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搭配宜忌
- 如何学中医之五?-------...
- 腔隙性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
- JNNP:戒烟降低蛛网膜下腔出...
-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陕西...
- 面瘫病的针灸治疗
- 如何学中医之六?-------...
- 如何学中医之四?-------...
- 如何学中医之三?-------...
- 如何学中医之二?-------...
- 如何学中医之一?-------...
- 冬日,让这些天然食物来帮助你预...
- 脑梗塞二级预防
- 脑部血液供应的特征
- 防“脑中风”三字经
- 经典(传统)中风康复治疗
- 中风的康复治疗
- 卒中单元----脑血管病管理的...
- 您有高血脂吗?
- 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目标及训练原...
- 神经内科病人的营养治疗
- 专家详解甲型H1N1流感热门术...
- 甲型H1N1流感防护技术
- 甲型H1N1型流感(猪流感)大...
- 心绞痛
- 酒精中毒急救
- 中风急救
- 一日三餐怎么吃?
- 糖尿病人吃饭安排顺序
- 糖尿病人的水果食疗
- 老年人十大健康饮食原则
- 糖尿病病人饮食三宜三不宜
- 少食一克盐,寿命多半年
- 老年人饮食六少六多
- 甘露醇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应用...
- 头晕犯困爱打瞌睡 可能是血稠
- 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标准
- 作者:赵卫锋|发布时间:2008-07-30|浏览量:4600次
(日本厚生省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班1990)
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头重、头晕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但临床表现与CT等影像诊断方面,均未发现有提示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的所见,且不属于TIA范畴者。
1. 临床表现
(1) 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波动性消长。
(2) 不出现脑的局灶体征。
(3) 多数伴高血压。
(4) 眼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
(5) 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
2. CT所见*
未见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
3. 其他
(1) 脑血管造影或颈部TCD检查等显示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变。
(2) 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
(3) 年龄基本在60岁以上。
(4) 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
*希望能MRI检查无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则诊断更为确凿。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