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预防急性胃肠炎
- 中医医院:中西知识共存的空间
- 经常打嗝要注意
- 杨贵妃与赵飞燕的不孕之谜
- 春砂仁?吃牛粮 止呕止泻调脾胃
- 肝硬化患者生活调理
- 5代中医世家陈金柱老师的内部课...
- 穴位按摩 治疗脂肪肝
- 养生絮语
- 养生酌最高境曼界??天人合一
- 中医称“堂”的来历
- 弱不禁风的大观园的女人们
- 酸角的药食同源功效
- 养生文化是种低调的奢华
- 相思红豆传说何来
- 李时珍行医趣事两则
- 黄精的传说
- 芍药的传说
- 春砂仁?吃牛粮 止呕止泻调脾胃
- 通则为补不可乱用补药
- 老和尚贪心赛神仙 小和尚治病威...
- 小姑娘霍香舍身救兄嫂
- 柴胡始入中药 凤凰山流传的故事
- 中药石指甲草
- 七叶一枝花 中草药的传奇故事
- 穿心莲清热解毒消炎的11个验方
- 红楼梦:贾府上下茶养生
- 中药揭秘:武侠小说中的毒药
- 中药典故之女贞子与爱情传说
- 中药春联
- 生地黄止血传说
- 夏季预防急性胃肠炎
- 戊肝病人需隔离多久?
- 什么是常见戊型肝炎?
- 药物性肝硬化 (二)
- 药物性肝硬化 (一)
- 阿米巴肝脓肿 (四)
- 阿米巴肝脓肿 (三)
- 阿米巴肝脓肿 (二)
- 阿米巴肝脓肿 (一)
- 肝硬化进展的新预警指标
- 肝硬化患者应接受筛查以明确其食...
- 多少脂肪肝会变肝癌?(3)
- 多少脂肪肝会变肝癌?(2)
- 多少脂肪肝会变肝癌?(1)
- 原发性肝癌患者“小三阳”多于“...
- 如何诊断肝硬化患者发生的肝细胞...
- 肝外胆管癌(二)
- 肝外胆管癌(一)
- 肝硬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 肝昏迷的发生分哪几期各期的特点...
- 哪种氨基酸有助于纠正肝昏迷?
- 三大因素增加肝癌风险
- 肝炎合并肝癌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 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 修复你的肝??肝炎饮食
- 健康知识讲座--慢性萎缩性胃炎
- 胆囊炎相关医学知识
- 健康知识讲座--慢性浅表性胃炎
- 健康知识讲座--胃溃疡
- 喝酒安全规则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
- 胃肠神经官能症(Functio...
- 详细介绍肝硬化(Cirrhos...
- 腰椎增生、椎间盘突出怎样锻炼
- 什么是ERCP
- 胃炎的食疗方法
- 慢性胃炎的常识
- 乱服感冒药诱发胃出血
- 不健康的五类食品
- 服用吗丁啉的注意事项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防治
- 消化内镜应用深度镇静和麻醉指南
- 癌痛的药物治疗和三阶梯指导原则
- 肝功、两对半、B超结果的临床意...
- 便秘常识
- 阻断肝炎、肝硬化通向肝癌之路
- 肝癌是否会遗传给后代?
- 莫让肝病转成肝癌
- 乙肝病人肝区痛小心肝癌
- 小肝细胞癌
- 哪些人最容易患上肝癌?
- 急、慢性胃炎患者的禁忌
- 肝癌术后应严密监测乙肝病毒复发
- 肝癌患者存活期太短原因:化疗过...
- 食管癌的中医食疗
- 胃癌表现
- 年轻人胃癌有四多原因
- 胃镜活检阴性为什么有时仍不能排...
- 胃癌免疫治疗研究有新进展
- 中西医相结合治疗胃癌
- 较常用的胃癌化疗药物
- 直肠癌临床特征
- 怎样区别直肠癌与痔疮?
