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干净”的人,一般有这6个...
- 骨髓纤维化(MF)的分期
- 肠道球部异物错当肿瘤
- 强生51次召回事件48次将中国...
- 淋巴瘤的预后指数
- 过敏性紫癜(AP)复发的预防
- 过敏性紫癜(AP)知识问答
- 专家提醒:父母吸烟,儿童易患白...
- 妈妈得了严重贫血
- 骨穿检查对身体有何影响?
- 自体输血介绍
- 美国公司3D打印出微型肝脏 ...
- 职业人群慢病防控策略应提上日程...
- JAMA:抗风湿生物制剂或不增...
- 贫困地区妇儿营养保障项目效果显...
- 人体血压的生物节律性:勺型高血...
- 良好睡眠 健康人生
- 面对癌症 要有正能量
- 研究发现绿茶和咖啡可降低中风风...
- “搭桥”先要打好“地基”
- 自身免疫糖尿病发病被严重低估
- 人类8种新发基因突变被发现
- 心律不齐增加肾脏衰竭风险
- 测测您的听力
- 近四成计划怀孕女性患生殖道感染
- 地中海贫血的产前检查
- 日本发现干眼症诱因
- 天冷输液要不要加温
- 肋软骨能否做填充材料 螺旋CT...
- 美学者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 双酚A通过抑制基因影响大脑发育
- 人的体质为什么会有差异?
- 吃油炸食品1月损肝类似患肝炎
- 芬兰研究称婚姻有助心脏健康 单...
- HER2阳性胃癌患者援助项目启...
- 当心鼻窦炎引发儿童脑静脉窦血栓
- 我国高效合成链黑菌素类似物
- 马云在亚布力论坛(中国企业家论...
- 国人慢性咳嗽病因明确
-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
- 酱菜“刮油”不可取
- 吃零食首选三大类
- 该不该睡回笼觉
- 胃肠减负有三招
- 塑料带来的是福还是祸
- 塑料制品怎么用关键看成分
- 塞牙不是小毛病
- 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害
- 滥用抗生素引发败血症
- 支原体肺炎误诊为菌痢
- 读片 别忽视正常影像
- 低体重新生儿多发听力障碍
- V-P实验结果因何被误判
- 防止呼吸机引发医疗伤害
- 巧用心得安可治疗血管瘤
- 造口患者可以不用带袋
- 早产宝宝父母要参与治疗
- 冬天补一补 三春可擒虎
- 应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
- 综合治疗晚期肺癌 可有效改善患...
- 深紫外线LED灯 杀菌效果更优
- 金属过敏与“剃刀肿块”
- 中耳炎反复发作谨防鼻咽癌
- 神经监测技术:临床手术“新保镖...
- 高血压伴视物模糊警惕青光眼
- 小伙儿腿瘫 原是钾作怪
- 临床提示 疼痛 下蹲困难 跛行...
- 青蛙皮贴伤口 寄生虫钻入脑
- 擒获肿瘤血管生成元凶
- 莫让“四化”成中医传承内伤
- “熊猫人”也能生出健康孩子
- 人类DNA存在四链螺旋结构
- 咳嗽与感冒药禁用于6岁以下儿童
- 2010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4大...
- 2010年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 抗抑郁药叶洛抒可致自残自杀
- 中药防治流感须分清体质
- 许润三 杏林经方疗妇疾
- 生姜汁擦背治咳嗽
- 自我按摩头部助放松
- 养生箴言
- 岭南天灸 三伏三九均可灸
- 揉搓迎香穴防感冒
- 冬季防痹养肾别忘护肝
- 三招运动 护住脊柱
- 刮痧调理亚健康
- 直肠癌 人工肛门可避免 精确早...
- 严重胫骨骨折 深静脉血栓风险高
- 快速康复外科 更好保护肝移植供...
- 人的体质千差万别
- 增强记忆细胞分子机制被揭示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新突变基因“现...
- 专家提醒:输血美容有风险
- 又有5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被“捕...
- 锻炼过度或损害膝关节
- 筛查入院病人有助加固阻击防线
- 冰雪游前要做足功课
- 车中熟睡不要忘戴颈托
- 四招防倒牙
- 热水泡脚有禁忌
- 黄疸为什么先黄眼
- 老人进浴室最好有人陪
- 宅在家里也要防着点PM2.5
- 六类人不适合泡温泉
- 学学螃蟹爬 关节动起来
- 突发心脏病 咳嗽能自救
- 母乳喂养卵巢癌风险低
- “9吨论”有没有道理?
- 污染物 颗粒越小杀伤力越大
- 日民间团体拟建“卵子银行”
- 什么是硬水?什么叫硬水综合征?
- 日发现帕金森氏症电刺激疗法治疗...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明确“三项...
- 孕妇甲状腺疾病治疗准则修订
- HIV检测 可以化繁为简
- 天寒地冻时 血压为何会升高
- 血液透析患者 容易发生认知功能...
- 羊膜穿刺检查 或将用血液检查替...
- 1/3美国人 通过“网络医生”...
- 经常肚子疼 病根为腹腔粘连
- 咀嚼片 嚼碎了再咽
- 巧用血压计 能防脑卒中
- 肺癌胃癌纳入农村大病保障 报销...
- 血液科常用药环孢素介绍
- 多喝水 生吃一两瓣大蒜头
- 秋食山药最滋补
- 咖啡的是与非
- 苹果越红越甜吗
- 进补鸡汤前看看舌苔
- 冬至后养生 养阴莫忘助阳
- 冬天这样补一补
- 使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应该注...
- “双膦酸盐”与“双磷酸盐”是同...
- 质子泵抑制剂??儿童用药的疑问
- 做足疗 不仅仅是放松
- 按摩保护孩子眼睛
- 吃膏方 慢 停 调
- 人参杀人无罪 大黄救人无功
- 乘坐公交车要面朝前
- 察颜观色巧选美味食醋
- 小伤口一周未愈速就医
- 贪看连续剧 白内障早发
- 吃狗肉中毒 冬补要小心
- 精子捐献并没有那么神秘
- 血吸虫病疫区“以机代牛”推进难
- 专家建议集中治疗创伤病人
- 创伤和意外伤害不能不防
- 尿酸结石的诊断及其溶石治疗
- 痛风的治疗
- 爱必妥:用爱延续生命
- 初潮年龄影响内分泌
- 治肝癌 别一味追求一切了之
- 脂肪肝患者有氧运动需坚持
- 中成药剂量不足影响临床疗效
- 应有高血压患者指南
- 应将防控高血压列为国策
- 腹腔内出血 别忘记腹卒中
- 内镜取代显微镜 根治鼻炎变安全
- 咳嗽不止原是肝脓肿“捣乱”
- 110天婴儿感染西里伯瑞列绦虫
- 我国有了“慢粒”检测标准化平台
- 上海前列腺癌发病率20年增长1...
