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斑秃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 应对婴儿湿疹 采取拖延战术
- 中医辨证配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
- 欢迎收看《常见皮肤病的预防与治...
- 门诊挂号方式及乘车路线
- 如何煎药?
- 致要求加号的患者朋友
- 致患者感谢信的回应
- “全国慢性荨麻疹、银屑病中医及...
- 季节、脏腑、经络、部位四位一体...
- 红蓝光配合药物治疗寻常型痤疮4...
- 中医治疗为何是牛皮癣患者的最佳...
- 湿疹有复发迹象,该怎么办?
- 请问抗过敏的中药有哪些?
- 小儿皮肤过敏,有什么治疗方法?
- 顽固性湿疹的辨证思路与治疗体会
- 脱发的中医饮食治疗
- 运用温法、散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 皮肤划痕症怎么治疗?
- 斑秃引起的原因怎样查找
- 痘痘一年如何治疗?
- 进行期牛皮癣该如何正规治疗??
- 慢性荨麻疹如何根治?
- 皮肤划痕症
- 用中药治湿疹,好了后还会复发吗...
- 慢性荨麻疹能治断根吗?
- 小儿荨麻疹怎样治疗
- 痤疮不常见证型的辨证治疗
-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 荨麻疹能治好吗?
- 牛皮癣是否传染,能根治吗?
- 汗疱疹怎么治疗?
- 哪些皮肤病适合中医中药治疗?
- 接受中医治疗须知
- 谈中说西论皮肤
- 几种春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 银屑病治疗宜忌
- 难治性斑秃的综合治疗
- 脚上出水疱、瘙痒就是脚气吗?
- 春季漫话黄褐斑
- 掉头发就是脱发病吗?
- 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要点及治疗体...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5例近期及远期疗效观察
- 作者:刘爱民|发布时间:2009-02-10|浏览量:5009次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方法 以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为主,皮损严重者酌加抗组胺、激素等短期运用,远期疗效观察期限为停药后3个月~1年。结果 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61.81%;痊愈患者的远期疗效:长期缓解率为86.67%。中期缓解率6.67%,复发率6.6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显著提高疗效,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河南省中医院皮肤性病科刘爱民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荨麻疹是主要由自身免疫因素参与引起的复发性皮肤病。抗过敏药、抗组胺药一般可控制皮损,但停药则易于复发,而且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常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55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男23例,女32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9岁,平均36.67±15.35岁,均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风团反复发作6周以上,除外胆碱能性、寒冷性等荨麻疹患者),病程最短1.5月,最长216月,平均25.34±46.11月。55例均曾经在1-10家医院治疗过,服用抗过敏和/或抗组胺药一种或多种1个月~数年,15例服用抗组胺药或激素以及反应停等不能完全控制皮损,18例中西药混用。9例有药物过敏史,多为青、链霉素,磺胺类、头孢类抗生素,以及中药制剂双黄连等。
1.2 中医证候标准
1.2.1风湿热蕴肤证:好发于青壮年,风团大小不等,剧痒难耐,西药服则风团不出,停则很快复出,迁延日久。辨证要点是风团色红而痒,舌苔黄腻,或舌质红,苔腻,脉滑。
1.2.2肺卫不固兼风湿热蕴肤证:风团反复发作,辨证要点是在风湿热蕴肤证的基础上还具有形体瘦弱或虚胖,乏力、易感冒、脉弱或虚等。
1.2.3 肺卫不固,风邪留恋证:风团时隐时现,瘙痒,形体瘦弱或虚胖,易感冒。辨证要点是易感冒,感冒则不发热,或低热,常流清涕,平素乏力,动则心悸气短,面色不华。舌淡红,苔薄白,脉虚或弱。
1.2.4卫阳不足兼气血两虚证:病程已久,风团常于夜晚出现,瘙痒,辨证要点是畏寒怕冷,手足不温,易感冒,或冬天易生冻疮,面色晦而无华,形体弱,少寐多梦,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弱或弱。或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等。
1.2.5 风热蕴肤证:病程相对较短,一般在半年以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风团红痒,舌质稍红或红,苔薄黄,或伴咽痛,口时干,脉浮数。
1.2.6血虚风恋证:好发于中年以上妇女。临床表现为风团,瘙痒,面色黄白不华,月经量少,心悸乏力,头晕健忘,少寐多梦。辨证要点是面色白或黄白不华,少寐多梦,月经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1.2.7 卫阳虚弱兼湿热内蕴:风团反复日久,辨证要点是既有阳气虚亏证,又有湿热证,常见感冒多,形体虚弱,舌质稍红或淡,苔黄腻,脉弱或滑。
1.3 本组中医证候分布:55例慢性荨麻疹属肺卫不固,兼风湿热蕴肤证者13例,卫阳不足兼气血两虚证12例,肺卫不固、风邪留恋证12例,风湿热蕴肤证8
例,风热蕴肤证5例,血虚风恋证2例,卫阳虚弱兼湿热内蕴证3例。
1.4 治疗方法
1.4.1分组说明:因所有纳入病例都曾经接受过抗过敏、抗组胺等西药治疗并且疗效不佳,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进行观察治疗。
1.4.2 治疗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均根据中医辨证采用相应的治法和方药,给与中药汤剂口服,采用电热自动煎药机由专人煎制,每次200ml,bid,早晚空腹口服,连续服用。皮损较轻者,仅口服中药汤剂,较重者在口服中药的同时加服苏迪(依巴斯汀,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片10mg,qn,极少数仍不能完全控制者再适当添加激素或雷公藤类等口服,所有使用西药者均随着皮损的减轻或消失逐渐减量至停,中药汤剂一直服用,并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中药处方。西药停完,中药续服至风团完全不出达1~2个月后停药,结束治疗。
1.5 疗程:治疗前不规定疗程,因本病较顽固难治,根据临床经验,当达到最佳疗效后再延长治疗1个月,若不再继续好转者即停药,结束治疗。本组疗程最短7天,最长11个月。
