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手术或观...
- 索拉非尼在超米兰标准肝移植患者...
- 肝移植的常见适应症??重症肝炎
- 门静脉高压症
- 门静脉高压症
- 继发性肝癌
- 继发性肝癌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
- 出现肝转移≠生命倒计时
- 出现肝转移≠生命倒计时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 准妈妈能做胆囊切除术吗?
- 准妈妈能做胆囊切除术吗?
- 胆囊息肉应该如何治疗
- 胆囊息肉应该如何治疗
- 儿童减体积肝移植术后5年的调药...
- 儿童减体积肝移植术后5年的调药...
- 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现状与...
- 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现状与...
- 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术后的复查和治...
- 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术后的复查和治...
- 肝脏恶性肿瘤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
- 肝脏恶性肿瘤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
- 肝移植手术在哪里做?
- 肝移植手术在哪里做?
- 中国成第二大器官移植国,总体水...
- 中国成第二大器官移植国,总体水...
- “植物人”换肝后康复 深度昏迷...
- “植物人”换肝后康复 深度昏迷...
- 献肝救父: 好男儿孝字当先
- 献肝救父: 好男儿孝字当先
- 特种兵紧急退伍,为博士哥哥生死...
- 肝移植的常见适应症——暴发性肝...
- 肝移植的常见适应症??暴发性肝...
- 肝移植的常见适应症??重症肝炎
- 肝移植的常见适应症??重症肝炎
- 肝移植的常见适应症??肝移植在...
- 肝移植的常见适应症??肝移植在...
- 特种兵紧急退伍,为博士哥哥生死“搭桥”
- 作者:黄磊|发布时间:2009-08-13|浏览量:2358次
文/李作明
2006年11月9日至10日,世界首例亲体“血管搭桥”肝移植手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简称北大人民医院)宣告成功。创造这一医学奇迹的是一个让人倍感悲壮的亲情故事??
刚获知考博分数达到社科院录取线的周文定,患重症肝炎久治不愈。当生命垂危、肝源无着时,周家三兄弟和老父亲争相献肝。检验后,四人中只有身为特种兵的四弟相对具有献肝条件。由于两人体重有差距,肝重不足难以承担两人生命,四弟却冒死请求献肝。医生同意后,意外又出现了:按部队有关规定,现役军人不准捐献器官!
哥哥生死之际,四弟毅然决定紧急退伍。没想到,后面潜伏着更大的意外:由于四弟肝动脉特殊变异,切下的肝供体血管短小,与二哥周文定的器官受体无法血管对接??这是世界肝移植史中从未有过的致命遭遇……
叠加炽热之手,
拯救病危准博士兄弟
2006年6月12日,长沙保险职业学院硕士教师周文定,得知自己的分数已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录取线。他终于在连续多日极度乏力、头晕的状态中彻底松了一口气:拼搏三年,终于修成正果!兴奋中,他爽快地答应妻子张梅英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简称湘雅二院)检查身体。
很快知道了检查结果,夫妻俩大吃一惊:周文定身体的症状并非他自以为考博紧张带来的“亚健康”,而是难以治愈的慢性乙型肝炎进一步加重了,化验指数显示情况很不好,需要马上住院。
无情的诊断不啻天降大祸。夫妻俩万万没想到,就在他苦战三年将要成为向往已久的博士生时,重病竟不期而遇。懊恼中,周文定只好暂时放弃进京求学的念头,先一心住院治病。
一周后,周文定病情开始出现些许好转。可是到了7月中旬,病情却可怕地逆转了:黄疸指数飙升,确诊为死亡率很高的“暴发性重型慢性肝炎”。医生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一时间,周家人一片悲痛。父亲连夜从新邵老家赶来,望着昏迷中的周文定老泪纵横:“文定,你一定要醒过来呀!”很快,周文定的大哥周文石和三弟周文治分别从北京和深圳赶到湘雅二院,在床头不停地呼唤:“兄
![]() |
血脉“搭桥”创造奇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黄磊 |
两兄弟对父亲说:“爸爸,我们哥四个就出文定这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您放心,花再大的代价我们也要救活他!”在兄弟俩的要求下,医院破例为周文定做了具有风险的生物人工肝治疗。仿佛上苍也为兄弟情谊所感动,周文定终于苏醒了……
在北京某特种部队服役的四弟周文质也请假赶回长沙。看着不久前还在电话里约定北京相会的二哥如今只能躺在病床上,周文质心里格外难受,他极力掩饰着悲伤,安慰周文定:“二哥,好好养病,我们还能在北京相会的!”