- 日本6人感染诺如病毒死亡
- 星形胶质细胞由"天使&...
- 成人体检不许用荧光屏透视 儿童...
- 我国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44.7...
- 鞣制革皮严禁用于生产食用明胶
- 食用香料重金属含量不得超10毫...
- 椎间盘突出 哪些人适合微创治疗
- 橘黄病 都是橘子惹的祸
- 误诊为消化疾患 实为青光眼
- 上腹痛也可能是胆石症
- 腹胀合并黄疸警惕胰头癌
- 血小板减少症 不只是皮肤出血
- 全自动病理检测平台提升癌症诊疗...
- 第四届中毒急救论坛举办
- 足细胞是肾小球损伤中心环节
- 婴幼儿体外循环后警惕CLS
- 老年人肠梗阻须警惕肠癌
- 面肌痉挛 新学说助力临床疗效
- 散发肾病综合征也需基因检测
- 全球洗手日5周年主题活动举行
- 腔镜下腹主动脉瘤切除成功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睡眠充足的孩子表现更佳
- 十字花科蔬菜含抗癌物质 西兰花...
- 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有助治疗红...
- 许多常用药物过期多年依然有效
- 中药提取物或能预防术后“血管桥...
- 肝癌发生早期阶段分子机制被揭示
- 我国学者培养出“聪明细胞”
- 飞虫入耳慎自行掏挖
- 午睡那些事儿
- 剥开黏合的细胞之书
- 冬日里 水果不妨煮煮吃
- 燕麦 首选味道清淡的
- 吃个杨桃助消化
- 早餐吃啥有讲究
- 萝卜 冬至前后多吃点
- 三款菊花食谱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可提高生存...
- 治前列腺增生 球囊扩张依然行得...
- 海南澄迈成“世界长寿之乡”
- 2027年每两名男性或有一患癌
- 欧盟控烟措施将更严厉
- 轻松度过更年期
- 逾七成人类新发疾病源自动物
- 应警惕焦虑情绪普遍存在
- 有膝关节疼痛吗?自己先做个简单...
- 关节痛多年 甲旁亢作祟
- 顽固性疼痛有法治
- 肿瘤医院:所有治疗均需病理结果...
- 警惕心源性猝死夺命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眼病风险
- 乙肝癌变两关键易感基因找到
- 姿势变了就眩晕警惕耳石症
- 微创切脾治紫癜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管理比新药更...
- 经常腹泻便秘 亦可能是食物过敏
- 染色三文鱼会影响视力吗
- 我国维持无脊灰状态要过三道关
- 冬季防裂唇膏随身带
- 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PK
- 心脏猝死预测研究有新思路
- 心理健康教育将纳入学校评估指标
- 恶性案件背后的病态人格
- 修正液三分钟毒死小白鼠 专家建...
- 别为拖延找借口
- 给心脏做个深度体检
- “世界末日”逼近 远离从众心理
- 屁是健康晴雨表
- 下雪天穿平跟鞋
- 户外严寒 保持衣服干燥
- 婴儿为何不能靠眨眼躲避光损伤
- “儿童补钙”产品乱象横生
- 11所医学院校通过临床专业认证
- 我国加入HIV治愈全球计划
- 白血病患者管理公益项目启动
- 我国控烟政策难保民众免受烟害
- 安宫牛黄丸中禁用人工牛黄
- 诊断吞咽困难 确定来源最重要
- 断耳冻了一晚又接活了
- 巧用腹腔镜取宝宝腹中畸胎瘤
- 澳大利亚批准一种艾滋病病毒新检...
- 七成干燥综合征病人“走错门”
- 宝宝刚满月就会翻身 可能是脑瘫
- 过去40年人类寿命延长10多岁
- 我国劳动力人口慢病患病率激增
- 约九成受访者不按疗程服药
- 中医药界纪念“衡阳会议”30周...
- 近三成截肢祸起糖尿病
- 临床医学不能“碎片化”
- 专家呼吁将鲜药研发列入国家规划
- 侧支循环决定布-加综合征(BC...
- 脑卒中后血压越低越好吗
- 术中短时放疗 可代替术后长时放...
- 多学科联手 促进胃癌治疗规范化
- 分期不精确 致结直肠癌过度治疗
- 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可软硬兼施
- 研究人员再现帕金森氏症脑内异常
- 特定刺激或有助于唤醒昏迷病人
- 心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严重不...
- 心血管病全程防控体系急需建立
- 勤洗手 远离诺如病毒(noro...
- 儿童缺水可致成绩下降
- 瘙痒症是挠出来的
- 我国种植有机农产品200多万公...
- 冠脉造影明真相 闭塞血管现原形
- 不可轻视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跨界医学
- 三款美食防感冒
- 厨房里的小窍门
- 我家的二合一美食
- 粗粮吃30克合适
- 对付痉挛要用十八般武艺
- 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微创手术控制顽固性高血压
- 涮羊肉一顿别超三两
- 非药物治疗 神经保护新思路
- 苯二氮卓类药 可能增加肺炎风险
- 康复需求呼唤中医人才
- 流派传承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
- 人为制造饥饿不健康
- 高精尖检测微量元素不可信
- 适当吃点含乳清蛋白零食
- 冠心病患者四招度严冬
- 广东建立1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制度
- 四联疗法治儿童白癜风有效
- 上海推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
- “胎盘干细胞库建立方法”专利转...
- 有机硒可改善长期汞暴露者健康
- 卫生部要求完善血友病分级诊疗体...
- 热带水果之王??榴莲和热带水果...
- 选对食用油很关键
- 益肾蠲痹 延缓强脊进展
- 针刺放血治痤疮首选肺腧和大椎
- 热奄包 适宜脾胃寒证
- 治疗痉挛性斜颈重用五心穴
- 防上火 中医人有妙招
- 大雪之后吃“三雪”
- 煎药之法最宜深究
- 治便秘中药效果好
- 国内首部“患者版乙肝防治指南”...
