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彩凤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科室:
儿科
- 抽动??秽语综合征
- 带来福气的孩子---巫凌赛君
- 癫痫的并发症--梅奥诊所患者信...
- 癫痫的病因和高危因素--梅奥诊...
- 癫痫的症状--梅奥诊所患者信息...
- 癫痫的定义---梅奥诊所患者信...
- 如何帮助孩子控制怒气--莫世淳
- 高山低谷归家路--自闭症患儿母...
- 儿子中度弱智--刘许国燕
- 小天使(沙里马素(Marsha...
-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国外文献摘译...
- 杏林子的启示
- 抽动??秽语综合征
- 母乳性黄疸
- 如何面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 良性夜间肌阵挛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 热性惊厥及相关癫痫综合征
- 首次惊厥发作是否治疗
- 儿童胃肠炎伴发良性无热惊厥
- 热性惊厥附加症
- 抗癫痫药物的部分副作用(国外资...
- 儿童晕厥
- 婴儿痉挛症的治疗(英文综述摘译...
- 最佳健脑食品(英文文章摘译)
- 婴儿痉挛症的治疗简介(国外文献...
- 婴儿痉挛症(国外科普文章编译)
- 屏气发作伴意识丧失
- 癫痫的诊断要点
- 新生儿黄疸
- 热性惊厥与癫痫(英文科普文章编...
- 药到病除---多巴反应性肌张力...
- 奥卡西平混悬剂在儿童癫痫的应用...
- 脊髓性肌萎缩
- 作者:杨彩凤|发布时间:2012-02-25|浏览量:1000次
概述
脊髓性肌萎缩(SM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弛缓性麻痹和肌萎缩;智力发育正常,不伴感觉障碍;人群发病率1/6000~1/10000。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杨彩凤
临床表现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及发病时间可分为三型:
SMAⅠ型(严重婴儿型):生后6个月内发病;严重者出生时已有明显症状, 四肢无力,喂养困难,呼吸困难;始终无独坐能力,预后差,2岁前死亡。
SMAⅡ型(迟发婴儿型):生后6~18个月发病;婴儿期吸吮、吞咽功能正常,无呼吸困难;可独坐,始终不能独立行走;可生存至10~20岁,多死于呼吸肌麻痹。
SMA Ⅲ型(少年型):生后18个月发病;婴儿期正常,5~15岁出现缓慢加重的全身性肌无力,肢体近端重;在一定时期内有独立行走能力,可生存至中年,30岁后失去独站能力,多死于呼吸肌麻痹或全身衰竭。
诊断标准
本病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 对称性进行性近端肢体和躯干肌无力、肌萎缩、智力感觉正常;
(2) 家族史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
(3 )血CPK正常;
(4) 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受损;
(5) 肌活检符合前角细胞病变。
具备以上1~4或1,3~5均可诊断本病。
本病需和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HMSN)、脑瘫(肌张力低下型)、重症肌无力等相鉴别。
治疗及预后
SMA尚无特效治疗措施,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可以避免携带致病基因的胎儿出生。
TA的其他文章: