愈见严重。如癌肿位置较低,还可有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的感觉。3.粪便带血或粘液由于左半结肠中的粪便渐趋成形,血液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25%患者的粪便中肉眼观察可见鲜血和粘液。诊断结肠癌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也易漏诊。故对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现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有无结肠癌的可能:①近期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不畅)、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②粪便变稀,或带有血液和粘液;③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④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或体重减轻等;⑤腹部可扪及肿块。有上述可疑现象时,除作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应即进行下列系统检查,以期确定诊断(一)肛管指诊和直肠镜检检查有无直肠息肉、直肠癌、内痔或其他病变,以资鉴别。(二)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虽长25cm,但75%的大肠癌位于乙状结肠镜所能窥视的范围内。镜检时不仅可以发现癌肿,还可观察其大小、位置以及局部浸润范围。通过乙状结肠镜可以采取组织作病理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提供更高的诊断率,国内已广泛应用,操作熟练者可将纤维结肠镜插至盲肠和末端回肠,还可进行照相,确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三)x线检查1.腹部平片检查适用于伴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例,可见梗阻部位上方的结肠有充气胀大现象。2.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癌肿部位的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至病灶处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粘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更有助于诊断结肠内带蒂的肿瘤。(四)癌胚抗原(cea)试验对早期病例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目前对结肠癌的大规模人群防治普查尚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唯有遇见上述结肠癌可疑征象时,及时选用合适的检查方法。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结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您好,结肠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数年龄为45岁,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整个结肠以横结肠中部为界,分为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两个部分,此两部癌肿的临床表现确各有其特点,兹分述如下:
1.腹痛不适 约75%的病人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如肿瘤位于肝曲处而粪便又较干结时,也可出现绞痛,应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约50%的病人有食慾不振、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现象。
2.大便改变 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与癌肿溃疡形成有关。待肿瘤体积增大,影响粪便通过,可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出血量小,随着结肠的蠕动与粪便充分混合,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3.腹块 就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可发现腹块。这种肿块可能就是癌肿本身,也可能是肠外浸润和粘连所形成的团块。前者形态较规则,轮廓清楚;后者形态不甚规则。肿块一般质地较硬,一旦继发感染时移动受限,且有压痛。
4.贫血和恶液质 约30%的病人因癌肿溃破持续出血而出现贫血,并有体重减轻、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恶液质现象。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结肠癌专题: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你好:
大约有15%的结肠癌患者存在错配修复功能的缺陷。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可能是Lynch综合征诱导的遗传基因突变和其他意外的,或“偶然的”因素。但是,错配修复功能的缺陷与癌症的复发率,复发时间和复发部位是否存在联系,以及该缺陷是否影响癌症的化学治疗,至今尚不清楚。
为了探寻这些问题,在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的梅奥医学中心的Frank A. Sinicrope医学博士和同事分析了来自2000多名临床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在外科手术后都采用5-FU (5-氟尿嘧啶是结肠癌治疗的一线用药)进行化学治疗。所有患者均为结肠癌二期或三期。
与那些无缺陷的患者相比,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低,缓解期长、低转移和存活率较高。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都得到了改善。
错配修复功能的状态是否能影响5-FU的治疗效果仍存有争议。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癌症三期的患者而言,无论错配修复功能是否存有缺陷,5-FU都能有效地抑制癌症复发,但二期的患者则未见明显的差异。
研究者还考察了5-FU对一些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些患者被认为是遗传性错配修复功能缺陷或是偶发性功能缺陷。他们发现,只有在那些具有遗传性缺陷患者的治疗中,5 – FU能有效地抑制癌症的复发。
他们声称:“综上,我们的数据表明,和那些无缺陷的患者相比,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复发时间呈现统计性的显著的降低,有着较高的生存率”。 他们指出,虽然是初步研究结论,但是在遗传性和偶发性肿瘤间的这个差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附后的编辑评论中,比利时Gasthuisberg医科大学的Sabine Tejpar医学博士和他的同事指出,错配修复功能缺陷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和对5-FU疗效的影响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他们说,这项具有大量样本的研究,为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在预后效果预测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评论者认为,在使用5-FU治疗前,鉴别错配修复功能缺陷患者是遗传性还是偶发性,这对于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结肠癌专题: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1)、患者大多在中年以上,但青年也有发病,男女之比约为2:1。
2)、早期症状主要是大便习惯的改变,即便秘、腹泻,或腹泻瑜瑜交替。粪便表面常有少量血液和粘液附着。随病情发展,便血逐渐增多,并有里急后重感。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肝肿大、腹块、肠梗阻、恶病质、骶尾部持续性疼痛、大便失禁等症状。结肠癌一般生长较慢,转移较晚。
3)、除上述症状外,根据癌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结肠癌最多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其次为盲肠及升结肠、横结肠、脾曲及肝曲。
结肠癌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这位患者您好:
一、饮食因素
研究表明,有70%~90%的肿瘤发病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而其中40%~60%的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营养相关联,故在肿瘤发病中饮食因素被看作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职业因素
