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勇贵主任医师
-
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科室:
心理精神科
- 公司招聘只要A型血 小伙因不符...
- 喝剧毒“百草枯”自杀 两个小伙...
- 二成病人缺乏心理精神专业呵护
- 过分宅会不会致病
- 夏天穿棉袄是患抑郁症 专家称过...
- 什么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 秋风瑟瑟为何人易抑郁
- 扬子晚报:唱歌跑调是病专家命名...
- 南京晨报:老太太车祸康复后却“...
-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额头有“...
- 扬子晚报:“玻璃少年”5年增5...
- 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焦虑障碍的应用
- 苯二氮卓类药的“停药综合征”?
- 如何选择抗抑郁药?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与诊...
- 失眠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 失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抑郁症的康复和护理
- 抑郁症的病因
- 焦虑障碍的生物学研究
- 焦虑障碍的社会文化侧面
- 焦虑障碍心理学侧面
- 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
- 名人之死与抑郁症
- 漫谈老年性痴呆症
-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老人精神健康
- 作者:袁勇贵|发布时间:2012-10-13|浏览量:686次
研究发现:患抑郁症的老人更易患痴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精神科袁勇贵
《江苏工人报》(2012年10月10日 02版)
本报讯 (通讯员 崔玉艳 程守勤 记者 张倩)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主题宣传活动将重点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提出,多年临床研究表明,患过抑郁症的老人,比那些未患过抑郁症的老人罹患痴呆的风险要增加4~5倍,其中女性偏多,年龄多在55岁以上。
56岁的刘女士去年从单位退休,今年突发了一次小中风,身体也不愿意动了,再加上原本退休后情绪就不太好,到医院一诊断说是患上了抑郁症。最近半年来,刘女士的抑郁症因治疗好转,但家人感觉她记忆力明显变差,总是找不到自已的东西,外出也找不到回家的路,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家人非常担心,立即送她到医院心理精神科住院治疗。最终经过诊断,刘女士患上了混合痴呆症。袁勇贵主任解释,刘女士有小中风的病史,再加上患过抑郁症,这次是合并痴呆发作。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精神问题逐渐凸显。研究表明,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等,另外,老年人退休后,角色的转变、单调的生活、“空巢”现象、丧偶、与子女关系差等因素,都可导致抑郁焦虑情绪的产生。
袁勇贵主任表示,中大医院选择了200多名抑郁症老人,进行随访3~5年,研究发现患过抑郁症的老人比那些未患过抑郁症的罹患痴呆的比例要增加4~5倍。此外,抑郁老人中约有三分之二有痴呆异常,而抑郁合并痴呆症的大约有三分之一。
为此,专家提议,老人要多去参加社交活动,多交老年朋友,另外有一些老人通过网上交友来缓解自己焦虑情绪,也是可行的,但要注意适可而止,不可过分沉迷。同时,老人抑郁患者应走出家门,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适度锻炼身体,多接触人群。
《江苏工人报》(2012年10月10日 02版)
本报讯 (通讯员 崔玉艳 程守勤 记者 张倩)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主题宣传活动将重点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提出,多年临床研究表明,患过抑郁症的老人,比那些未患过抑郁症的老人罹患痴呆的风险要增加4~5倍,其中女性偏多,年龄多在55岁以上。
56岁的刘女士去年从单位退休,今年突发了一次小中风,身体也不愿意动了,再加上原本退休后情绪就不太好,到医院一诊断说是患上了抑郁症。最近半年来,刘女士的抑郁症因治疗好转,但家人感觉她记忆力明显变差,总是找不到自已的东西,外出也找不到回家的路,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家人非常担心,立即送她到医院心理精神科住院治疗。最终经过诊断,刘女士患上了混合痴呆症。袁勇贵主任解释,刘女士有小中风的病史,再加上患过抑郁症,这次是合并痴呆发作。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精神问题逐渐凸显。研究表明,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等,另外,老年人退休后,角色的转变、单调的生活、“空巢”现象、丧偶、与子女关系差等因素,都可导致抑郁焦虑情绪的产生。
袁勇贵主任表示,中大医院选择了200多名抑郁症老人,进行随访3~5年,研究发现患过抑郁症的老人比那些未患过抑郁症的罹患痴呆的比例要增加4~5倍。此外,抑郁老人中约有三分之二有痴呆异常,而抑郁合并痴呆症的大约有三分之一。
为此,专家提议,老人要多去参加社交活动,多交老年朋友,另外有一些老人通过网上交友来缓解自己焦虑情绪,也是可行的,但要注意适可而止,不可过分沉迷。同时,老人抑郁患者应走出家门,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适度锻炼身体,多接触人群。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