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注意事项
- 作者:薛建锋|发布时间:2012-07-08|浏览量:814次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不少见,亲戚中就有两例,一例很遗憾,十余年前未做手术,反复出血,最终不治;另一例反复出血,多次治疗,方法选择不当,迁延数年,费用也不小,后来做手术后至今三年未再复发,治疗的其他患者就更多啦,最近又一例患者治疗过程也有些曲折,说明有些基层医院的医生对这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我想患者及其家属可能也并不了解,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启示。郑州大学一附院肝胆胰外科薛建锋
上消化道出血:指出血点位于胃、食管、胆道、十二指肠等部位引起的出血。以往死亡率较高,现在明显降低。原因包括:溃疡和黏膜糜烂导致的出血,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肿瘤等。较少的出血只能通过粪便隐血试查出,并且误差较大,当出血量达50~70ml以上,可表现为黑便。大量较快出血时表现为呕血,伴有黑便。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引起肝硬化后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凶猛,因为往往伴随肝功能不好,所以致死率较高。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胃、肠、脾脏、胰腺等等腹内脏器的血液都要通过门静脉,从肝脏回流到心脏重新参加血液循环,因为肝脏硬化,其中的血管发生屈曲,甚至闭塞,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液只能另外寻找回流途径,即:1 通过胃和食管内的血管回流;2 通过脐静脉(胎儿时期从妈妈身体里吸取营养的血管)重新开放,再通过腹壁的血管回流,3通过脊柱旁的腹膜后血管丛,4通过直肠周围血管直径回流下腔静脉绕过肝脏回流至心脏(这种回流方式有时可表现为痔疮引起误诊和不当的治疗)。而食管胃底静脉血管通路最为有效,与临床关系最大,但也最易出血,最为危险。
患者的表现:患者可有头昏、乏力、心动过速和血压偏低等表现,随出血量增加,症状更加显著,可有呕血,黑便,甚至引起出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