结肠癌患者中绝缘石棉生产工人较常见,并且动物实验已证实吞食石棉纤维能够穿透肠黏膜。此外,金属工业、棉纱或纺织工业和皮革制造业等职业的员工的结肠癌患病率也高于常人。这是导致结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三、遗传因素
据估计在至少20%~30%的结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1%为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5%为遗传性无息肉结肠癌综合征患者。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中80%~100%的患者在59岁以后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由于结肠癌根治术后,仍有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发生,这是结肠癌手术后能活多久的关键研究所在。术后复发是体内残余的癌细胞在作怪,现隐匿转移灶也可能是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因此在剖腹手术前,先进行肿瘤肠腔内化疗或直肠癌术前灌肠给药,可阻止癌细胞扩散,杀伤和消灭癌细胞。术后继续化疗治疗,有可能提高结肠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
欢迎点击飞华健康网肿瘤科结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一)早期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二)中毒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着。
(三)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四)腹部包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五)晚期表现: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结肠癌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一)早期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二)中毒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症状,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三)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四)腹部包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
结肠癌图,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五)晚期表现: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结肠癌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玉米面发糕(玉米面50克),拌圆白菜(圆白菜50克)。
加餐:苹果1个(苹果200克)。
午餐:包子(鸡蛋50克,白菜100克,芹菜100克,面粉100克),汤(西红柿50克,黄瓜50克,淀粉10克)。
加餐:冲藕粉1小碗(藕粉30克,白糖10克),蔬菜饼干2片(面粉20克)。
晚餐:大米粥50克(大米50克),馒头(面粉50克),拌豆腐(北豆腐100克),蒸蒜拌茄泥(茄子100克)。
加餐:甜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5克),蛋糕50克。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结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这位患者您好:
一、中毒是结肠癌的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着。
二、腹痛: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三、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四、结肠癌的症状还包括腹部包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1 )胃肠道功能紊乱:胃纳减退、腹部不适、饱胀、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
(2 )肠梗阻症状:主要有腹痛、便秘、腹胀、呕吐、肠蠕动亢进,有时可以见到肠型。
(3 )血便:为结 肠癌 的主要症状,也是直 肠癌 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所在的部位的不同,出血
量和性状各不相同,长期出血可以产生继发性贫血。
(4 )腹块:多为癌本身,但亦可由于腹腔内转移或炎性浸润所引起,时隐时现的包块常提示肠道有不完全性梗阻。
(5 )全身症状: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不良、全身衰竭,体重减轻和恶液质等。
(6 )其他症状:癌感染可引起畏寒、发热;穿孔可引起弥漫或局限性腹膜炎;侵及泌尿系统可以引起泌尿系统症状。晚期可以出现肝肿大、黄疸、腹水、左锁骨上淋巴节肿大以及其他器官转移的特有症状。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结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这位患者您好:
1.腹痛不适 约75%的病人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如肿瘤位于肝曲处而粪便又较干结时,也可出现绞痛,应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约50%的病人有食欲不振、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现象。
2.大便改变 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与癌肿溃疡形成有关。待肿瘤体积增大,影响粪便通过,可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出血量小,随着结肠的蠕动与粪便充分混合,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3.腹块 就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可发现腹块。这种肿块可能就是癌肿本身,也可能是肠外浸润和粘连所形成的团块。前者形态较规则,轮廓清楚;后者形态不甚规则。肿块一般质地较硬,一旦继发感染时移动受限,且有压痛。
4.贫血和恶病质 约30%的病人因癌肿溃破持续出血而出现贫血,并有体重减轻、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恶病质现象。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一)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腔粗大,肠内粪便为液状,这段肠管的癌肿多为溃疡型或突向肠腔的菜花状癌,很少环状狭窄,故不常发生梗阻。但是这些癌肿常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因此其临床上可有腹痛不适、大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
1.腹痛不适约75%的病人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如肿瘤位于肝曲处而粪便又较干结时,也可出现绞痛,应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约50%的病人有食欲不振、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现象。
2.大便改变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与癌肿溃疡形成有关。待肿瘤体积增大,影响粪便通过,可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出血量小,随着结肠的蠕动与粪便充分混合,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3.腹块 就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可发现腹块。这种肿块可能就是癌肿本身,也可能是肠外浸润和粘连所形成的团块。前者形态较规则,轮廓清楚;后者形态不甚规则。肿块一般质地较硬,一旦继发感染时移动受限,且有压痛。
4.贫血和恶病质约30%的病人因癌肿溃破持续出血而出现贫血,并有体重减轻、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恶病质现象。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结肠癌专题: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2025-05-18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