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医生 > 肝病科 > 肝病

肝病最新回答 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切勿擅自治疗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乙肝病毒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乙肝病毒性传播的机会与是否注射过乙肝疫苗、性伙伴多少、机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接种乙肝疫苗,夫妻间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高达90%。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核苷酸治疗乙肝何时可以停药?
核苷(酸)类药物的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乙肝妈妈生下的孩子如何随访?
对HBeAg阳性母亲的子女,隔2~3年复查;如果抗-HBs降至10 mU/ml以下,最好加强接种1针疫苗;10岁后一般无需随访。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定期检查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好吗?
肝功能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项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硬指标。肝功能正常不等于肝脏没有病变,乙肝病毒感染者要定期监测,不要被1次肝功能正常所蒙骗。定期监测,全面评估,及时治疗,才能防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疾病进展。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肝功能正常需要立刻治疗吗?
在没有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深深隐藏在肝细胞核内的乙肝病毒cccDNA很难清除,抗病毒药物疗效较差,容易发生耐药。因此,目前对于肝功能正常,无明显肝纤维化证据的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感染者暂不建议治疗,以免长期治疗后的病毒耐药。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能一起吃吗?
从药物安全性角度考虑,吃药越少越好。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的副作用相似,都有可能引起血清肌酐升高或/和血磷降低。那么,使用一种替诺福韦当然比使用两种药物更安全,而且也降低了病人的医药费用。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乙肝病毒患者要检测基因型吗?
由于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型对治疗方案的影响不大,而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型还要花很多钱,并且尚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回报检测结果。因此,如果不是临床研究需要,乙肝病毒感染者要治疗前不必非要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型。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乙肝病毒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吗?
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是可以抵御乙肝病毒的,而且乙肝也是一种可以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容易接触到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亲属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不必为接触到一点汗液而如此恐慌。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治乙肝前需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型?
治疗乙肝不一定要检查病毒基因型的。因为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型对治疗方案的影响不大,而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型还要花很多钱,并且尚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回报检测结果。因此,如果不是临床研究需要,乙肝病毒感染者要治疗前不必非要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型。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为什么肝病会引起出血?
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有6种凝血因子(Ⅰ、Ⅱ、Ⅳ、Ⅴ、Ⅵ和Ⅶ)在肝脏里合成。严重肝病时,凝血因子产生减少,则表现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病人常表现为皮肤出血或淤斑。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哪些因素会影响肝病活动?
肝病有时候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但是不能放松,要定期做监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外环境的改变(生育、劳累、药物治疗等),有可能出现肝病活动。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如何降低婴儿传染乙肝病毒风险?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立即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作用是刺激婴儿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的抗体,也就是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清除或中和乙肝病毒,使婴儿免遭乙肝病毒感染。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定期检查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好吗?
肝功能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项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硬指标。肝功能正常不等于肝脏没有病变,乙肝病毒感染者要定期监测,不要被1次肝功能正常所蒙骗。定期监测,全面评估,及时治疗,才能防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疾病进展。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乙肝病毒分很多种类型吗?
乙型肝炎病毒目前发现至少有9个基因型,为了辨认,人们用英文字母给它们编排成A、B、C、D、E、F、G、H、I共9个基因型。我国流行的乙肝病毒以B型和C型为主,乙肝病毒B基因型感染者比C基因型的感染者较少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B型用干扰素治疗效果比C型好。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打乙肝疫苗多年后还有免疫力吗?
即使十多年后疫苗的接种者体内抗体已经消失,但仍然保持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很低。当乙肝病毒再次进入机体的时候,免疫系统可很快把“藏”的细胞中的乙肝抗体的“密码”拿出来,立即发动抗体出击,消灭入侵之敌。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怎么预防乙肝水平传播?
在宝宝出生后12小时内可以给宝宝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单位(国家免费)或200单位(自费)可以有效地清除分娩时污染到新生儿体内的病毒。不仅如此,这种抗体在体内还能保持2~4个月,可以有效阻止产后母亲与孩子密切接触造成的乙肝病毒水平传播。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核苷类药物治疗为什么不能中断?
