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力训练技术??等长肌力训练
- 步行训练??步行前训练
- 呼吸训练??深呼吸训练
- 肌力训练技术??等速肌力训练
- 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方法
- 呼吸训练??排痰训练
- 呼吸训练--呼吸肌训练
- 平衡与协调训练?简易设备平衡训...
- 平衡与协调训练 无器械平衡训练
- 呼吸训练??局部呼吸训练
- 平衡与协调训练?简易设备平衡训...
- 呼吸训练??排痰训练
- 呼吸训练??局部呼吸训练
- 呼吸训练??深呼吸训练
- 呼吸训练--抗阻呼吸训练
-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
- 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方法
- 步行训练??步行前训练
- 肌力训练技术??等速肌力训练
- 肌力训练技术??等张肌力训练
- 肌力训练技术??等长肌力训练
- 徒手肌力训练
- 膝关节全膝置换的术后康复
- 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
- 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 小儿膝过伸的原因及康复治疗
- 脊柱疾病疼痛解析
- 肩周炎研究进展
- 肩周炎自我治疗“八段锦”
- 肌力训练技术??等张肌力训练
- 作者:糜中平|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1024次
1、定义 训练时作用于肌肉上的阻力负荷恒定,产生关节运动,借以提高
动态肌力或肌肉耐力。等张肌力训练包括向心性训练和离心性训练。肌肉主动
缩短,使两端相互靠近为向心肌力训练;肌肉在收缩时逐渐延长,致使其两端
相互分离为离心肌力训练。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肌萎缩,肌肉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糜中平
病变引起的肌萎缩,由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由关节疾病或损伤引
起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健康人或运动员的肌力训练。
(2)禁忌证:关节不稳,新发骨折或骨折未完全愈合,急性炎症或感染(红
肿),关节活动或肌肉延展时有剧痛、血肿,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较差、病情
不稳定者。
3、设备与用具 沙袋、哑铃、弹性阻力装置、墙壁拉力器、滑轮系统、
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或专用的肌力训练器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患者处于适宜体位,治疗师选择良好指导体位。 选择适当的阻力装置,
固定体位和阻力装置,嘱患者完成相应的运动动作。
(2)确定肌力训练目标,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
1)增强肌力为目的:以渐进抗阻训练法为例,先测定重复 10 次运动的最
大负荷,称为 10rm 值。用 10rm 的 1/2 运动强度训练,重复 10 次,间歇 30 秒;
再以 10rm 的 75%运动强度重复训练 10 次,间歇 30 秒;再进行 10rm 的 100%运
动强度重复尽可能多次,2~3 周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10rm 的量;训练频度:
1 次/日,每周训练 3~4 次,持续数周;
2)发展肌肉耐力为目的:用 10rm 的 50%量作为训练强度,每组练习 10~
20 次,重复 3 组,每组间隔 1 分钟。亦可采用适宜长度适当阻力系数的弹力带
进行重复牵拉练习。弹力带的一头固定于床架或其他固定物上,反复牵拉弹力
带直至肌肉疲劳,1 次/日,每周练习 3~5 天。
5、注意事项
(1)对于关节损伤、骨质疏松或心血管严重疾患的患者,不宜进行 10rm
测试和最大抗阻训练。
(2)注意鉴别增强肌肉力量或发展肌肉耐力的运动量控制。发展肌肉耐力
时,增加运动负荷,应选择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次数的轻阻力运动。
(3)严格观察等张肌力训练时的心血管反应,尤其是离心运动时。
(4)其他注意事项参考“徒手肌力训练”。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