- 土豆不易变色与转基因无关
- 二手烟会增加儿童患脑膜炎风险
- 每晚多睡1小时可有效减轻疼痛
- 厨房海绵比马桶坐垫脏20万倍
- 中年女性每天步行6000步有助...
- 男性啤酒肚增加骨松和骨折危险
- 李斯特菌有“中国式发病”特点
- 权威报告能否警醒3亿吸烟人
- 卫生部首次发布吸烟危害健康报告...
- 甲泼尼龙(MP)控制哮喘有优势
- 萨法尔创造的医学传奇
- 揪出小儿血尿的元凶
- 提早长冻疮 竟是红斑狼疮
- 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已培训近3...
- 二甲双胍或能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
- 骨关节炎患者别忘“五不”原则
- 给医学生上控烟课或可提高控烟水...
-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获救
- 心痛就用硝酸甘油 不妥
- 老年消化道出血 警惕非甾体类抗...
- 老年高血压特殊 要抓住治疗重点
- 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至7.4...
- 每个县都有艾滋病病毒检测能力
- 卫生部建议 将艾滋病职业暴露列...
-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中国恢复无脊...
- “治疗即预防”防艾策略有效性被...
- 乳腺良性肿瘤 手术时机如何把握
- 验血查钙:最“坑爹”的体检项目
- 欧盟:降钙素不再用于治疗骨质疏...
- 决定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研究获重...
- 我国地贫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率为...
- 化妆品铅砷残留限量拟调低
- 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被发现
- 加湿器使用不当会增染病几率
- 儿童饮水应首选白开水
- 警惕职场“过劳肥”
- 消化功能差试试喝羊奶
- 猝死 必然之中的偶然
- 有难言之隐就到虚拟诊室里说说
- ICU资质培训为何受青睐
- 公众对丙肝正确认知率5年增长1...
- 无须谈塑化剂色变
- 辐射暴露引起骨量丢失
- 安眠药 短期用不可怕
- 脐疗 适用于多种疑难杂病
- 中医重调气血以美颜
- 祝谌予 降糖对药方显奇效
- 针刀 祛除干性坐骨神经痛
- 治疗强脊 滞动针疗法见效快
- 也谈落枕的针刺治疗
- 中药外敷 消除乳癌术后臂肿
- 认识银发族视力的沉默杀手
- 长期恐癌 不妨做个高端体检
- 健身不当留神“踩雷”
- 生物相对论 不可思议的推论
- 胰岛素分泌障碍吸烟是可调危险因...
- 良性前列腺增生:需要长期接受规...
- 肝纤维化评估 乙肝治疗的重要指...
- 康复编制床位仅占全国床位总数1...
- “抗生鸡”比“速成鸡”更让人担...
- 两种新药走出实验室进入临床开发
- 幽门螺杆菌A型血感染者更易贫血
- 已知西柚汁与85种药同服可能会...
- 维生素B1缺乏与抑郁症发病关系...
- 痴呆症防治探索有新发现
- 我国人群伤害死亡率为62.39...
- 新版动态血糖监测临床指南发布
- 以“饿”之名爱自己
- 中晚期胃癌临床研究亟待突围
- 神经肽受体拮抗剂 哮喘治疗的未...
- 卒中患者下肢康复可用机器人
- 别把鼻炎当小事
- 买儿童家具 先看安全性
- 三大信号预警食管癌
- 根据用途选口罩
- 老人摔倒别急着站起来
- 想生“好孩子” 孕前孕期都要查
- 慢阻肺:稳定期治疗更重要
- 每天冥想打坐两次可降低心脏病发...
- 关节炎患者每周跳舞一次能够缓解...
- 无心血管病史但需接受胰岛素治疗...
- 婴儿在6个月至12个月大时吃鱼...
- 儿时经常遭殴打 成年后患癌风险...
- 警惕牛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复旦大学学者首次揭示IgM受体...
- 瘢痕也会变成癌
- 亚健康患者记住“iPad”
- 莫将天价虫草神话
- 小心电脑肩来袭
- 塑料拼图别选太鲜艳的
- 椎动脉发育不良更易引发脑卒中
- 年少时肌肉强度与早逝风险有关
- 预防肺癌需“多管齐下”
- 安尔眠胶囊等36种药品转为非处...
- 我国器官捐献体系初见端倪
- 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 联合国报告称全球抗艾步伐在加快
- 长期抗凝可提供持久保护
- 偏头痛先兆期 头痛症状已出现
- 椎间盘突出不等于椎间盘突出症
- 欧洲限制使用含曲美他嗪药物
- 前列腺癌正成为男性健康劲敌
- 睡眠不好可能诱发精神分裂症
- 孕妇大量吸烟会影响孩子阅读能力
- 医学检验不能丢了显微镜
- 我国千余万人感染华支睾吸虫
- 发笑性癫痫 首选药物治疗
- 肥胖的2型“糖友”也需关注胰岛...
- 新氧气袋使用前要做预处理
- 患上硬皮病 不会影响生育
- TCT检查 有出血别紧张
- 不仅仅是说教
- 糖友更需过来人的帮助
- 冬季养生 良好睡眠是关键
- 简单对话看是否中风
- 预防口腔溃疡 多吃深绿色果蔬
- 孩子夜尿增多要小心糖尿病
- 多组织体育比赛 告别成长的烦恼
- 暴风雪中学点自救本领
- 您的冲锋衣“中毒”了吗
- 保暖内衣不要贴身穿
- 爱吃水果要从小培养
- 颈动脉支架再狭窄如何处理
- 外周动脉病与肥胖相关
- 全国脑健康日:关注脑健康,头痛...
- 涉县发现罕见粗大杠柳
- “糖孩儿”急剧增加 社会猝不及...
- 粗细搭配好吃又健康
- 腹膜透析 治疗模式将启动
- 锻炼或可帮助心脏修复损伤
- 高血压患者的大脑“更显老”
- 肺炎链球菌疫苗成人也应接种
- 预测鼻咽癌预后可用分子标签
- 吸烟群体病假多
- 首届华人卒中精英论坛举行
- “动物人参”雪蛤
- 小鼠胚胎头部也是造血干细胞发育...
- 遗传性肾病 不漏诊的秘密
- 植物状态 治疗价值如何评价
- 补充铁剂应优选静脉注射
- 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有新进展
- 加拿大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首阶段...