- 锌的作用(转)
- 肝病朋友应该知道的13个小知识
- 晚饭吃得晚胃癌风险高
- 吃苹果有助预防结肠癌
- 漫谈脂肪肝
- 关于萎缩性胃炎的一些知识
-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否都适合抗病毒...
- 乙肝五项自测
- 乙肝治疗五个错误观点
- 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 中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
- 怎样早发现胃溃疡癌变
- 怎样“保”肝
- 消化性溃疡病自我调养
- 青年人胃癌有什么特点
- 肝癌早期信号和预防
- 防治脂肪肝“八字诀”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保健
- 肠胃出现毛病的七个“警号”
- 便秘诊治标准金标准
- 保护胃的十种最大禁忌
- “小三阳”患者为什么出现肝功能...
- 乙肝患者四注意
- 慢性结肠炎
- 中医辨证肝纤维化
- 作者:李晨|发布时间:2009-10-30|浏览量:1039次
肝纤维化病理及其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基本规律,反映在中医学的病机证候上存在着基本病机与基本证型。虽然不同体质等因素的病人、病变的不同阶段,其主要病机与主要证型表现各不一致,但是,基本病机贯穿病变始终,基本证型为各主要证型所共有。因此,在辨证论治时,需要针对主要病机与证型,以建立相应治法,但是也不能忽视基本证型与基本治法,两者必须相互结合, 灵活运用。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为正虚血瘀,正虚可表现为脾气虚弱,肝肾阴虚与脾肾阳虚,但主要为气阴两虚;血瘀则主要表现为瘀阻肝络。其基本证型为正气虚损、血瘀肝络,因此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基本方:黄芪9~30g,白术6~12g,茯苓9~15g,女贞子6~12g,墨旱莲6~12g,生地9~15g,桃仁4.5~9g,丹参9~15g,JII芎3~9g,当归6~12g,赤芍6~15g,白芍6~15g。主要证型与治法方药以下主要证型与治法必须结合基本证型与基本治法,并根据具体病情加减用药。徐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李晨
① 肝胆湿热证: 口干苦或口臭,胁胀或痛,纳呆,胃脘胀闷,倦怠乏力,皮肤巩膜黄染,大便黏滞秽臭或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或弦滑数。治法:清利湿热。代表方药:茵陈蒿汤合成胆泻肝汤加减,茵陈6~15g,栀子6~9g,大黄3~30g,龙胆草3~6g,黄芩3~9g,木通3~6g,泽泻6~9g,车前子9~15g,生地9~15g,当归6~12g,柴胡3~9g,甘草1.5~ 9g。② 肝郁脾虚证:胁肋胀满疼痛,胸闷太息,精神抑郁,性情急躁,纳食减少,脘腹痞闷,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不实或溏泻。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沉弦。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中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柴胡3~9g,枳壳3~9g,芍药6~15g,甘草1.5~9g, 香附6~9g,JII芎3~9g,党参9~30g, 白术6~ 12g,茯苓9~15g。
③ 肝肾阴虚证:胁肋隐痛,遇劳加重,腰膝酸软, 口燥咽干,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耳鸣如蝉,两目干涩。舌质红,苔薄白少津,脉弦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方药:一贯煎全麦味地黄丸加减。沙参6~12g,麦冬6~12g,当归6~12g,生地黄9~15g,枸杞子6~12g,Jlib子4.5~9g,五味子1.5~6g, 熟地黄9~15g, 山药15~30g,山茱萸6~12g,丹皮6~12g,泽泻6~9g,茯苓9~15g。
④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夜尿频繁、腰膝酸软。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弱。治法:温补脾肾。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理中汤加减。熟地黄9~15g,山药15~30g,山茱萸6~12g,丹皮6~12g,茯苓9~15g,泽泻6~9g,制附子3~15g,炙桂枝3~9g,川牛膝4.5~9g,车前子9~15g,党参9~30g,白术6~12g,干姜3~9g,炙甘草1.5~9g。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