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卢统庆主治医师
-
医院: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科室:
心内科
-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国内率先使用经CE批准上市的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专用导管系统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 作者:卢统庆|发布时间:2011-05-18|浏览量:1383次
据2002年的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既每5人中即有1位高血压患者,截至2006年我国高血压人数已突破2亿,高血压患者正以每年1000万人的速度迅速增加,估计我国目前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5亿。兼有心内科医生和行政官员双重身份的广州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山,在今年南方会心脏病学预防论坛上向中国心血管医生提出一个问题,美国通过控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50%,而同期中国的冠心病死亡率增加40%,中国的心血管医生该怎么办?使这样一个庞大群体的血压水平得到满意控制是医疗工作者的使命和目标。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循环内科卢统庆
在我国高血压具有 “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及致残率高) 、 “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及控制率低)的特点,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并引起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视,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及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家卫生部自1998年起,确定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向社会各界显示了控制高血压的决心和力度。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Aram V. Chobanian教授指出,基于循证医学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高血压防治的概念和观点虽已站在现代心血管病学的前沿,高血压治疗的发展正在突飞猛进。我们今天看到的却是全世界高血压患病率的持续攀升,而且顽固性高血压越来越多,并非罕见疾病。目前有关顽固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尚无精确统计,但多项临床研究提示该类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20 %~30 %,按照这个数据估计,我国有6000多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另外,合并有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肥胖等)的高血压患者, 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 < 130/80 mm Hg) ,因此实际存在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比预计的还要多。目前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改变生活习惯,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保护靶器官,控制多重危险因素。但目前即使是发达国家,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也仍然是个难题。尽管有多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疗法(包括多种药物的固定组合等) ,但在我国,血压能达到治疗指南要求的靶目标水平的患者仅占6.1 %。虽然多数患者血压不能达标可归咎于依从性差,不能遵守无症状时仍需终身服药的原则,但这也说明开拓新的高血压治疗途径,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弥补药物疗法的不足刻不容缓。
澳大利亚学者Krum 用经皮通过肾动脉消融肾交感神经(RSD) 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临床安全有效,过程简单,不必在体内植入任何设备。
我国部分医院对顽固性高血压经皮射频消融去除肾交感神经疗效观察效果令人振奋。7月6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为1例56岁女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经皮射频消融(PCRF) 去肾脏交感神经(AN)法成功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2012年2月29日上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在国内率先使用经CE批准上市的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专用导管系统(Ardian公司生产Symplicity射频消融导管),为4名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了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圆满成功。这种新的顽固性高血压介入治疗技术在医学上称为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Catheter-based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简称RSD),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顽固性高血压一般定义为: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规律服用3种足量的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其中之一为利尿剂,但血压仍不能达标。这类患者约占接受正规降压治疗人群的10%,往往心血管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希望能够简单、安全、有效地控制顽固性高血压。许多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不仅是高血压发生和维持的关键因素,在代谢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终末期肾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亦可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被认为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的一个重要靶点。而肾脏交感神经的传出与传入纤维对交感神经的激活起重要作用,消融位于肾动脉外膜的交感神经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交感神经的激活。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是一种非药物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技术,患者仅需在局麻状态下,经穿刺大腿根部股动脉,将一根1.3 mm直径的射频消融导管头端送到肾动脉内,传递射频能量至肾动脉外膜,达到选择性消融肾交感神经的目的。该疗法微创,操作时间不到30分钟,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几年前欧美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该疗法临床研究,取得了明显的降压疗效。国内有几家医院于2011年用心脏射频消融导管实施RSD,但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的设计与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导管有明显差别,该导管的直径是2.3 mm,较硬,放电面积大,易造成并发症,不适于RSD,不推荐临床应用。
为满足临床需求,经过向sFDA申报,阜外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根据国际规范严格筛选了4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病例,徐波主任领导导管室医护人员精心准备,密切配合,蒋雄京主任医师使用经CE批准上市的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专用导管系统,主刀完成了4例手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高润霖院士指出,RSD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方法,可能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我国应积极稳妥地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未来的临床研究方向可能在于探索临床适应证的选择、判定手术成功的即刻指标、预测消融效果的检测方法、长期安全性和疗效、风险效益比的评价,以及进一步改进导管消融系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