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思间病与中风
- 脑梗死
- 健康卫士 爱的使者
- 面瘫治疗 B 作者 张...
- 面瘫治疗 A 作者:张希...
- 脑梗死是血管疾病,不是血液疾病...
- 也说说血稠 作者 张希忠
- 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塞,脑萎...
- 健正奇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研...
- 说说男性保健
- 帕金森病的康复锻炼
-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 父亲MRIB被诊断多发腔隙梗塞
- 32岁,脑梗塞,血压正常,血脂...
- N内科,求助张希忠教授
-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及 脑白质慢...
- 脑梗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症的...
- 脑损伤引起的左肢体活动障碍,
- 中风,嘴也歪了
- 预防中风合并症三招
- 老年性脑萎缩能不能取得好的治疗...
- 脑血管痉挛
- 重症脑干梗死的救治
- 给你提个醒:抗菌药不是感冒药 ...
- 脑卒中康复训练早期介入是减少残...
- 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该怎么吃...
- 中风后又伴有消化道出血咋办? ...
- 中风后的急症处理?
- 中风在家出现情况咋办?
- 中风患者的衣着
- 中风与高热护理窍门
- 如何护理瘫痪的肢体?
- 谈谈褥疮
- 精神失常与中风
- 中风病人夜里不睡怎么办?
- 急性中风患者吃什么?
- 生气要不得!看古人是怎么养生的...
- 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验方 (经验方...
- 告诉你!西洋参的真假这样鉴别!
- 有意思的“消气歌”!
- 可别上这些野医的当!!
- 中风后不要慌!应急处理帮你忙!
- 摘录的座右铭
- 注意引起中风的病因
- 抑郁对健康不利哟!
- 谈谈中医和西医的诊病
- 感冒的食疗
- 寻找第二军医大学的校友们
- 抑郁症是脑梗死患者恢复的重要障...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作者:张希忠|发布时间:2012-10-13|浏览量:572次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作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是指一条或多条脑血管缺血导致该供血区局灶性脑功能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并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过去的观点认为,TIA发作持续不超过24小时,若临床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在发病后24小时以内消失,则考虑TIA的诊断。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改善,临床发现大部患者在发生所谓TIA后,脑部CT或者MRI可发现脑部的缺血灶。研究提示,颈内动脉TIA平均发作时间是14分钟,椎基底动脉TIA平均发作时间是8分钟。1/3的TIA患者将发展为卒中,而初发的卒中往往会再发。随治疗学的进展,时间窗对缺血性卒中至关重要。现在的论点认为一小时以内不恢复的TIA发作就应视为卒中,应积极进行检查、治疗。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张希忠
TIA的诊断
TIA的诊断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由于就诊时患者多已发作已终止,详细追问发作经过就更为重要。包括发作前有无诱因?首发症状?发作时状态(动态?静态?)等等。
临床表现
(1)颈内动脉系统TIA突发短暂的偏侧运动或感觉障碍,单眼一过性黑朦;短暂的失语(优势半球缺血)。(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主要表现:眩晕、恶心、呕吐、复视、一过性黑蒙;交叉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一过性意识丧失或猝倒发作。
辅助检查:头颅CT扫描、MRI、心电图检查和TCD检查都应在初诊时就做,特别是前两项特殊检查。对于有偏瘫的TIA患者,CT扫描尤为重要。临床上TIA的病人中,经CT检查发现显示非缺血性血管病的病变为数不少,包括脑小灶出血和硬膜下血肿,尤其是少数脑出血患者临床会有类似的表现。因此,尽早做CT扫描有助于TIA的鉴别诊断。
鉴别:需与单纯猝倒发作;晕厥;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阿-斯氏综合征);癫痫;癔病等突发意识障碍的疾病鉴别。
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根据发病原因有不同治疗方法。
1.高血压脑血管痉挛学说:若病人的TIA发作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且TCD提示部分血管痉挛,则可使用扩血管药物降压及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包括尼莫地平或络活喜,当脑血管痉挛解除,血压控制在相对安全范围,病人就会终止发作。
2.高血粘度、高凝状态学说:若发现患者血液成份中血小板过多或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血小板聚集度过高,则应使用针对性药物例如抗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药物治疗。
3.微栓学说:微栓是指心脏掉下的微栓和大血管硬化斑块脱落的微栓,暂时栓塞了末梢小血管。此时除降低血粘度外,可用抗凝剂如口服华法令或注射低分子肝素。
4.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颈A内膜剥离术)。此外,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瓣膜病患者,还应积极治疗心脏疾患。
TIA的病人患卒中的机会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有学者统计,TIA发作后一个月内发生卒中的机率是4%-8%;在第一年内发生的机会是12%-13%;以后5年则高达24%-29%。TIA发生率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明显低于颈内动脉供血区。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