- 心衰关键分子机制获揭示
- 英研究出可提前检测多种癌症的方...
- 拯救肿瘤患者的卵巢
- 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解读
-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在汉呼吁:99...
- 医疗放射是否过度了?
- 中国超半妇女被吸二手烟 15岁...
- 长时间久坐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脏病...
- 武汉试点传染性肺结核住院全免费
- 医生提示:植芯片治癫痫不靠谱
-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 生吃海鲜致创伤弧菌感染会夺命
- 高脂食品坏作用来得快
- 孕妇吸烟可能影响孙辈
- “智慧养老” 一块腕表 健康全...
- 开胃解腻吃菠萝
- 白薯红薯紫薯 各有各的“薯”性
- 蘑菇 防癌抗衰又壮骨
- 深秋最宜食莲子
- 冬吃萝卜保健康
- 饮食谚语集
- 食疗歌三
- 食疗歌二
- 养生食疗歌
- 水产品食疗歌
- 蔬菜食疗歌
- 水果食疗歌
- 宽心谣
- 粥疗歌
- 花疗歌二
- 花疗歌一
- 养生歌
- 八怕歌
- 进食十二忌
- 食疗歌一
- 规范化诊疗可有效延长脑瘤患者生...
- 胃癌治疗进入靶向时代
- 人凝血因子VIII获批上市
- 北京脐血库引进全自动核酸筛查系...
- 新指标可独立预测胃癌患者生存期
- 记住三个6 挡住脑卒中
- 鱼油有助延缓老人肌肉萎缩
- 自我戒除网瘾有四招
- 老年痴呆预防很关键
- 易怒的人应多喝牛奶
- 饮石榴汁可治疗阳痿
- 经常上夜班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
- 主动筛查 多重耐药菌不再“漏网...
- 淋巴瘤:规范化治疗能显著提高生...
- 血管新生研究获关注
- 中医全程参与治肿瘤尚存阻力
- 部分“慢粒”患者可长期停药
- 女性30岁左右戒烟可多活10年
- 膨化食品 为何“铝”限不止
- 你能读懂身体肿瘤“仪表盘”吗
- 为宝宝留粪便标本有诀窍
- 健康睡眠 不依时间定论
- 秋季护住老寒腿
- 补充营养得法 生个健康宝贝
- 健康心态助人增寿
- 与西方女性乳腺癌相比 我国女性...
- 先心病患儿救治不能“拈轻怕重”
- 儿童用品“有标不依”问题严重
- 老年痴呆症有望可防可治
- 烟草 改变你的身体
- 交通噪声威胁大城市居民健康
-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 喝自制土三七药酒治病会夺命
- 医生提供戒烟劝导值得推广
- “吃有机食品降低生病风险”无依...
- 咖啡因可刺激大脑认知区域
- 低辐射法检测乳腺癌或能实现
- 雷公藤制剂说明书应尽快修订
- 英国警示:他克莫司 不同商品名...
- 肾损害患者发生非惊厥性癫痫 美...
- 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可获赠爱必妥
- 他与台湾同胞血脉相连
- 功能性早搏可以不用药
- 重症医学应向区域化集中化发展
- 常服抗抑郁药(SSRI)或增加...
- 预防骨质疏松应关注患病后人群
- 孕期每周吃2次鱼 孩子多动症减...
- 美国每年超4.2万人吸二手烟死...
- 诺贝尔奖的反作用
- 丢失的骨量 可以找回来
- 四种“便异”应去看医生
- 转转手 活动脑
- 别选“黑又亮”的西瓜子
- 石榴 浑身都是宝
- 大豆蛋白有助于控制儿童体重
- 一岁以内婴儿不能喝酸奶
- 关于牛奶 你知道多少
- 早餐 您吃对了吗
-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
- 肺癌治疗新方案 可改善患者生活...
- 吸烟喝酒多 胰腺癌发病年龄小
- 下肢严重缺血与心衰有相同蛋白(...
- 初级预防 心血管疾病防控新目标
- 糖尿病治疗新探索
- 多发性硬化 死亡与吸烟密切相关
- 从鼾声中听出疾病
- 中医药有望攻克感音神经性耳聋
- 血检可发现早期肺癌
- 我国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30.9...
- 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莫乱吃
- 孕期心脏畸形检查别拒绝核磁共振
- 睡眠不足增加患肥胖症和糖尿病风...
-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 一分钟自测,发现神经病理性疼痛...
- 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病治疗“短板”
- 维生素D对普通感冒无效
- 老年人黄疸“三多一重”
- 胃痛别乱用止痛药
- 心肾疾病交互影响 如何应对
- 揭秘细胞表面“聪明”受体
- 多吃巧克力 更易得诺奖?
- 武汉市门诊重疾医保新增16种疾...
- 罗盖:“肌母细胞之父”挑战抑郁...
- 莫名消瘦难寻原因 肌肉活检找出...
- 乳腺癌筛查 彩超和X线片如何选
- 罕见病患者救治刻不容缓 可从1...
- 无创诊断早中晚期肝纤维化新法发...
- 联合疗法可改善老年血液肿瘤患者...
- 亲密接触当心患接吻病
- 库欣综合征专家共识发布
- 人参成了新资源食品
- 孩子为何出现地图舌
- 从400多亿个血细胞中揪出1个...
- 肠道球部异物错当肿瘤
- 酷似癫痫的西蒙病(Simmon...
- 奥扎格雷钠因何导致头痛
- 儿童服用止咳药需按年龄体重吃
- 食品硫广泛存在 叠加危害不可忽...
- 肝脏的六大功能
- 晚餐前锻炼更适合中年人
- 北京胃癌发病率逐年攀升
- 我国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年轻化
- 专家呼吁管理好血管危险因素
- 丙肝防控缺乏针对性措施
- 全球每4秒钟就有一人患痴呆
- 四成痴呆患者称被他人疏远
- 脑血管病 不光彩的第一名
- 管好嘴 防胆石
- 孕前补充营养六建议
- 巧克力能降低中风风险
- 补品药品 会干扰孩子发育
- 睡太多太少都会致老年痴呆
- 简单营养的鸡肉佳肴
- 评估烟草依赖程度吸烟量不是唯一...
- 远离烟草可降低膀胱癌患病率
- 像量血压一样监测肺功能
- 脓毒症研究思路 是否该扩展
- 警惕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严重过敏...