十几年来,亲如手足的四兄弟难得聚会,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两年前母亲去世时大家赶回家乡。而这次,竟是二兄弟周文定病重!唉,怎么大家少有的聚会总笼罩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悲凉呢。大哥周文石说:“文定的病情暂时稳定了,现在弟妹已经借了5万多元,早已山穷水尽了,爸爸本来就欠着债,给文定治病就得靠我们哥三个了!”
三兄弟探望过周文定,先后离开长沙回各自工作的地方。大哥周文石在北京某部队工作,收入不多,他从同事手中先后借来5万多元,分几次汇给周文定治病。三弟周文治2005年刚从部队复员,他把准备做小生意用的6万多元安家费全部寄给周文定了。四弟周文质还在服役,也从战友们手中借了几千元……这手足亲情,温暖着重病中的文定,给了他巨大的信心。8月份,他的病情开始稳定了。
一家人刚刚松口气,周文定的病情却再次“变脸”:9月中旬,他体内的凝血指数已跌到生命临界点之下。三兄弟又纷纷赶回长沙。经医生多方抢救,周文定病情又一次缓解。
“二弟,别为病情着急,有我们兄弟在,你会没事的。”大哥和两个弟弟一起强作笑脸,鼓励着周文定,“我们正在四处了解更好的治疗方法。”
待周文定病情稍稍稳定,大哥周文石焦急万分地赶回北京。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我国肝病内科治疗技术最顶尖的医院是北京302医院。这家医院的宣传干事何巍深为周文石的兄弟真情所感动,热心地帮他联络、协调,在床位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院方同意周文定入院治疗。
9月26日,周文石将周文定接到北京302医院。几位专家会诊后表示:患者黄疸指数高达600,转氨酶指数却仅为53,呈现出“酶疸分离”的预后不良状态。这种状态一般来说很难出现治愈奇迹。
周文石对周文定说:“这是全国治疗肝病最权威的医院,你放心,在这里,你会慢慢好起来的。我们都要坚定信心!”三弟周文治说:“二哥,明天我要回深圳了。我听说人的手最能积聚治病的能量,我们把几兄弟的手掌合起来放在你身上……”
一时间,三兄弟同时伸出手,一起拉住周文定的双手,轻轻地按在周文定右上腹上。此刻,四兄弟温暖的手足深情霎时聚拢,一股看不见的暖流从周文定的右肋瞬间涌遍全身。他感到,炽热的同胞亲情正凝聚成无穷的意志力,足以驱逐可恶的病魔……兄弟们久久地不肯松开他们拯救生命的双手……
这情景感动了病房里的护士、病人和他们的家属。“让我也来为你们兄弟加把油!”“我也算一个!文定,你会好起来的!”
就这样,一双双温暖的手叠加在四兄弟手上。一时间,一股更大的暖流向周文定体内聚集,他的双眼和面容顿时焕发出全新的神采……
肝轻难担两命,
弟弟救哥无怨无悔
几天后,周文定病情好转,黄疸指数从600降到400多。加上生物人工肝的运作,他从身体和情绪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征候。可病魔就像故意捉弄人一样,到了10月11日,周文定突然衄血,接着肝昏迷。很快,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并进一步确诊为“进行性肝脏衰竭”。四位专家同时进入紧张的抢救。
第二天,周文定再次苏醒。这时,他知道自己的病情已不容乐观,吃力地重复已经说过的老话题:“大哥、四弟,不要再花钱了,让我回家吧!”
两兄弟微笑着说:“我们作了这么多努力,我们还要一起再努力,你要挺住,千万不能前功尽弃!”周文定的妻子张梅英强忍着泪水说:“不要心疼花钱,兄弟们说得好:只要有人,我们就有挣钱的机会!”周文定不知道,为了给他治病,妻子、大哥、三弟已经变卖了近10万元家产。大哥拉着他的手笑着鼓励他:“我们兄弟几个并肩战斗!”
专家会诊后表示:病人的内科治疗已没什么希望,如实在要活命,只能考虑肝移植,手术费用25万多元,不过花这么大代价仍有不成功的风险。
此时,治病的钱已所剩无几,周家口人聚在一起心情沉重地商议如何渡过难关。面对两难取舍,三兄弟异口同声地说:“不惜代价,一定要救下文定,即使不成功,也无怨无悔!”