1.6 疗效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1]:按0~3级标准对患者慢性荨麻疹临床主、客观症状评分:瘙痒:0=无;1=轻度,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2=中度,可忍受,对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一定影响;3=重度,不能忍受,明显影响生活和(或)睡眠。风团数目:0=无,1=风团<10个,2=风团10~25个,3=风团>25个。风团大小(最大风团):0 = 0,1=直径<1.5 cm,2=直径1.5~2.5cm , 3=直径>2.5cm;每次发作持续时间:0=0h,1<1h,2=1~12h ,3?12h。
1.7 疗效评定标准
1.7.1 近期疗效评估[1]:根据每个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按下列公式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 治疗前症状积分。根据SSRI评价总体疗效。标准为:无效为SSRI<0.20;进步为SSRI 0.20~<0.60;显效为SSRI 0.60~<0.90;治愈为SSRI≥0.90。以显效和治愈的患者百分数为总有效率。
1.7.2 远期疗效评定:对于治疗后痊愈的病例进行定期随访,于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各进行1次。长期缓解:停药后风团未再发作,也无瘙痒等自觉症状≥1年;中期缓解:停药后无复发,无自觉症状≥6个月<1年;短期缓解:停药后风团无复发,无自觉症状≥3个月<6个月;复发:停药后皮损复发,自觉瘙痒。
1.8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方法采用双侧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表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 例(%)
自身对照 |
n |
症状积分 ±S |
痊愈 |
显效 |
进步 |
无效 |
总有效率 |
疗前 |
55 |
8.53±1.27 |
|
|
|
|
|
疗后 |
55 |
3.60±3.18?? |
20(36.36) |
14(25.45) |
12(21.82) |
9(16.36) |
61.81 |
??治疗前后比较,t=9.982 P<0.001
2.2 远期疗效:我们于2007年12月20日对19例近期达痊愈的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病人来告或电话随访、手机短信等),因故失访4例,实际随访到15例,其中复发1例。
表2 慢性荨麻疹痊愈后远期疗效随访结果 例(%)
n |
长期缓解 |
中期缓解 |
短期缓解 |
复发 |
复发率 |
15 |
13(86.67) |
1(6.67) |
0(0.00) |
1(6.67) |
6.67 |
由表2可见,本组治愈并能随访到的患者86.67%均达到长期缓解,最长的1例已有2年半未再复发。目前除1例复发外(未遵医嘱,自以为痊愈而自行停药2月后复发,后又复治),其他患者均未见复发迹象,而且治疗后体质普遍增强,原有其他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消失。
2.3 疗程与疗效:55例慢性荨麻疹坚持治疗<1个月者7例,1~≤4个月者37例(其中痊愈13例,显效10例),>4个月~≤8个月者10例(其中痊愈4例,显效2例),>8个月~11个月者1例(痊愈)。可见大部分痊愈和显效病例疗程集中在1~8个月内,而以4个月时多数能达到最佳疗效。
2.4痊愈患者病程与疗程的关系:19例痊愈患者的病程最短1.5月,最长144月,平均21.61±39.99月;疗程最短1.25月,最长11个月,平均4.57±3.18月。将2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无明显相关(相关系数=0.087,P>0.05),说明病程的长短与疗程的长短之间无相关性。并非病程越长,疗程就越长(治疗困难),病程越短,疗程就短(治疗容易)。
2.5 不良反应:55例患者在治疗中除部分服用抗组胺、激素等西药有轻度短时不良反应如头晕、嗜睡、胃肠道不适等以外,未见其他副反应。个别患者开始服中药时轻度腹泻,数天后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3 讨论
近年研究发现不少证据表明,慢性荨麻疹是主要由自身免疫因素参与导致的皮肤病,与急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不同,患者血清中存在抗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抗体、组胺释放活性(histamine-releasing activity, HRA)或抗IgE自身抗体,其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途径也明显多于过去所认识到的途径,而且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参与[2]。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密切关系也提示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了部分慢性荨麻疹发病。[3]本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而且抗组胺药对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无效。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与西医不同,而且中药是天然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很多,作用靶点也广泛,其起效关键在于调理,使不正常的免疫功能逐渐趋于正常,对治疗此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本次观察治疗,虽然样本不大,但已能说明几个问题:①中西药配合可以明显增强疗效,缩短疗程,提高患者坚持长期治疗的依从性。②中医辨证治疗具有确切、良好的远期疗效,应该说这是目前西药较难达到的。③中医辨证治疗为部分慢性荨麻疹的完全缓解带来了希望。
本组所纳入的病人,开始大多数对中医治疗并无信心,只是没有办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受治疗。我们在取得一定疗效的同时,适时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增强信心,这是十分重要的。慢性荨麻疹的疗程长,要取得长久的疗效,这也是必需的。只要病人能坚持治疗,有信心和耐心,相当一部分是可以达到长期缓解甚至完全缓解的。如何用西医实验手段解释中医疗效机制,这是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刘玲玲,朱学骏,姜薇,等.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双盲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6):306-308
[2]孙仁山,刘荣卿.自身免疫与慢性荨麻疹.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26(3):135-138
[3] Cebeci F, Tanrikut A, Topcu E,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 urticaria and thyroid autoimmunity. Eur J Dermatol. 2006, 16(4):402-405
本文经修改后,已发表于《中医杂志》2008年第11期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