- 二手烟雾致室内PM2.5污染严...
- 人工种植参获准为新资源食品
-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突出公共卫生问...
- 欧米伽-3脂肪酸无助于预防心脑...
- 服胶囊药应多喝水
- 只有三成腹泻需用抗生素治疗
-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致病因素及防治
- 糖尿病管理走向个性化
- 吃出来的痛如何防
- 晁恩祥:临床是个取之不尽的宝库
- 审批和进医保慢使患者用新药晚8...
- 感冒后七成人不需要抗生素
- 警惕:关节炎患者的九大胃肠道风...
- 中医抗癌不能走入歧途
- 腹部淋巴瘤 影像检查如何选择
- 颈椎病概念须重新认识
- 勤梳头 聪明不绝顶
- 临床诊断要避免思维陷阱
- 慢性感染成我国癌症的首要病因
- 七成人感冒自用抗生素
- 英国研究显示:DHA可改善儿童...
- 淋巴瘤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混用无助降低...
- 经常盗汗谨防其他原因
- 伤口久治不愈要警惕结核杆菌
- 复杂下腔静脉血栓有新疗法
- 感冒药缘何要限购
- 约80%基因有某种确定功能
- 辨证与辩证莫混淆
- 电子香烟仍可能“伤肺”
- 耐药肺结核 全球敲响警钟
-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秋冻春捂"慢...
- 辩证 此病非彼病 混淆可不行
- 老眼昏花可能是糖网
- 肺栓塞易被误诊为冠心病
- 被误诊两次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 警惕氨溴索注射剂超剂量用于儿童
- 8类重特大疾病将补偿90%
- 眼睛干涩别乱用药水
- 口感香脆滑的食物 少吃
- 爱熬夜的孩子长不高
- 减少有机挥发物 从室内装修开始
- 术前禁食禁水时间不一样
- 老人用药要避免重复
- 观察CT片病灶密度变化可提高肺...
- 阿司匹林或可降低前列腺癌患者死...
- 脑微出血可以预防吗?
- 别让防晒霜挡住维生素D
- 当好科主任有些素质当具备
- “类艾滋”说法不靠谱
- 红花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
- 不同人群CT检查辐射剂量得以明...
- 排粪造影可查出便秘原因
- 砷可能影响男性精子质量
- 有心脏病的胃肠疾病患者也能用P...
- 反复高热警惕恙虫病
- 美国进一步评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忽视粪检 钩虫病患者被误诊
- 别关注甲亢漏了糖尿病
- 治疗颈动脉狭窄,CEA还是CA...
- 儿童白血病 化疗能取代骨髓移植...
- 杂菌炒丝瓜
- 双氢青蒿素(DHA)抗肿瘤新机...
- 寄生虫真的一无是处吗
- 苹果连皮吃有助减肥
- 学学低温少油的烹饪方法
- 梨 生吃熟吃各取所需
- “荷塘三宝” 药食两用
- 紫色食物 让人心明眼亮
- 秋天到 南瓜俏
- 别盲目做PET-CT
- 50岁开始锻炼身体也不晚
- 抓住眩晕鉴别诊断的“七寸”
- 新证据:饮酒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
- 家庭自测血压怎样才准
- 自行注射胰岛素须防低血糖
- 中药材为何不道地了
- “吃药打虫”后仍易再染蛔虫病
- 富于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1例
- 美国加强来那度胺监测
- 蔬菜 生吃还是熟吃
- 怕冷宜吃温热食物
- 先吃菜后吃饭 能降血糖吗
- 黄连素防治糖尿病机理初步揭示
- 夏季皮肤过敏用药有讲究
- 患过敏性鼻炎少去泳池
- 用利尿药治疗腹水不应再限钠
- 长寿老人生活的三个特征
- 吃 究竟该听谁的?
- 树莓 浆果中的贵族
- 妇女怀孕前就应补充ω3
- 食疗佳品菌藻类
- 有些食物 让头脑更活跃
- 保健养生话红枣
- 老年人用药有四忌(一)
- 老年人用药有四忌(二)
- 干活后腰痛 不全是腰椎间盘突出...
- 持续呕吐应警惕延髓病变
- 苹果常吃保平安
- 医生的智慧从何而来
- 免疫应答 乙肝转归的重要影响因...
- 常吃安眠药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 素食一品话竹笋
- 健身空心菜
- 吃榴莲喝酒可能致死
- 度假天天把芒果当主食 女教师患...
- 葡萄 皮和籽更有营养
- 食物中的“清道夫”
- 中医如何治疗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
- PET/CT检查SUV分辨良恶...
- 盗汗不宜乱进补
- 巧治幼儿虚汗
- 老年患者应及时评估骨质疏松风险
- 夏天健身须防酸性体质
- 吃个蛋黄派会“被酒驾”吗
- 多思考 勤实践 事必成
- 网络医疗正确使用可使患者受益
- 皮肤细胞直接“变身”血小板
- 如何防止HPV感染发生癌变
- 捐髓者为受捐者省钱千余元(图)
- 宫颈癌检测进入新境界
- 中晚期帕金森病 联合治疗效果好
- 别小看咖啡的美容功效
- 来自大豆的美味与营养
- 八成多人水果摄取不足
- 心绞痛药雷诺嗪可减轻煤气中毒伤...
- 急性肝衰竭 救治理念获更新
- 服蜂蜜能缓解儿童咳嗽
- 癌症干细胞或成为未来治癌“攻击...
- “移监救子”助血癌患儿康复
- 蜱虫致命之谜又有新解
- 幼儿园装修导致两幼儿患白血病
- 安徽一白血病患者当妈妈
- 脓毒症 不是独立疾病而是综合征
- 多学科协作救治HELLP综合征...
- 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肺癌
- 规避风险不是弱
- 染发剂或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对转移性骨肿瘤不应放弃治疗
- 大量丙肝病毒感染者或未被发现
- 肝炎防治 密切监测不可少
-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
- 慢性疲劳者不贫血也可能缺铁
- 施达赛为“慢粒”患者提供全新治...
- 免疫双连便潜血检测有助大肠癌早...
- 如何正确选择感冒药
- 联合用药方案可快速杀灭结核杆菌
- 深静脉血栓有早期监测指标
- 综合治疗顽固性便秘
- 美新疗法成功治愈白血病
- 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治疗适...
-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治红...
