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俊涛主治医师
-
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男科
- 男性不育患者的注意事项
- 精液常规分析参考值越来越低:正...
- 何为不育症?
- 男性不育该做哪些检查??有的放...
- 中老年前列腺增大需警惕前列腺癌...
- 男性不育该做哪些检查??有的放...
- 温潜法在男科疑难杂病中的应用
- 笔记本电脑使用不当可导致男性不...
- 男性不育患者就诊时要做哪些体格...
- 性功能的锻炼康复方法
- 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常见自我判...
- 心肝肾三脏在阴茎勃起机制中的功...
- 科学吃出健壮“种子”
- 精液标本如何采集才算正确
- 温阳法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应...
- 男性不育,别总是冤枉前列腺炎
- 前列腺炎究竟和性功能障碍关系有...
- 对“慢性前列腺炎”诊治的再认识...
- 男人的“不育”问题该如何就诊
-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切莫忽视
- 少弱精子症,要规律、足疗程治疗
- 整体调节治阳痿,疗效更巩固
- 何为正常的外生殖器大小、尺寸
-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症状改善是首要目标
- 作者:李俊涛|发布时间:2010-05-08|浏览量:1276次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症状改善是首要目标
目前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多发病、常见病,临床表现繁杂多样,病程反复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颇为棘手的男科病。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办法,在辨病的基础上,针对慢性前列腺炎以慢性盆腔疼痛和排尿异常为两个主要的症候群,抓住这两个症候群进行中医辨证对症治疗,有效地改善症状,改善躯体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男科李俊涛
以改善症状为突破口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对于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明了。现代医学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许多方法和药物,但没有哪一种方法和药物可以明显有效地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前列腺炎患者。许多临床大夫认为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是必须的,但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我们不主张盲目地使用抗生素,只有在有尿道感染史,前列腺液培养有明确的致病菌,才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目前针对病因治疗疗效不佳的情况下,以改善症状为突破口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慢性前列腺炎以慢性盆腔疼痛和排尿异常为两个主要的症候群,抓住这两个症候群进行中医辨证对症治疗,就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重视慢性前列腺炎对性功能的影响
部分前列腺炎患者伴有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性功能障碍,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前列腺炎会直接造成性功能障碍。所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要过度担心自己的性功能,慢性前列腺炎伴见性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①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过于关注,或由于久治不愈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和恐惧,引起心理性的勃起障碍。②慢性前列腺炎引起后尿道、精囊、甚至输精管、附睾的炎症、水肿,可使局部分布的交感、副交感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变化,影响泌精和射精过程,射精时局部疼痛不适。由于炎症的作用,致使兴奋阈值改变,会导致射精延缓或不射精。③前列腺炎的炎性病灶,可以引起前列腺包膜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勃刺激性增加,张力增强,从而反射地引起射精中枢兴奋,导致早泄。慢性前列腺炎伴有的性功能障碍,尽管在原发病治愈后,大部分性功能随之也会恢复,但也有些患者的性功能仍未恢复。对此,我们主张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心理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配合必要的药物,鼓励患者适度排精,以利前列腺管道和腺腔的引流,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重视前列腺疾病的预防
前列腺炎在一些特殊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如酗酒者、过度纵欲者、性淫乱者、出租车司机、长时间骑自行车者、办公室人员、大中专学生、战士、外地打工者、免疫力低下者。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其他一些不利条件是诱发前列腺炎的关键。在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要求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进行规律适度性生活。适度规律的性生活,排精可起到引流的作用,使前列腺内压下降,血运改善,对前列腺炎的恢复十分有利。而过度的性生活,引起盆腔过度充血,加之精液中的致炎因子,易引发前列腺炎。故性生活要适度。同时要避免酗酒、食用大量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开车或骑自行车。注意局部保暖。
特别指出,避免局部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目前在一些医疗机构开展的利用微波、射频、激光等物理、热疗手段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短期可能会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特别是对于未婚及未生育者,可能会造成不射精、逆行射精,甚至影响到睾丸的生精功能,同时尚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应该慎用。此外,一些前列腺局部注射治疗,还有经尿道前列腺加压灌注会造成前列腺导管肌肉松弛,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以后尿液的返流或逆行感染的机会,同时也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也不宜滥用。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