为了救治兄弟,他们在难以再借到钱的情况下联系用房产抵押贷款。除服役的四弟没有条件外,大哥筹到了6万元,三弟筹来了3万元。
周家兄弟誓死拯救周文定的事情感动了许多朋友。周文定的小学同学、现温州湖南商会副会长唐明得知详情后,激动地说:“天下难得有这份真挚的同胞情感,我也做你们周家的好兄弟吧!”他亲自坐飞机将10万元巨款送到医院。周文定母校新邵一中的肖定东、肖卓群等老师也发动师生捐款,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也纷纷解囊,在京的湖南新邵籍老乡彭源贤、朱大平、刘建辉、刘仁岛、刘应超、李杰、周新科、段国栋等也纷纷捐款,老乡周乐玲在自己创办的“五湖四海邵阳人”网站上积极为周氏兄弟转递各种捐助信息。
很快,25万元肝移植手术费凑齐了。刘建辉博士说:“这些老乡和同学,都是周家的兄弟!”面对这如山的情谊,周文定含着泪说:“有了这些兄弟,对生命,我有足够信心!”
接下来是等待肝源。周家三兄弟开始分别去北京各大医院联系,直到11月1日,他们也没有联系到一个肝源,原来全国肝源都极度匮乏。上海、山东和长沙等30多个省市的医院,他们都先后主动联系了,仍让人失望。
其间,三兄弟了解到,在肝移植技术方面,北大人民医院近年来处于国内居领先地位,技术水平非常高。他们决定选择这家医院做移植手术。因为迟迟等不到肝供体,周家三兄弟和父亲向北大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专家黄磊表示:由周家人提供肝源做亲体肝移植。父子四人都认为不能再等了,都要求为周文定献肝。
很快,父子四人被安排了体检。医生发现,大哥周文石为A型血,三弟周文治、四弟周文质和父亲均为B型血,与周文定的B型血吻合,三弟、四弟和父亲都具有献肝的条件。医生表示:周父年事已高,肝脏明显老化,不符合肝移植要求;而在检查三弟周文治身体时,发现他肺部曾受过重伤,也不具备献肝条件;只有身为特种兵的四弟体质很好,是唯一符合肝源要求的人选。
专家冷希圣、栗光明和黄磊在细致地检查后表示,由于周文定体重较四弟周文质重,周文质的肝脏从理论上讲稍小一些。专家们十分为难:周文质的肝要劈开让两兄弟共用,这个小体积的肝显得较为吃力。如果强行移植,也许会使周文质的肝脏负担过重,而导致不幸??国内已出现一例这种亲体肝移植的悲剧了。
专家的话像一记沉重的闷棍,一下子打得周家人措手不及。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唯一符合肝移植要求的人选最终还是被卡在合格线之外。
面对这种情况,父亲和大哥、三弟也动摇了,因为一旦发生不幸,哥俩的命都难以保住。父亲无奈地说:“老四,就听医生的吧。”
此时,周文定再度陷入肝昏迷,肝脏严重衰竭,凝血指数几近为零。万分焦急的四弟周文质担心地问医生:“我二哥还能活多久?”医生说: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
周文质泪流满面,急切地说:“医生,无论如何也要救我二哥,即使我的肝不够用发生什么意外,我也认了……”周文质反复强烈地要求着。
专家们为他誓死救兄的无私亲情感动了,他们反复商议后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我们会尽力去做,把风险降到最低。”
申请紧急退伍,
“血脉搭桥”创造奇迹
2006年11月7日,冷希圣等几位专家做好了一切手术准备。
当天,周文质向所在部队提出为哥哥捐肝的请求,首长十分为难:“你是一个重情义的好战士,在这种情况下,能为哥哥冒险捐肝,我们都很敬佩。可你是军人,又不能不服从纪律。按照现行的部队有关规定,现役军人不准捐献器官。”
周文质压根就没想到,部队这条铁的规定让他为哥哥捐肝的想法再次落空。一个血气方刚的军人,眼看哥哥游离于死亡门槛竟不能伸手拉一把,他心里万分焦急,不禁痛哭起来:“二哥,我死都想救下你呀!”
抱头痛哭中,周文质脑海忽然闪现一个念头:立即退伍,离开部队,这样就能给二哥捐肝了。
这天中午,他再次找到首长,说:“我想马上退伍,给哥哥捐肝!”
周文质为亲人敢于献身的果决品质一下子感动了首长和战友们。他们看着这个可敬的26岁的特种兵,泪水久久在眼中打转……首长说:“你现在是二级士官,提前退伍意味着什么?小兄弟要想好啊,它不仅使你少得几万元安家费,更重要的是你将失去正常退伍后做特警的机会……”
周文质摇摇头,说:“谢谢首长。为了哥哥,我顾不了那么多了。”首长迅速与周文质的父亲和大哥取得联系。得知周文质提出立即退伍的申请,父子们陷入极度两难境地:不退伍,文定没救;退伍,文质一辈子的前途就葬送了,而且一旦手术发生意外,他还可能搭上性命。父亲抹着泪说:“老四,别退伍了,你是特种兵,正常退伍能当上警察呀。再说,我也不希望你冒险手术啊!”