-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粘膜护理的...
- 夏吃西瓜七不宜
- 饮葡萄酒有三忌
- “医生吸烟就像活的烟草广告”
- 脑子为什么会生锈?
- 医院误诊率到底有多高
- 哪些因素影响尿常规检查
- 街头吸烟“毒害”路人有了证据
- 修订中药剂量使用标准刻不容缓
- 气血中和百病消
- 四类“护心”药别与甘草片同服
- 血小板减少可能抗凝剂捣乱
- 喝牛奶要搭配其他食物
- 桃 福寿吉祥之果
- 《四季养生堂》水果系列之一 苹...
- 有些人不宜吃桃
- 健康指南:七种抗病增强免疫力的...
- 药食两用话银耳
- 养生保健每天吃够“三四五”
- 有些食物不能和牛奶一起吃
- 说说碘131
- 喝水的学问
- 布加综合征(BCS)诊治有章可...
- 22岁新妈妈得了卟啉病 症状颇...
- 嗜血的“吸血鬼病”??卟啉病
- 吸血鬼之症??卟啉症
- “玻璃人”:你是否了解他们?
- 藿香正气水与抗生素混用差点要了...
- 过量补铁可能诱发糖尿病
- 危重抢救奇兵:去甲肾上腺素(N...
- 空白的死亡教育
- 他汀类药物或致记忆力下降
- 在我们的心目中??在“王振义院...
- New AABB Guidel...
- 抗生素联合锌剂能防止肺炎儿童死...
- 骨质疏松、骨痛、骨折、高血钙、...
- 正确服用速效救心丸
-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
- 武汉:大学生成结核病高危人群
- Tweaking the Es...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
- 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诊断淋...
- 此“三七”非彼“三七”
- 蕈样真菌病(MF)简介
- 苯中毒
- 恶性肿瘤患者尿液RBP和β2-...
- 顽固性高血压 治疗手段再获突破
- 根除Hp与防控胃癌直接相关
- 接种乙肝疫苗并非万事大吉
- 专家呼吁重视肿瘤生殖学研究
- 以血小板减少首诊的干燥综合征
- 美国丙肝致死人数超过艾滋病
-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
- 伊马替尼(imatinib)的...
- 白血病肿瘤细胞如何逃脱死亡命运
-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
- 有用的PP粉
- 新型止吐药??阿瑞吡坦(apr...
- 尼洛替尼(nilotinib)...
- POEMS综合征
- 中国科学家将砒霜结合西药治白血...
- 一把坚果减肚腩
- 长期用激素 小心白内障
- 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传承祖国医学 为白血病患者点燃...
- 测降钙素原 防抗菌药滥用
- 每日提肛百次祛病又延年
- 亦敌亦友是真菌
- 养生菜补血养颜
- 四维模式遣方用药
- 亚硝酸盐究竟是“善”还是“恶”...
- 给药新方式 提升白血病救治疗效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小儿便秘别急着去火
- 卡介苗(BCG)背后的故事
- 大便隐血检查为何不准
- 过敏体质者慎用维生素K1
- 消化道出血还有“第六种”原因
-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治疗有革新有...
- 环孢素A(cyclospori...
- 抗结核治疗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 血友病(hemophilia)...
- 国家血友病信息管理中心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
- 骨髓移植(BMT)治白血病或将...
- 近万支九因子紧急投放全国
- 血友病患者网络联名求药救命
- 基因疗法治血友病乙获进展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者可...
- 集全国专家攻关脐带血干细胞移植...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治...
- 医德与患德
- To cure sometim...
- 日常食物功效歌
- IgDλ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
- 维生素B12有助于心脏和循环健...
- 肝窦阻塞综合征(SOS)13例...
- 尿毒症并发贫血 警惕纯红再障(...
- 骨髓纤维化(MF)的分期
- 找准思路 疑难病诊断不难
- 达珂®治疗急性髓系白血...
- 用肝素须警惕血小板减少症(HI...
- 中药黄芩汤可减轻化疗对肠癌患者...
- 复发白血病 治疗新策略
- 资深中医无偿加入治疗团队 靖怡...
- 血液肿瘤迈向个体化诊疗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食...
-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心脏毒性预防...
- NCCN2008中国版弥漫大B...
- 湖北省中山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
- 7种食物助你延缓衰老
- 全球1/5因烟害死亡者在华人社...
- 淋巴瘤治疗目标应是治愈
- 晒太阳有助于防血液系统肿瘤
- 早晨吸烟更易致癌
- 冷冻血
- 2011中国多发性骨髓瘤(MM...
- 留美博士后为自己的病人献血(图...
- 血液病击倒8岁女童 “笑长”阿...
- 哪些人可能得丙肝(HC)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需对症治疗
- 中药针剂运用要有辩证思维
- 格列卫耐药问题严重
- 鼻出血要预防高血压
- 白血病(leukemia)食谱
- 医学罕见病?木村病(Kimur...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研究...
- “除铁”要尽早 口服更方便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
- 抗击艰难梭菌是艰难之战
- 国产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A...
- 脾区放疗在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
- 吃菠菜 变不成“大力水手”
- 辩证应用中药针剂
- 血友病(hemophilia)...
- 养生长寿名言名句
- 肿瘤性贫血(癌性贫血,肿瘤相关...
- 难治血液病患者的新希望
- 茯苓粉
- 茯苓粉的好处
- 地中海贫血的诊治
- 完全缓解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 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 楷莱®??“旧酒装新瓶...
- 胃药为何要做“三陪”?
-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应用...
- 骨髓病理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 “真寒假热证”和“真热假寒证”
- 蜂胶(bee propolis...
- 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自我按摩治疗便秘
- 中医汤证歌诀
- 中医辨证咳嗽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 打喷嚏就骨折 爹爹原是“骨脆脆...
- 叶酸补多了易缺锌
- 诊断缺铁性贫血(IDA)需注意...
- 意义未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
- 脂蛋白(a)(LP(a))增高...
- 南瓜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常感冒 脱发 指甲变形易脆 月...
- “五大医保”+“仨定点”在湖北...
- 植物药和红细胞免疫
- 网友给严匡华医生的点评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造血...
- M2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 年龄偏大的急性白血病(AL)的...
- 中医养生的25个传统秘方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蜈蚣新用显奇效
- 治单纯性过敏性紫癜选甘利欣
- 核桃能治六种病 你知道吗
- 结核病误作白血病 老汉“兜了...
