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亢的预防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气肿性肾盂...
- 老母亲突发甲亢心衰 俩兄弟拉板...
- (2010版)卫生部 性早熟诊...
- 2011年妊娠期糖尿病国际诊断...
- 何时为治疗矮小的最佳时机?
- 生长激素治疗是否会有副作用?
- 我觉得孩子一直比较矮,去医院要...
- 父母身高都高,孩子现在却很矮,...
- 糖尿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 骨质疏松的防治问答
- 2012年度“糖友”俱乐部糖尿...
- 2011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诊疗指...
- 甲亢遗传吗?
- 身材矮小儿童周末及节假日就诊温...
- 糖尿病人每日要吃多少食物?
- 身材矮小与生长激素治疗
- 曝光涉及29家单位的33种违规...
- 糖尿病饮食七点注意
- 形形色色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 内分泌性高血压
- 身材矮小典型病例分享
- 甲状腺结节的非手术疗法??患甲...
- 如何区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 甲亢患者注意事项
- 碘的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 甲亢的预防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 食物中钙含量排序
- 糖尿病为什么易发生骨折
- 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方面的误区
- 骨质疏松症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
-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
- 一例原发性高血压误诊为内分泌性...
- 甲状腺结节、腺瘤如何确诊?
- 糖尿病的危害
- 荆州一医内分泌科一病区开展甲状...
- 甲状腺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 甲亢治疗的传统方法及评价
- 甲亢、甲减的临床表现
- 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
- 糖尿病既是终身性疾病,又是可防...
- 俱乐部活动暂停公告
- 2011年 糖尿病俱乐部课程表
- 干细胞移植技术简介
- 拔苗助长的科学
- 尽早胰岛素治疗??有望使糖尿病长期缓解
- 作者:吴红艳|发布时间:2011-10-04|浏览量:549次
近十年医学界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飞跃,即认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正是这种认识导致了国内外对糖尿病治疗观念的重大转变,即从单纯降糖到注重胰岛功能的保护,其中胰岛素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说到降糖药,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能说出好多种,如氯磺丙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然而,一种十分有效的降糖药??注射胰岛素,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吴红艳
国内外糖尿病专家都曾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取得了病情长期缓解的可喜成果,这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也得到了初步的尝试。强化治疗就是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mmol/L,同时避免低血糖反应,迅速清除高血糖造成的“葡萄糖毒性”作用。长期缓解是指几个月至数年不用任何降糖药物而血糖维持正常。2006年,一名70岁的患者,因全身乏力急诊我院,门诊查血糖高达30毫摩/升,收入内分泌科,立即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以控制血糖。出院后,在笔者的指导下,他坚持使用胰岛素1月余,血糖逐步降低,胰岛素也逐步减量。后来,他仅用饮食控制也能使空腹血糖维持在5.5~6.5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5.8~7.5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长期稳定于6%左右,至今一直情况良好。此后,又有多名初诊糖尿病患者在笔者的治疗下获得缓解。
早在1997年,以色列的Ilkova等首先报告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半数患者在2年内仅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锻炼就可以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近年来,以色列专家又对新发血糖明显增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结果使75%患者在治疗后的9~50个月内,不再使用任何降糖药,血糖仍可以保持正常水平,且使用越早,缓解时间越长。这个实验提示:2型糖尿病发病的早期虽然血糖很高,但受损的β细胞并没有完全死亡,经过一段时间血糖控制,高血糖对β细胞的毒性已被解除,在很大程度上胰岛β细胞得到恢复,使2型糖尿病自然得到缓解。
我国学者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国内最早于2003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先报道,发现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使初诊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2007年中日友好医院进一步探讨诱导糖尿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对病程5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发现,总缓解率为57.4%,而病程≤6个月者缓解率80.6%,病程≥12个月者缓解率仅11.1%。同样证明胰岛素使用越早,糖尿病缓解率越高。
统计证实,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使用率仅10%~20%,而在发达国家已高达50%。其原因与患者对使用胰岛素的误解有关,归纳起来有五点。
1.误解注射胰岛素会“成瘾”。胰岛素是人体一种必需的激素,没有胰岛素,人就不能生存,缺乏胰岛素,就要得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以及时缓解病情,然后再停用胰岛素,改用其他降糖药治疗。
2.只有到病情十分严重或出现并发症时才使用。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以阻止病情发展,防止或延缓并发症出现,一旦病情加重或出现了心、脑、肾、眼睛和血管并发症后再用胰岛素,就只能起缓解病情发展作用,再要痊愈十分困难。
3.害怕注射时疼痛、方法难掌握。胰岛素注射用笔,尤其是电子笔的问世,让注射胰岛素变得简单、易学。超细、润滑的针头,基本上可做到“无痛”。
4.使用胰岛素会使生活方式受限。实际上,只要掌握了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以后每次注射仅需半分钟。经常外出的患者,可选用装有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的胰岛素笔,起效快,可在进餐时即刻注射,十分方便。现在,一些患者安装了胰岛素泵,彻底免去了每天数次注射胰岛素,不论外出旅游、打球或游泳都十分方便,而且对血糖的控制更有效、更平稳。
5.害怕注射胰岛素容易发生低血糖。预防低血糖,首先要做到定时注射胰岛素并按时进食,最好随身携带一些食物,一旦出现心慌、手抖、出汗和饥饿感时,及时进食。建议患者自备一个血糖仪,定期自测血糖。发现有低血糖趋势,可及时减少胰岛素注射量。
有报道说,一个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越高,说明其糖尿病治疗的水平越高。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如果这个比例小,说明有更多的病人血糖得不到良好的控制,相继而来的是并发症的出现、医疗费用的上升等很多其他的问题。可以说,胰岛素是许多糖尿病人的保护之神。所以,需要应用胰岛素的病友尤其是初诊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抵制它,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