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发明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科室:
消化医学中心
- 粪菌移植---咨询、门诊和住院...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临床误诊
- 一本关于肠道疾病和肠道菌群的科...
- 老问题:胆囊切除术后腹泻
- 用人体细菌治病属于《时代》杂志...
- 粪菌移植最新进展??致各位复杂...
- 我复杂肠病团队和国际粪菌移植大...
- 粪菌移植已被写入美国临床指南
- 2012胃肠病学十大进展:粪菌...
- 痛苦的慢性腹泻--漏诊率高达9...
- 类克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问题
- 粪菌移植最新进展??致各位复杂...
- 一例被多家医院遗忘的十二指肠克...
- 淋巴细胞性肠炎---腹泻4年
- 又一个外院诊断克罗恩病被否定了
- 奔着粪菌移植来,却被诊断为白塞...
- 很开心,粪菌移植的患者每次随访...
- 霍普金斯医院疑难病例讨论:恶性...
- 史上最牛的乞丐向来自全世界的消...
- 慢性腹痛、腹泻、便秘很难治疗,...
- 我等获得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今天讨论了罕见的Whipple...
- 我科室在 CCTV-10走进...
- 超级疑难诊断的CVID(普通多...
- 十二指肠闭锁与胆胰功能异常
- 输入袢综合征
- 多发息肉的微创治疗
- 2家江苏媒体就治病大肠杆菌问题...
- 我在多家媒体呼吁关爱住院老人
- 消化医学中心“3E论坛”在宁召...
- 我等的一篇学术论文引来的国际培...
- 第一本系统介绍消化道支架的专著...
- 不典型但严重的肝脓肿
- 急慢性腹痛:警惕缺血性肠病,有...
- IgG4相关性胆管炎和胰腺炎
- 我们一起做好肠病诊疗新技术研究和公益资助的研究
- 作者:张发明|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596次
肠病研究基金??基于社会公益的专项研究基金
经过申请、审批、组织、监管、财务程序,“肠病研究基金”于2013年5月8日正式成立了。
基金会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和委员会,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托管。中文名称:肠病研究基金,英文名称:intestine initiative。性质:非盈利,公益性。基金来源:社会公益捐赠和无偿资助。用途:用于肠病诊疗新技术的基础和诊疗研究。特殊情况下,捐赠或者资助人可以通过协议指定专项用途。对有特殊要求或者大额捐赠和资助者,可签署捐赠协议并进行适当鸣谢或者建立命名基金。基金由医院财务科专项管理、专项使用并接受监察。管理部门在官方网站上公示基金管理办法、捐赠流程、使用情况和发展动态。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张发明
“肠病研究基金”指定汇款银行和捐赠方式如下:
捐赠和资助“肠病研究基金”的方式: 收款账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南京下关支行营业部 银行账号:554742948987 任何方式汇款务必备注用途“肠病研究基金”或 “intestine initiative” 财务查询:025-58509977 捐赠咨询:025-58509990 email: iidonate@gmail.com 您还可以直接到南京市姜家园121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政楼2楼财务科柜台当面捐赠。请您将转账、邮寄的流水单号告诉我们或者直接将票据扫描、拍照或者截屏的电子版发给以上邮箱,我们将与您联系并致谢。 |
。。。。。。。。。。。。。。。。。。。。。。。。。。。。。。。。。。。。。。。。。。。。。。。。。。。。。。。。。。。。。。。。。。。。。
如果您愿意,欢迎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定期向您汇报经费的使用情况:
姓名(name): 地址(address): 邮编(zip): email: 电话(tel): 留言(note): |
感谢信
感谢您对肠病研究的关注和支持!
研究不仅需要创新,需要智慧,需要激情,也需要大量的经费。中国缺乏专项、公开、程序化、符合国际惯例的研究基金捐赠渠道,不仅南京如此,在全国也是普遍稀缺。虽然也有少数热爱公益的人士和社会名流发起了相关救助基金、奖学金项目等,但是,致力于疾病研究的研究基金却是少之又少。然而,在美国的大量研究机构里,都有私人捐助的疾病专项研究基金,其金额占所在领域研究总费用的比例高达10%至30%。
复杂肠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还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病返穷”、“看病贵”等问题,至少对于复杂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仍然很突出。
我们致力于复杂肠病的研究,并已经开展多种复杂肠病的诊疗新技术,已经为来自全国各地、乃至美国的患者提供了重要的诊疗服务。比如,2012年,我们在中国开展标准化粪菌移植之后,在世界上首次将其定义为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挽救治疗”一种重要的、经济的治疗方式。大多数患者长时间完全没有症状,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截止2013年,我们已经申请了10余种诊疗专利技术的国家发明专利,已与多家研究机构和开发平台做了不少合作研究,然而,这还不够,我们还有很多深入的研究工作要做,还需要进行技术推广!
我们应该借助社会力量去实现自主创新的新技术,需要成立一个基于社会捐赠来源的研究专项基金,既推动诊疗新技术的研究,又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因此,“肠病研究基金”成立了。医院财务托管部门负责做好财务、票据、协助捐赠人(家庭、企业)减免税务证明工作,为捐赠者开据公益性单位接受捐赠收据,定期对基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书面报告基金使用情况。
值得说明的是,很多人不知道公益捐助与个人和企业的税收减免有关。这一点在发达国家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在中国还不够完善,但是,近几年,中国的法律配套系统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根据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2008年2月国务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分别在年度收益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一定需要告诉大家,我们计划用这些经费研究什么?
最近5年的研究任务至少包括如下3项:
(1)研究程序化的系统用于从粪便中自动化分离菌群,为标准化粪菌移植提供最为重要的技术支持。这种分离系统还可用于虫卵的富集和检验。我们已经研究2年,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2)研究一种胃肠道传输障碍诊断示踪制剂。我们已经研究2年,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3)研究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对炎症性肠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的发病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新的肠道菌群重建方法和理论依据。
中国的研究经费来源,在社会公益捐赠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凸显贫乏。很多人不敢捐,主要是担心捐款被不正当使用。这显然是社会诚信缺失和道德危机的“并发症”。我们可以克服,也必须克服!
著名医疗律师刘晔先生愿意长期无偿担任本基金的法律顾问。刘晔,男,著名医疗律师,现为上海市海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民事法律研究委员会委员。电话:02164458790,邮箱:liuye999@126.com。
2013年6月3日,“肠病研究基金”logo发布。
logo的设计理念:中英文名词分别代表基金的中英文全称;居中的肠道和下方大小不同的手表示本基金基于大众公益支持;绿色象征健康。
特别鸣谢: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张悦(jennifer zhang,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为本基金无偿设计此标志,特此致谢!
肠病研究基金会发起人:张发明
2013年5月8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