“爸,我说过,二哥只有一个,我一定救他!事不宜迟,我现在就紧急退伍!”周文质异常坚决。
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亲情更感动人呢。这天,在首长和战友的帮助下,周文质很快在部队办理了提前退伍手续。接着,他又与湖南老家新邵县民政局取得联系,将退伍相关民政手续做了交代。局里的工作人员特别感动:“兄弟,你真了不起,是我们新邵人的骄傲,也是湖南兵的骄傲。我们特事特办,你不必回来,一切我们都给你办好。祝你们手术成功!”
11月9日上午9点,在一片祝福声中,准备手术的文质从容地站在二哥病床前:“二哥,我们能成功的,你要相信自己!”
此刻,周文定灰暗的脸上泛起激动的潮红,晶莹的泪水慢慢流下:“好弟弟,我相信。退一步说,即使救不了我,二哥也知足了,来生还做你的哥哥!”说着,他示意大哥扶他起来,“给我和四弟合个影吧!”
兄弟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张特别时刻的合影定格了一份世间罕见的同胞真情。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眼噙热泪,热烈鼓掌。
10点,手术开始。为保证万无一失,医院为这场特别手术配备了由7个部门的15位医护人员组成的手术小组。冷希圣、朱继业、栗光明和黄磊几位肝胆外科专家同时主刀,复杂的手术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了……
术前检查已经掌握,除周文质的肝相对于两人体重显得略小之外,还有一个不利条件是它的胆管有些变异,即在正常主管上又侧生一根小胆管,这会给手术带来一些麻烦。专家们为此准备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专家开始对周文质进行劈肝手术。劈肝是一个细致的手术,它要随时对每一条细如发丝的肝组织中的血管进行止血及结扎……
就在这时,专家们发现了术前未检查出的问题,即周文质的肝动脉竟也发生变异:一般来说,正常的肝动脉对右肝叶、左肝叶一分为二为两根血管,可是周文质的右肝叶肝动脉又分出一条小的血管供应左肝叶,如果将它也随着右肝叶切断的话,文质体内剩下的左肝叶势必出现供血不足,从而造成生命危险。为此,专家们不得不决定为文质保留这根血管,而这样一来,切下的右肝叶肝动脉便短小一些。
又是几个小时过去,劈肝手术终于完成。周文定的肝移植手术开始。在将周文质的肝放入周文定腹腔,开始缝合肝动脉时,专家发现,由于肝源动脉短小,两兄弟动脉血管之间出现3厘米的空当,无法连接。
手术被迫暂停。
由于肝动脉变异而不能缝合血管,这是世界肝移植手术史上从没有过的现象。根据血管的韧性,短小的距离完全可以伸拉强行缝合,但短缺3厘米,如果强行缝合,势必很快被拉断而导致大出血……
专家们心里清楚,如果提前能预知这种没有世界先例的情况,这个手术是否实施一定要慎之又慎。可眼下,已经是进难两难:做,很可能是失败的无用功;不做,则是前功尽弃。
专家们焦急地反复设想方案。黄磊说:“想想办法,周家人在等着我们成功的消息呢。”
此时,冷希圣教授忽然想起心脏外科搭桥手术的原理,那是通过一根桡动脉的血管直接连接动脉与心室,而这个原理同样可以应用在肝移植手术上!
这一开创性的方案立即得到大家赞同。又是一个小时后,一根取自周文定腕部的桡动脉血管开始了联结这对兄弟肝脏动脉的生命“搭桥”……
次日凌晨,专家们终于分别完成胆管缝合和肝动脉缝合。当黄磊医生松开肝动脉根部的止血钳时,同胞血脉相连,周文定的血液立即流向四弟捐出的健康肝脏……几小时后,两兄弟相继醒来。迷糊中,他们相互用胜利的手势表达着兄弟间无言而深沉的问候。
到12月8日,从四弟身上取出的750克肝在二哥体内已长到1200克,而他体内剩下的肝脏也由原来的700多克长到1100克……
很快,周家兄弟的动人故事在京城和湖南新邵传开了。
12月11日,近百位在京的湖南老乡和北京市民,在北京社教文化信息中心朱大平总经理的友情组织下举行了一次爱心捐献会,共捐款8.4万元。周文定所在学校和周文质所在部队也捐了款。新邵县政府也对此事高度关注,正在积极为周氏兄弟想办法。
在2006年岁末,各界继续热心捐款。周文定因这场灾难失去2006年读博机会,但他却赢得一份来自弟弟的生命馈赠。日后他仍需大额药费维持,相信还会有更多好心人帮他渡过难关……
(李作明)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