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穿男人心 (转)
- 山西皮肤疤痕增生打封闭针效果怎...
- 准备怀孕 想把尴尬的腋臭根治
- 注射玻尿酸后1年多仍然有硬块
- 面部年轻化:手术和非手术技术
- 小阴唇整形手术
- 同乐乐
- 【让你永葆青春的洗脸小秘诀】
- 无题
- 双眼皮修复
- 笑一笑 也可以美容的
- 最美女教师
- 微滴肉毒素注射除皱
- 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
- 吸脂同时隆胸
- 美容手术的年龄限制
- 抚平岁月的痕迹
- 鼻整形手术
- 瘢痕的治疗
- 科室简介
- 乳房下垂矫正术
- 如何使你的唇形更富有魅力
- 再现青春的妙法------除皱...
- 怎样选择你所信任的整形外科医师
- 美容手术后的化妆
- 美容人群心理特点
- 患者的权利
- 瘢痕治疗
- 重塑形体 自信感“瘦”
- 腋臭的治疗方法
- 美丽乳房的标准
- 食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深度损伤的...
- 头部巨大恶性纤维瘤反复复发合并...
- 女性鼻唇沟老化治疗新策略
- 科室近年论文及成果
- 作者:孙轶群|发布时间:2010-03-18|浏览量:846次
近年论文和著作
1. 范东良,刘庆丰.曲安奈德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1),70-72.
2. 范东良,刘庆丰,殷国前.利用肿胀抽脂技术治疗腋臭.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6),550-551.
3. 范东良,孙轶群,郑红.四肢电烧伤的早期皮瓣修复.中华世界临床医学杂志,2003,1(2),15.本钢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孙轶群
4. 范东良,刘庆丰,陈石海,等.平阳霉素加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08,17(6),896-898.
5. 孙轶群,刘玉满,陈世瑞等.男性乳头、乳晕两次游离植皮.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5),268.
6. 孙轶群,范东良,唐峥,等.治疗女性鼻唇沟老化的新方法.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5),361-362.
7. 孙轶群,吴礼平,于宏伟等.北方重工业城市特重烧伤死亡原因分析.中华现代医学杂志,2003,1(14),1229-1230.
8. 孙轶群,陈世瑞,赵玉莲等.微皮移植在脱痂或肉芽创面的临床应用.1997,13(5),386.?
9. 孙轶群,范东良,于学伟等.食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深度损伤的临床研究.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7,2(5),265.
10. 张菊生.环锯法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2004,21(4),370.?
11. 于学伟,洪斯同.复合皮在深度烧伤创面的移植研究.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20(1),11-12.
12. 于学伟等.MEBO治疗阴茎、阴囊深度烧伤的临床体会.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5(2),125.
13. 王杨,陈世瑞,孙轶群.耳廓瘢痕皮肤回植修复瘢痕耳.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6,7,12.
14. 孙轶群,刘玉满,陈世瑞,赵玉莲,王杨,于学伟,唐峥.女性胸部瘢痕疙瘩类固醇注射治疗126例.中华世界临床医学杂志,2003,1(1),62-63.
15. 孙轶群,史博,唐峥等.头部巨大恶性纤维瘤多次复发合并脑组织侵害一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8,24(3),195.
16. 刘秀玲,孙轶群.烧伤患者真菌感染死亡12例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888.
17. 孙轶群,刘玉满,陈世瑞等.特重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脓毒症死亡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3),389-390.
18. 孙轶群,陈世瑞,张学忠.治愈酚烧伤并急性肾衰一例.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15(4),256.
19. 于学伟等.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用于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2,9(7),50-51.
20.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croskin grafting to repair granulation or decrustation wounds发表于美国烧伤学会主办的 Journal of Burn Care &Rehabilitation。被SCI收录,影响因子1.78。
21.女性鼻唇沟老化治疗新策略。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5):361-363
22.食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深度损伤的临床研究。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7;2(5);205
23.国内外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进展。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9;4(5);205-209
孙轶群 编委 《现代瘢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第二版。
孙轶群 副主编 《外科学学习指南》天津出版社
成果:
2001年6月21日于学伟的《复合皮在深度烧伤创面的移植研究》评为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等奖。
2002年7月黄淑芬的《PDCS合剂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5年张菊生的《非体外循环完全动脉桥血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会二等奖。
2007年孙轶群的《自体微粒皮游离移植在烧伤慢性幼芽创面的临床研究》被评为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奖二等奖。
2007年9月12日孙轶群的《自体微粒皮游离移植在烧伤慢性幼芽创面的临床研究》被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评为一等奖。
2007年9月12日寇红的《腹腔镜联合脏器手术的临床应用》评为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等奖。
2008年4月23日孙轶群的《自体微粒皮肤游离移植在慢性创面的临床研究》被评为本溪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9年《自体微粒皮游离移植在烧伤慢性幼芽创面的临床研究》被本钢集团认定为省级成果,报送辽宁省科技厅参加辽宁省科技进步奖的评比。
2008年4月23日范东良的《曲安奈德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悼亡的影响》评为本溪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9年1月16日范东良的《曲安奈德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悼亡的影响》评为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等奖。
聘书:
2008年2月孙轶群同志荣获第四届本溪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称号。
2003年11月16日被选为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整形外科分科学会第四届委员会任委员,任期四年。
2003年11月28日在辽宁省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被选为省学会理事,任期三年。
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被聘为中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
2004年5月17日聘孙轶群为《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第七届编委会编委,任期两年。
2004年7月10日被选为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烧伤外科分科学会第五届委员会任委员,任期四年。
2004年7月29日经专家推荐特聘孙轶群先生为《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
2004年9月9日被聘为主任医师。
2006年7月1日被选为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分会烧伤外科学会(学组)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6年12月为中华医学会《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编委,聘期四年。
2007年4月10日本溪市医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当选为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