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勇贵主任医师
-
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科室:
心理精神科
- 公司招聘只要A型血 小伙因不符...
- 喝剧毒“百草枯”自杀 两个小伙...
- 二成病人缺乏心理精神专业呵护
- 过分宅会不会致病
-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老人精神健康
- 夏天穿棉袄是患抑郁症 专家称过...
- 什么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 秋风瑟瑟为何人易抑郁
- 扬子晚报:唱歌跑调是病专家命名...
-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额头有“...
- 扬子晚报:“玻璃少年”5年增5...
- 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焦虑障碍的应用
- 苯二氮卓类药的“停药综合征”?
- 如何选择抗抑郁药?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与诊...
- 失眠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 失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抑郁症的康复和护理
- 抑郁症的病因
- 焦虑障碍的生物学研究
- 焦虑障碍的社会文化侧面
- 焦虑障碍心理学侧面
- 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
- 名人之死与抑郁症
- 漫谈老年性痴呆症
- 南京晨报:老太太车祸康复后却“寸步难行”
- 作者:袁勇贵|发布时间:2012-06-04|浏览量:460次
|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精神科袁勇贵 晨报讯(通讯员 杜恩 程守勤 记者 华琳月) 65岁的张大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被车撞伤后,竟然“寸步难行”,两年来无法独立行走,只能靠着拐杖在家里挪步,还经常摔跤。近日,张大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就诊后,意外发现这一切都是抑郁症惹的祸。在该科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张大妈终于扔掉了拐杖,重新找回了走路的感觉。 康复后竟然不会走路 据该院心理精神科牟晓冬心理医师介绍,张大妈两年前一次上街不慎被车撞到,除了颅内出血,腿脚并无大碍,当时被送到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所幸抢救及时,张大妈很快就康复出院。三个月后到医院复查颅内,显示一切正常,但张大妈回家后走路总是不稳,容易跌倒。当时家里人以为是车祸后脑外伤恢复的正常过程,没有当回事。但大半年后,张大妈仍然无法下地自行行走。一下地,张大妈就异常紧张,不知道迈步时该出左脚还是右脚,常常是“寸步难行”,要是看到人多,或者前面有障碍物就会摔跤。张大妈的女儿告诉医生,自从车祸后,母亲就忘记了走路的感觉,你越让她快点走,她越紧张,只能原地踏步。因为这个母亲不能出门,只能在家里呆着。为此,家里人四处求医,跑了两年,什么方法都试过了,但均没有起色,相反越来越严重,到后来张大妈连下地都害怕。 大红人一下变成“残疾人” 当张大妈来医院后被诊断为抑郁症引起的运动障碍时,家里人一点都不相信能歌善舞、诙谐幽默的张大妈是心理有病。据其女儿介绍,张大妈在当地的社区是个大红人,在未遭遇车祸之前,每次社区的文化活动她都是“领头羊”,无论是唱歌、跳舞、相声、唱戏她样样在行。即便是车祸后,张大妈也从来没什么愁容,在儿女和亲朋好友面前总是表现得乐观积极。 但查房中医生却经常发现张大妈会独自落泪,特别是家人走后情绪低落,说活着没有意思,甚至想过死。张大妈说自己原先是社区宣传队的大红人,而现在是一个走不了路、上不了舞台的“残疾人”。该科袁勇贵主任告诉记者,虽然张大妈表面乐呵呵的,但内心极为痛苦。张大妈有高度自我显示性,性格好强,且情感丰富,较为敏感,容易受到暗示,心理矛盾多,有一定的性格基础。而车祸事件又发生在自己本命年,加剧对心理的影响暗示,特别是离开了自己热爱的文艺事业,造成内心失落,出现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最终引发心身转换症状,出现运动障碍。这种患者应该早期就诊,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消除心病重新迈步 张大妈入住该院心理精神科后,医务人员通过解释性心理治疗让张大妈及家属相信,该病完全可以治愈,从而消除病人的疑虑,稳定情绪,帮助她增强信心。在心理治疗的同时,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并采用言语暗示和静脉推注钙剂、物理治疗等措施暗示治疗,给张大妈以安慰和鼓励。同时疏导其家人及亲属过分关注的情绪,借助家人和周围病友的支持,帮助张大妈消除紧张情绪,增强自信。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训练,张大妈已经可以扔掉拐杖,两个星期后,她已经不需要人搀扶,独自慢慢行走。目前张大妈走路越来越稳,步子越迈越大。她告诉记者,两年来我“寸步难行”,现在我终于又可以大步流星了。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