治疗的依从性差是乙肝病毒对核苷(酸)类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核苷(酸)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服药后,乙肝病毒的复制很快受到抑制。但乙肝病毒并没有被清除,只要停药,病毒就会重新复制。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肝病需要定期检测吗?
需要的。因为肝病进展有时悄无声息,不易被人察觉;有时又是一触即发,突然加重。如果不定期监测,常常延误治疗。因此需要定期随访,加强监测。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孕前接种乙肝疫苗有哪些好处?
婚前和孕前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妻子尤为重要。因为女性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仅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的性传播,而且在女性怀孕后还能通过胎盘把抗体转移到胎儿体内。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乙肝病毒携带者为暂缓治疗?
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都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再加上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损害轻微,而此期治疗的效果又不太好,所以,一般情况下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暂缓治疗。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体内为啥会出现乙肝病毒e抗体?
这种情况属于被乙肝病毒感染了。接种乙肝疫苗或者感染乙肝病毒都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表面抗体。因为乙肝疫苗的成分中只含有表面抗原基因中的某些成分,所以只能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而不会出现乙肝病毒的e抗体或/和核心抗体;而感染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是由侵入体内乙肝病毒的3种抗原成分同时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如果没有出现肝功能异常,那就只是被病毒感染过,并没得病。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和乙肝病病人日常生活接触不会被传染吗
虽然说乙肝是传染性的疾病,如果生活中的日常接触不要太担心,是不会被传染的,乙肝的病毒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日常的接触都没事,放心就行。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哪些乙肝病人能首选替诺福韦用?
替诺福韦酯是5种核苷(酸)类药物中最后一个上市的药物,它的化学结构与阿德福韦酯相似,但它的抗病毒作用最强,在2015年版《乙肝指南》中,像恩替卡韦一样被推荐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因此,所有符合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指征的乙肝患者,包括肝硬化患者,均可首选替诺福韦治疗。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什么是乙肝表面抗原“自然转阴”
在没有完全治疗的情况下,经过20~50年,体内免疫系统自发地将乙肝病毒清除,HBsAg自然阴转,抗HBs出现,达到自愈,被称为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或乙肝表面抗原“自然转阴”。这种自然转阴率每年大约为0.5%~1.0%。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乙肝病毒的抗原有什么作用?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e抗原有促进病毒成熟的作用,常表示体内有完整的病毒颗粒(Dane颗粒)存在,具有传染性。同时,e抗原又是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因此,血清中有e抗原存在也是病毒复制的标志。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如何消除呢?
用药物来治疗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用免疫球蛋白乙肝妈妈体内的病毒量往往是很多的,而且肝脏每天还都大量复制,只凭注射每月1针(200国际单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来降低其体内的乙肝病毒水平,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干扰素会引起什么不良反应?
干扰素不良反应较多,慢性肾病的患者(尤其是血液透析患者和肾移植患者)对干扰素的耐受性很差,相对疗效也较差,安全性数据较少,且易导致肾移植患者出现急性排异反应,近年来已被核苷(酸)类药物取代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乙肝病毒会传染?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父亲给孩子喂饭、亲吻孩子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在没有疫苗的时代,确实有乙肝“父婴传播”,乙肝父亲把病毒传播给孩子的主要途径是生活中的微创伤。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携带乙肝病毒会传染给宝宝吗?
大家都知道,母婴传播确实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手段,所以很多病人都会担心会把病传给无辜的孩子,所以在怀孕的问题上是犹豫不决的,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在怀孕期间可以服用药物,防止乙肝病毒进入活动期,宝宝生下来之后也要注射乙肝疫苗,是可以阻断病毒传播的。
李六生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多些好吗?
从理论上讲,用2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所产生的保护效果更好一些。但我国“十一五”重大专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后使用100 IU或2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其母婴阻断率和表面抗体阳性率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可以放心享受国家给予的免费优惠,注射1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

最新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