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瘰疬性苔藓病理及症状
- 作者:朱英斌|发布时间:2014-11-19|浏览量:2039次
皮肤结核的病理学所见在总体上和其他组织的结核病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结核结节很少发生干酪样变、纤维化和钙化。各种皮肤结核其干酪样变的程度也不相同,结核性初疮和瘰疬性皮肤结核,干酪样坏死明显,在疣性皮肤结核则少见,硬结性红斑则约见于半数病例。皮肤的结核结节主要由上皮样细胞组成,其他组织的结核结节则主要由淋巴细胞组成。在结核性初疮,其早期有非特异性炎症改变,而3~6周后有典型的结核结节形成,结节内不易发现结核菌。在粟粒性结核与腔口性结核,则无典型的结核结节形成。在瘰疬性皮肤结核,皮肤组织被非特异性脓肿和溃疡破坏,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出现于病灶的边缘,仔细检查可见结核菌。疣状皮肤结核常无典型所见,但表皮有明显的过度角化,棘层肥厚和乳头瘤状改变,真皮有明显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巨细胞,少有典型结核结节,罕见干酪样坏死,很难找到结核杆菌。寻常性狼疮典型变化是结核结节形成,上皮样细胞结节周围绕以淋巴细胞,干酪样坏死通常少见或无,虽用豚鼠接种可获得结核杆菌,但活检组织内难于查到。
一、皮肤结核的分类
1、接种性皮肤结核病(外源性):(1)结核性初疮;(2)原发接种性结核;(3)疣状皮肤结核;(4)寻常性狼疮(某些)
2、继发性皮肤结核病(内源性):(1)接触性扩展:瘰疬性皮肤结核;(2)自身接种腔口部皮肤结核
3、血源性皮肤结核:播散性粟粒性皮肤结核、寻常性狼疮(某些)、结核性树胶肿、迁徙性结核性脓肿
4、发疹性结核病(结核疹):(1)小丘疹性:瘰疬性苔藓;(2)丘疹性:丘疹坏死性结核疹;(3)结节性:硬结性红斑;(4)结节性结核性血管炎
5、尚未确证的皮肤结核病:(1)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2)酒糟鼻样结核疹
二、皮肤结核临床表现
皮肤结核的诊断要根据:(1)典型的临床表现;(2)有无伴发的内脏或其它器官的结核病变;(3)结核菌素试验;(4)皮损内结核菌检查;(5)组织病理学检查;(6)抗结核治疗的疗效等。
不同类型的皮肤结核,在其外观、好发部位及其发生过程,有共同之处,也各有自己的特点。
1、临床症状:皮肤结核可伴有发热、乏力、盗汗、纳差等结核中毒症状。原发性及再感染性皮肤结核呈慢性过程,而各种结核疹则成批发生。
2、皮肤损害:皮肤结核的皮肤损害有其自己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诊断。
(1)苹果酱结节:结节呈红棕色、质软,用玻片压诊呈特有的黄红棕色,类似苹果酱色,故称苹果酱结节。常见于寻常性狼疮,是其特征性皮损之一,也见于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但此结节并非皮肤结核所独有,结节病、麻风、梅毒、深部霉菌病等都可有类似的损害。
(2)溃疡:见于瘰疬性皮肤结核、寻常狼疮、腔口部结核的溃疡,边缘潜形性,基底有坏死,肉芽组织不规则,苍白易出血。
(3)丘疹: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丘疹坏死性结核疹、阴茎结核疹、瘰疬性苔藓、播散性粟粒性皮肤结核等,皆以丘疹性损害为主。
(4)疤痕: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消退后留凹陷性疤痕,硬结性红斑溃疡愈合后留凹陷性苍白疤痕,在疤痕上可再生新的狼疮结节,瘰疬性皮肤结核的溃疡愈合后可形成凹凸不平的锁状疤痕。
3、好发部位:各种皮肤结核都有其特殊的好发部位。
(1)颜面:常见于寻常性狼疮、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偶亦见于疣状皮肤结核。
(2)颈部:以瘰疬性皮肤结核为多见。
(3)躯干:常见于瘰疬性苔藓及播散性粟粒性皮肤结核,亦见于瘰疬性皮肤结核。
(4)四肢:可见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疣状皮肤结核、硬结性红斑及结核性初疮。
(5)皮肤黏膜交界处:见于腔口部结核及寻常性狼疮。
(6)外生殖器:见于阴茎结核疹、瘰疬性皮肤结核及寻常性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