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视妇科恶性肿瘤的非手术治疗
- 作者:刘颖|发布时间:2010-12-21|浏览量:1477次
与手术治疗一样,非手术治疗也有其“双刃”作用,其可杀伤恶性肿瘤细胞,也可损害正常组织,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妇科肿瘤医生应像重视手术治疗一样,重视和规范妇科肿瘤的非手术治疗。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刘颖
治疗规范是基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处理措施的特点,通过特定时期内科学的临床论证,从而确定的肿瘤治疗方案。这些方案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以及可操作性。遵守治疗规范是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关键点之一。
1 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增殖动力学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恶性肿瘤的化疗显著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例如化疗已为滋养细胞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肿瘤组织由肿瘤细胞及其间质组成。肿瘤细胞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群:按指数分裂增殖的细胞群(进入细胞增殖周期的细胞)、静止细胞群(G0期细胞)和无增殖能力细胞群。根据肿瘤细胞的这些特性与抗肿瘤药物的药理作用,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杀伤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尤其对S期和M期细胞的作用更甚,但对G0期细胞则无杀伤力。这类药物包括抗代谢药(S期)和植物药(M期)。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则可杀伤进入细胞增殖周期的肿瘤细胞和G0期细胞。因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故用药量应足够。为减少药物的毒性作用,临床应用间歇给药,以求最佳疗效。这类药物包括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和激素类。
目前临床应用的单药和联合应用的化疗方案均根据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的特点和抗肿瘤药物的药理作用而制定,并经循证的临床试验已证实其疗效。例如治疗滋养细胞肿瘤疗效公认的EMA-CO方案,其中鬼臼乙叉甙和长春新碱作用于M期,氨甲蝶呤作用于S期,放线菌素D可杀伤G1期细胞,而环磷酰胺则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根据“同步化作用”原理,将这些药物有序地应用于不同时间,即可较多地杀死肿瘤细胞而较少损伤正常细胞。又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标准方案,其中铂类药物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紫杉醇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两者大剂量间歇给药,类似“募集作用”,可杀死大量肿瘤细胞。因此,在给予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时,不应随意用药,亦不宜随意增量或减量。否则,不但疗效难以估计,而且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2 妇科恶性肿瘤的放疗
放射治疗是应用X射线、γ射线、高能电子束及高LET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目前已为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前、术后及根治性治疗。
放射治疗需要掌握放射治疗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临床医师应了解当今与放疗有关的新技术、新进展,应明确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与化疗药物一样,放射治疗不当也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在治疗中或疗程结束后,可因射线作用而引起不适或产生一些变化,例如全身反应、胃肠反应、泌尿系统等放射反应以及放疗结束后出现的放疗并发症,如阴道狭窄、宫腔积液、肠粘连、狭窄、肠梗阻、肠壁溃疡坏死甚至穿孔等肠道并发症及盆腔放疗纤维化所致输
尿管狭窄、梗阻等。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与规范妇科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3 妇科恶性肿瘤的内分泌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是基于肿瘤对激素的敏感性,即肿瘤细胞内含有功能完好的激素受体。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有些性激素可通过非受体途经而引起细胞的生物学变化,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
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对有些妇科恶性肿瘤采用单一的激素治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并不尽如人意。例如应用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虽可取得一定的近期疗效,但其远期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临床应用内分泌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时,首先要明确肿瘤对激素的敏感性;采用通过科学的临床试验证实疗效的治疗方案;应告知患者所用方案的利与弊,在应用新的内分泌治疗方案时更应如此。
目前,虽无公认的、疗效较佳的内分泌治疗方案,但随着对妇科恶性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有前景的内分泌治疗新方案逐步显示出其优势。例如孕激素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
4 妇科恶性肿瘤的其它非手术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的其它非手术治疗,包括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等,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生物高新技术发展而涌现的拮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在临床前研究中,这些方法均显示出拮抗恶性肿瘤有效性。但至目前,一些临床试验结果却显示出其诸多的不足。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应用贝伐单抗(bevacizumab)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反应率为18%,无瘤生存期延长6个月。
而基因治疗的表达载体、靶向性等均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妇科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均处于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试验阶段。这些治疗方法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尚有待今后临床试验的结果。
总之,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滋养细胞肿瘤除外),非手术治疗为辅。万万不可认为作为辅助的非手术治疗是可有可无的,或可随意应用的。正确地应用妇科恶性肿瘤的非手术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相信,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妇科恶性肿瘤的非手术治疗,与抗肿瘤药物治疗滋养细胞肿瘤一样,成为妇科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