-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知识问答
- 也为缓解当前医患矛盾开一剂良方
- 血小板严重偏低,需住院治疗吗?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66岁老人,MDS,不知道该怎...
- 关于血友病进展
- 白血病(leukemia)知识...
-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需要关注的临床问题
- 作者:严匡华|发布时间:2012-02-29|浏览量:3046次
1 对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湖北省中山医院血液科严匡华
PPI作为强效抑酸药,可以降低氢离子浓度,显著升高胃内pH值,造成胃内环境的明显改变。这一改变可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产生影响,并造成一定的临床后果。
1.1 骨折的风险及对钙吸收的影响
骨折,尤其是髋骨骨折所造成的卧床对老年人的健康和寿命构成很大威胁。有3项大规模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长期服用PPI增加髋骨及其他部位骨折发生的风险[1~3]。Yang等的研究显示,服用PPI 1、2、3、4年的患者,其发生髋骨骨折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2、1.41、1.54、1.59;与小剂量相比,大剂量PPI进一步增加髋骨骨折的风险。Targownik等[2]的研究也显示,服用PPI 1~7年,患者骨折的相对危险度从0.99逐年上升到1.92。这些研究结果表明,PPI增加骨折的风险具有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相关性。
这一现象被认为是由于钙离子吸收障碍引起的[4]。钙以离子状态被小肠吸收。正常情况下,含钙食糜到达小肠之前,酸性胃液和十二指肠近端的微酸性环境使其中的钙游离出来,成为可以吸收的离子钙。PPI的强力抑酸作用破坏了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的酸性环境,使钙不能离子化而留存在食糜中,影响其吸收。钙长期吸收不足将引起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素释放,继而促进破骨细胞所介导的骨质吸收,导致骨质疏松,从而增加骨折的发生率。这一机制得到了一些短期临床试验的支持。Graziani等[5]对8名健康人进行了3d的观察,服用PPI者进食含1g钙的试验餐后,血清钙上升幅度和尿钙排出量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O’Connell等[6]用45Ca示踪方法对13名健康女性进行了17d的观察,发现空腹服用45Ca标记的碳酸钙1g后,服用PPI组的钙吸收率较安慰剂组降低了41%。至于长期服用PPI是否会造成患者血钙浓度降低尚不清楚,Subbiah[7]等报道了长期服用PPI者出现低钙血症、手足抽的病例,但尚未见到大规模研究的结果。
1.2 对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影响
人体对铁的吸收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胃酸在后者的吸收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钙相似,铁盐必须在胃酸的作用下解离成可溶性的铁离子后才能吸收。体外实验表明,只有在pH<2.5的条件下,掺入面包中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铁离子才能游离出来,而且游离铁离子的浓度与酸度呈线性相关[8]。同时,在酸性环境中,三价铁更容易还原为可吸收的二价铁,并更多地与活性维生素C、糖类、胺类形成复合物,有利于其在十二指肠的吸收。Hutchison等[9]的研究间接证明了PPI对铁离子吸收的干扰。他们将PPI用于血色病的治疗,显著减少了患者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且接受治疗的患者平均所需的放血量每年从2.5 L减少为0.5L。但是,目前并无研究发现长期使用PPI导致缺铁性贫血,其代偿机制亦不明确。
1.3 对维生素B12吸收的影响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是与蛋白质相结合而存在的,胃酸及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使之与食物蛋白分离,游离出来后与R蛋白及内因子结合,到达回肠末端被吸收,因此,理论上,抑酸治疗会影响食物中维生素B12的吸收,但实验数据差异较大。Termanini[10]等观察了111名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患者,在服用奥美拉唑平均4.5年后出现了血清维生素B12浓度的显著下降;Koop等[11~12]发现,在使用奥美拉唑的前3年中,受试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继续延长观察时间则出现了一个小而明显的下降趋势。Hirschowitz等[13]报告,在接受平均18个月的抑酸治疗后,29%的患者出现了维生素B12的缺乏。但也有研究[14]在服用PPI 18~56个月的观察中未发现血清维生素B12浓度的下降。有学者[15]认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奥美拉唑慢代谢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阳性胃炎伴萎缩者以及长期大剂量服用者,PPI才会对维生素B12吸收产生影响。
2 感染的风险
人体免疫系统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胃酸的存在使得胃内环境不适合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生存,从而为整个消化道提供了重要的非特异性保护。PPI的抑酸作用破坏这一保护机制,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目前对感染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胃肠道和呼吸道两个方面,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PPI是肺炎、腹膜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定植、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
2.1 胃肠道感染
消化道是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系统,每天与大量病原物质接触。胃肠道黏膜本身及其拥有的正常菌群可通过复杂的机制防止局部和全身感染的发生。PPI对这一保护机制可能造成如下影响:首先,正常情况下胃内pH为1~2,足以灭活大部分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阻止它们进入肠道;而长期使用PPI的人群,其胃内pH可达到6~7,失去胃酸屏障将导致胃内细菌定植[16]和肠道菌群[17]过度生长。其次,胃酸及胃蛋白酶在食物消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低胃酸情况下,肠道中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类将增加,这些物质进入肠道,将促进某些细菌的生长,从而改变肠道菌群结构[18]。此外,PPI还具有延长胃排空时间[19]、降低胃内黏液黏度[20]等作用。这些因素均可削弱胃肠道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加胃肠道感染的可能性。
PPI所致胃肠道感染的主要表现是腹泻。有研究发现长期服用PPI患者腹泻的发生率增加。Maton等[21]对807位服用奥美拉唑12个月的患者进行追踪,其中9.4% 的服用者出现腹泻。Bardhan等[22]观察了150名服用泮托拉唑1~4年的患者,其中14%出现了腹泻。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 difficile)是导致医院获得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PPI与C. difficile感染的关系得到较多关注。Dubberke[23]等一项基于36086名住院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报告,住院期间使用抑酸药的患者,其感染C. difficile的相对危险度(OR=6.7)显著高于抗生素组(OR=1.6)。但是由于住院患者受住院时间、用药、病情轻重、医院C. difficile流行情况等混杂因素的影响较大,多数研究无法准确评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PPI与C. difficile感染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还存在争议。
2.2 肺部感染
