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连聪主任医师
-
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科室:
放疗科
- 如何消除晚期癌症患者对化疗的过...
- 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 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如何预防治疗...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何时开始放疗更...
- 脑淋巴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 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
-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势在必行
- 小剂量地塞米松口服可有效减轻晚...
- 国内(恶性)淋巴瘤发病率稳步上...
- 放疗让肿瘤患者得到更多生机
- 鼻咽癌治疗可首选IMRT
- 肺癌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分子靶向...
- 肝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
- 肝癌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监测
- 同期放疗加化疗使Ⅱ期鼻咽癌患者...
- 女性吸烟与肺癌以外的癌症关系
- 前列腺癌与早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国内外癌症诊疗所取得的成就回顾...
- 前列腺癌单纯放疗与放疗联合短期...
- 多学科综合诊疗让头颈部肿瘤治疗...
- 肺癌的个体化治疗与生活质量
-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SBRT...
- 外科手术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 胃癌辅助治疗的现状及将来发展
- 现代放疗新概念与新思维(肿瘤放...
- 癌症幸存者更易患同类型的第二原...
- 肺癌的姑息性放疗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剂量多...
- 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后接受...
- 晚期头颈部鳞癌放疗或放化疗联合...
- IDH、MGMT、P53基因突...
- 原发性肝癌放疗研究进展(201...
- 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 如何早期诊断肺癌?
- 2011年度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 直肠癌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治疗
- 脑胶质瘤治疗进展
- Aflibercept联合FO...
- 早期直肠癌手术前放化疗患者的腹...
- 前列腺癌骨转移放疗加伊班膦酸治...
- 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的局部区域控...
- 年轻乳腺癌手术保乳手术好还是全...
- 饮食与乳腺癌
- 同步化放疗显著降低早期乳腺癌术...
- 早期胃癌诊断的国内现状与进展
- 天使之翼断了 天使还回来吗
- Ⅳ期NSCLC一线维持治疗最新...
- 脊柱转移癌手术治疗有意义吗?
- 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在...
- 恶性肿瘤骨转移姑息放疗新进展
- 提高癌症治愈率,路在何方?
- 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的新选择:放...
- 鼻咽癌治疗新方向?如何将头颈部...
- 2010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进展
- 晚期肺癌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失败...
- 局部晚期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 常用的立体定向放疗方法
- 肿瘤立体定向放疗新技术
- 乳腺癌放射治疗研究新进展
- 肝癌放射治疗进展
- 肺癌(NSCLC)放射治疗研究...
- 蔓状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的非手术治...
- 如何提高腹部肿瘤放疗的安全性?
- 针刺伤所致血源性传播疾病是医护...
-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 肿瘤脑转移怎么办?
- 肿瘤调强放疗
- 什么是适形放疗?
- 鼻咽癌放射治疗和生存质量评估及进展
- 作者:王连聪|发布时间:2012-07-17|浏览量:623次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鼻咽癌明确诊断后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尽管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的疗效已有显著提高,5年总生存率已经达到80%以上,但放疗后的远期副作用的处理与预防仍然面临一个不可逾越的难题。作者于2005年初将调强放疗(IMRT)技术用于临床鼻咽癌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在我们科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放疗)几乎所有鼻咽癌病例均接受调强放疗,严重口干发生率减少,张口困难、颈部活动受限和放射性骨髓炎已经很少见。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放疗技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对局部晚期患者的价值,放疗对患者生存质量有何影响,先进放疗技术下的生存质量益处?这些都是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现结合鼻咽癌治疗进展简述如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王连聪
1. 鼻咽癌2008分期方案开始普及 ↓
鼻咽癌2008分期成鼻咽癌发展的促动力。鼻咽癌2008分期的最大突破在于确立了磁共振成像(MRI)作为分期的首要手段,而全国使用统一的MRI扫描规范和报告模板,将利于缩短各单位鼻咽癌诊断水平的差距,最终提高整体水平; 依据MRI进行分期,可能在治疗策略的制定和放疗靶区勾画两方面对疗效产生影响;自2008分期得到修订后,国内鼻咽癌分期相关研究空前活跃,主要集中在对新分期的验证、新分期与’92分期的对比、MRI对于分期的作用等方面。
2. 分期指导下的鼻咽癌治疗策略
⑴ T1~2期:外照射放疗是否已足够↓
T1/2期鼻咽癌在外照射后接受计划性腔内放疗可获满意的局部控制率;近距离治疗追量可大大减少外照射剂量,这与患者生活质量关系密切。
⑵ T3-4N2 及以上期别鼻咽癌放化疗研究进展
T3-4N2 及以上期别需要采取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意见一致。放化疗研究的挑战依然存在,包括如何权衡化疗真正益处,以尽可能减少其带来的副作用等。①调强放疗(IMRT)时代放化疗策略的制定;②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对比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③?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对比同步放化疗;④诱导化疗、辅助化疗的价值;
3. 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内容↓
生存质量评价已成为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量化评估适形调强放疗(IMRT)后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研究;临床研究表明:IMRT技术可减轻鼻咽癌放疗后无瘤生存患者的口干、张口困难、颈部活动受限、进食吞咽困难等放疗后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了解和预防鼻咽癌放疗后远期副作用极其重要,鼻咽癌放疗后远期副作用的处理重在预防,内容包括:
① 放射性脊髓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对于常规分割放疗,预防放射性脊髓损伤,关键是在治疗计划设计时技术上要保证脊髓处于公认耐受剂量以下,当脊髓最大剂量限制为等效单次剂量13 Gy或20 Gy分3次照射时,脊髓病的发生率<1%。放射性脊髓炎的主要处理手段是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是放射性脊髓损伤的最常用药物;同时,要求病人在放疗结束6月内避免做过激的低头动作。
② 放射性脑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计划设计时要避免脑部高剂量照射,治疗包括改善脑循环、脑代谢复活剂和脑保护药物。
③ 放射性吞咽功能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和呛咳不可逆,尚无有效治疗;吸入性肺炎(误吸引起)是鼻咽癌放疗后主要死因之一;食道入口5.0 cm的平均剂量<60 Gy或可减少吞咽困难的发生。
④ 放射性听力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鼻咽癌放疗后的听力下降有相当一部分是神经感音性听力丧失;对于常规分割放疗,将内耳区平均放射剂量应限制在≤45 Gy(更保守估计≤35 Gy)可以降低感音性耳聋发生率。
⑤ 放射性视力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分次剂量≈1.8 Gy、总照射剂量>60 Gy或单次剂量>12 Gy可显著增加视神经和视交叉损伤的危险;分割照射总剂量<8 Gy时不会产生明显可见的晶体混浊。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