PPI引起肺部感染的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抑酸作用引起的胃内pH升高不仅造成胃内细菌过度生长,带菌胃液的反流还会继发性地造成咽部细菌定植[24]。当咽部的分泌物或反流到咽部的胃液发生误吸时,这些细菌就有可能进入下呼吸道繁殖,引起肺炎。另一方面,除壁细胞以外,H+-K+-ATP酶在呼吸道也有表达,如喉部[25]和肺内[26]的腺体,PPI对这些腺体的抑制可能也会降低呼吸道局部的非特异性免疫力。Laheij等[27]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长期使用PPI确实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发病风险。他们对364683名接受抑酸治疗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抑酸药者CAP发病率百人每年2.45,而对照组则为0.6。正在使用PPI者危险性高于已停用者(OR=1.89),95%CI 1.36~2.62),而且在正在使用者中存在剂量-效应关系。Gulmez等[28]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PPI组CAP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Sarkar等[29]甚至发现长时间使用PPI并不会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而在开始PPI治疗的第2、7和14天,患者罹患CAP的危险度分别为615、318和312。这一现象提示,长期使用PPI的人群中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占很大比例,CAP发病率的增高是否是反流导致的后果,而PPI的使用只是一个标志,这一设想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3 胃泌素升高及相关改变
胃酸和胃泌素存在明显的负反馈关系。胃内酸度降低可以促进胃窦G细胞产生胃泌素,胃泌素一方面直接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另一方面刺激分布于胃肠道黏膜中的肠嗜铬样细胞(enterochromaffin like cell,ECL)释放组胺,组胺再通过组胺受体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30]。任何抑酸药或疾病导致的低或无胃酸状态均会引起血清胃泌素浓度的反应性升高[31],长期应用PPI的患者也不例外,其胃泌素水平可见到2~6倍的上升,一般在250 pg?mL-1以下,很少超过500 pg?mL-1,这大致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水平相当,远小于恶性贫血患者的水平[32]。胃泌素控制胃肠道干细胞的分化,还对ECL细胞、壁细胞以及胰腺、结肠内一些类型的上皮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因此,高胃泌素血症是否会导致这些细胞突变、增生、癌变的问题引起了临床的关注。
3.1 ECL细胞增生
如上所述,高胃泌素血症不仅刺激ECL细胞的功能,而且也刺激其增生。Solcia等[33]随访了202名服用奥美拉唑数月至4年的患者,用药前其中2.5%的患者存在胃黏膜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而用药后这一比例上升到10.4%。Kuipers等[34]对109名长期服用PPI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服用奥美拉唑5年后,H. pylori阳性患者ECL细胞增生的比例从用药前的15%上升到31%,而H. pylori阴性者该比例在用药前后保持不变9%。因此,有学者认为长期使用PPI导致的ECL细胞增生主要发生在H. pylori感染者,尤其是伴有胃黏膜萎缩和重度炎症的患者中[30]。ECL细胞增生的临床意义至今不明,没有证据表明这种增生会进一步发展为良性肿瘤或癌。嗜铬蛋白A(chromogranin A,CgA)是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标志分子之一,其血清浓度与ECL细胞增生程度有关[35],可以作为ECL细胞增生的进行监测的血清标志物。
3.2 胃息肉的风险
除ECL细胞增生之外,PPI还被认为可能增加胃息肉的发生率。Choudhry等[36]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在长期应用PPI达32个月的231名患者中,7.3%发现了胃体息肉。这一现象被认为是胃黏膜在长期高胃泌素的刺激下发生的一种囊性改变。动物实验发现[37],胃泌素对壁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可以使其体积增大、高度增加,当位于腺体颈部的壁细胞肿大时,就有可能阻塞腺体开口,造成腺体内部压力增高,发生囊性改变。这种状况持续下去,腺囊将进一步增大,并最终发展成为息肉。但是胃息肉的发生率并不高,并且似乎没有癌变倾向[38]。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高胃泌素血症会增加胃腺癌的发生率[30]。
3.3 结直肠癌的风险
胃泌素对结肠上皮有促生长作用,因此,生物学上有理由怀疑长期使用PPI导致的高胃泌素血症将刺激结肠上皮或其干细胞发生点突变、增生或癌变。这一怀疑得到了动物实验的支持。Watson等[39]发现,高胃泌素血症增加APC基因突变大鼠结直肠腺瘤的发生率、缩短其生存时间,但如果在幼年时期诱导此种大鼠产生胃泌素抗体,则可以完全避免上述效应,但在人类,该效应并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有一些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互相矛盾。近期,Yang等[40]报告了一项包含8135129例病人、随访时间长达1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剂量的PPI应用5年以上并不会引起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显著升高。van Soest等[41]的一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也报道,使用PPI一年以上的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对照组并无升高。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但研究结果倾向于长期使用PPI不会造成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增加。
4 其他
4.1 萎缩性胃炎的风险
几乎所有的慢性胃炎都与H. pylori有关。当PPI用于治疗H. 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时,其抑酸作用使得胃体部和胃小凹附近的pH上升,造成更适合H. pylori生存的局部微环境,导致H. pylori从胃窦向胃体迁移并更进一步侵入胃小凹深处。H. pylori的深入侵袭使得它与更多胃黏膜细胞进行接触,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加快萎缩性胃炎发展的进程[42]。Kuipers等[34]的一项研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他们对177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了5年的随访,跟踪其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在接受胃底折叠术治疗的72人和H. pylori阴性并长期服用PPI治疗的46人中,萎缩性胃炎发生率都维持在低水平<2%,而在H. pylor阳性并长期接受PPI治疗的59人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达到6.1%。Eissele等[43]的研究也显示,只有当H. pylori存在时,长期使用PPI才会引起慢性炎症和萎缩的加剧,而H. pylori阴性患者中未观察到此效应。
4.2 心脏安全性
两个大规模的、旨在评价胃食管反流病的两种治疗方法???长期PPI维持和抗反流手术有效性的临床研究(SOPRAN和LOTUS)发现,PPI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组,从而引起了临床上长期服用PPI的心脏安全性的关注。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为这些数据并不足以提示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增加患者的心脏风险。对WHO自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的分析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44]。因此,目前认为长期服用PPI并不增加心脏事件的风险。
5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长期使用PPI存在一些不良后果,但都相对比较少见,也较少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在有明确适应证的情况下,服用常规剂量PPI是安全、必要的。有些潜在的不良反应尚存在争议,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的观察和评估。
(转载自: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9, 7(4):6~11.)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